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中国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研究论文(共2篇)

2023-12-10 14: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报考中国心理学专业硕士的研究


本文是对三位非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为什么报考中国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他们学习心理学的感受进行质的研究。将访谈对象的资料进行整理,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使得到的结论尽量客观。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报考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壮大。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跨专业报考心理学研究生呢?本文将通过对三名个案的研究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2研究过程


2.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使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中开放性访谈的方法。开放性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访谈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访谈者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访谈的形式不拘一格,访谈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随机应变。


就本研究而言,笔者想了解的是他们选择报考心理学专业的原因,他们是如何看待心理学的?本研究不仅仅是了解表面的现象,而是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内外根源。


2.2访谈对象选择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三位访谈对象:小张,男,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小王,女,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小李,男,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研究生。他们本科读的都不是心理学专业。在征求三位访谈对象的同意后,笔者用录音笔录了音,访谈后便对录音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整理。


2.3收集材料访谈之前,笔者拟定了一个初步的访谈提纲,具体问题主要包括:(1)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原因(2)学习了一年的心理学,有什么感想?或者说对心理学有什么认识?(3)将来是否打算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


3研究结果


3.1小张:为了兴趣而学习小张觉得他当初考心理学研究生是因为对本科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他说:“在图书馆看到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的书,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以前学的那个专业比较死,与机械打交道,觉得没有意思。原来那个专业没有好好学,现在想学也来不及了,不如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学一学。小张觉得学心理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解决自身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对情绪进行调节等等。


学了一年的心理学后,小张认为这与他一年前对这个专业的设想差距很大。有些吃力,但总的来说,比对本科时那个专业的兴趣要浓厚些。


当我问及以后是否打算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时,小张说:“这个不一定。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了,学了这三年的心理学知识,对我的发展帮助肯定是有作用的,因为,不管以后从事哪一个行业都会用到心理学知识的。


3.2小王:受表弟的影响小王是想通过考研换个环境。她说“在原先上班的地方感觉压力很大,一方面是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单位同事的压力,想离开工作单位,换个环境。


小王本科学的是市场营销,但研究生没有这个专业。小王的表弟是心理学研究生,他建议小王考心理学。小王说:“表弟向我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推荐了一些心理书籍,我看了以后觉得学心理学会对我帮助很大。


小王说,刚开始没有深入的学感觉很有意思,有点兴趣。


深入学之后,感觉很不容易。尤其是像“心理统计学”这样比较重要的基础科目对我这样的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但小王同时也谈到,学了这么久心理学后,感觉比以前更有自信了,做事情有目标,可以用平常心看周围的世界。


当我问及研究生毕业后的打算时,小王说道:“很想自己创业,以前在单位上班时,虽然饿不死,但也挣不了大钱,经济利益方面得不到很多。她接着说,创业可以做心理学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是其它职业。因为心理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用的较为广泛。比如你要卖一件东西给别人,你就得把握对方的心理,他什么时候想买,什么时候不想买。


3.3小李:缘于高中时对人生的思考小李说他高中时对人生有许多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到底要做什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等等”,他想去探索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时以为心理学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便找了些相关的书籍来看,逐渐对心理学有了兴趣。然而高考填志愿时,由于某种原因选了别的专业。所有只有通过读研完成高中时的梦想。


自从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一段时间后,小李对这个专业的看法与以前又有了不同,他说“把它当成专业来学与当初凭兴趣去看是完全的两码事,当兴趣去看,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很有意思的,可以专找感兴趣的地方去看:现在当成专业来学,必须系统的记住某些东西,还有要特别注重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当我问小李高中时那些关于人生的困惑现在是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小李沉思了一下说道:“现在看来,当初对人生意义的那些思考,心理学并不能完全的解决,那些问题很多都是哲学问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停顿了几分钟,小李继续说道,只能说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解释自己的行为,但要改变自己还需其他因素的参与。显然,小李并不认为通过心理学的学习能解决高中时对人生意义的那些思考。


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小李说,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会选择继续深造:如果去找工作,会从事以心理学为职业的工作。


4研究分析


4.1研究效度质的研究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的。在本研究中,笔者既是一名研究者,又是被访者所在院的同学,这种身份对本研究的效度既有正面影响,又存在一定的效度威胁。


正面影响在于,笔者是被访者所在院的同学,是一个“局内人”我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所以在我们的谈话中,笔者对于对方常用的本土概念中的意义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很多事情,被访者不必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笔者就会心领神会。由于自己与被访者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他们情绪的体察可能更加入微,比较容易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访谈过程中,笔者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


不利因素在于,笔者是被访者的同学,我们共同享有的东西太多,因此可能失去研究所需要的距离感。笔者可能对于被访者常用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习以为常,对对方言行中隐含的意义失去敏感。其次,因为我们彼此认识,被访者也许对完全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顾忌。


4.2访谈总结通过访谈,我发现这三人报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小张是为了兴趣而学习,小王是受表弟的影响而报考这个专业的,而小李则是缘于高中时对人生的思考,想通过学习心理学解决自身的困惑。


不仅如此,三人对学习心理学知识的看法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差异。三人都为跨专业报考,因而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都不同程度的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有差异。对于将来是否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小张与小王都觉得不一定要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而小李则希望将来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三人考研动机各不相同,才导致了他们对心理学专业的看法及职业规划的差异。


作者:黄峰(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047)


第2篇:中国心理学硕士的培养方案


一、引言


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称为专业性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2011年我国招生院校首次招收应用心理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作为新开设的专业性硕士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中的应用心理学硕士有相似之处,但从专业学位视角人们更关注的是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区别与特点。由于应用心理硕士开设不久,目前关于它的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将对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其应用心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剖析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以此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应用


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比较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作为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代表,为科学理解专业硕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清专业硕士作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在创新人才中的特色,比较分析两者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成为我们以点带面理性而全面认识专业硕士的有效途径。


(一)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的比较我国进行应用心理硕士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的学校主要有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各高校都有细化的研究方向。例如西南大学的培养方案为:应用心理硕士有4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司法与犯罪心理、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健康与临床心理、学校心理学。⑴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有8大研究方向,分别为现场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与管理心理学、美学与服装设计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社会心理学、教学策略。⑴以司法与犯罪心理和现场心理学为例进行比较,司法与犯罪心理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罪犯心理与行为矫治、罪犯人格重塑以及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识别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罪犯心理分析、现场心理识别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现场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再现及利用问题,它涉及到犯罪学、刑事侦查学与心理学、法学等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笔者发现,这两个研究方向都涉及到了犯罪现场心理等内容,所不同的是,司法与犯罪心理注重培养学生开展应用实践研究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更加关注的是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现场心理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以专业硕士中的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和学术硕士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为例,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围绕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EAP的实际问题等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人力资源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招聘、任用、考核、培训等形式来有效调配相关人力资源。


该方向是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它也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无论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在人才培养中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应用心理硕士直指实践,研究特色是偏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研究着重于应用研究,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的研究特色则是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学科的思想,偏重于前沿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研究着重于学术或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方向的内涵还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职业指向性比较明显究方向立足于实践领域分类,着重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则直指学科各分支,主要立足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学科体系,偏重于对学科体系的学术研究。


(二)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目标的比较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各职业领域要求、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规定学生要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要能够在上述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应用工作。应用心理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修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心理学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在各级科研、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比较二者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心理硕士是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职业领域对心理学应用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心理学硕士主要是为各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以及企业、咨询机构等培养从事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门人才。这些在对二者的具体要求中都有体现。应用心理硕士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备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某一领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硕士则要求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综观二者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着眼于为社会各职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科研型人才。


(三)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比较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采取课程学习、论文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其专业实践课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2]其具体的培养方式要求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成立导师组,并吸收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等加入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和中期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在研究生期间必须达到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通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


通过比较二者的培养模式,我们发现,应用心理硕士的学习年限少于应用心理学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心理学硕士着重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培养。应用心理硕士的培养成立导师组,采用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并聘请企业、公共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参与教学、培养工作,而应用心理学硕士往往是一个导师专门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专业硕士着重培养实干家,为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提供所需人才,学术硕士则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着力为科研机构提供博士生生源。这一点在二者的培养模式中都有体现。


三、结语


本文以西南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与应用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为例,比较了二者在研究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的异同。笔者发现,二者在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某些方面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一个着重应用研究、一个着重理论研究,一个着力于应用创新、一个着力于理论创新,一个重在实践,一个偏重理论。同样,二者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的侧重点特色鲜明,应用心理学硕士更加趋向理论性,而应用心理硕士则趋向实践性和职业性。


作者:高源(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