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90后”学生管理

2015-07-04 09: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面对新一代极具特色的青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心里需求,可以使学生管理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学生管理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也是因诠释自我实现而改变传统心理学中动机观念的一位心理学家。马斯洛经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平时和学生的接触中,班主任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健康的心理需要,并且帮助他实现,因为只有在满足了学生的基本需要之后,他们才会发奋学习。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高级需要,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感、荣誉感得到相应的满足,促使学生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生理需要
  
  尽管很多“90后”学生家庭比较富裕,但是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学费和伙食费都是家里东挪西借的,所以他们在学生当中是非常特殊的一群,衣着最朴素,吃饭最节俭,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看就知道营养不良,仿佛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下山。这些贫困生既懂事,但是也有着敏感的自尊,害怕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他。通过了解情况,向学校汇报后,几个学生酌情缓交了部分学费,安心在学校读书。我还积极和学生群体的救助会联系,部分学生获得了相应的救助金,虽然不多,但是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大集体的温暖。Www.133229.Com有一个姓江的学生母亲生病给本来就糟糕的家雪上加霜,我给她联系了一份普通话考试工作人员的工作,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获得一些生活的补贴。学校设立的勤工俭学岗位也活跃着我们班学生的身影,我都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平时的班会课上,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一个信息,你的出身是你无法选择的,但是你的出路是你可以选择的,鼓励贫困生自强奋斗,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打倒,同时也让大家伸出友爱之手,互帮互助。我时刻将学生的温饱问题记在的心中,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
  
  二、关注学生安全的需要
  
  学生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做班主任之后时刻不能放松的就是这个安全问题。除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之外,我还很重视的是保护学生隐私的安全。我们有一个学生因为母亲怀她的时候吃了药的缘故,身体的发育没有其他同龄人那么完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说她像男生。而我们在新生体检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在不惊动其他学生的情况下,悄悄地请她的父母来,建议他们带她到医院做手术,而她的父母也表示只要有机会他们也希望早日医治。面对学生对她外在条件的疑虑,我都尽量轻描淡写地带过,因为老师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一个人,就会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结果这个学生的发展非常好,成为我得力的臂膀,在班级的威信很高,她的努力工作甚至得到部门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的表扬。
  在平时,学生们喜欢找我谈谈心,我在给他们指导意见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里保密,做学生的良师和益友。这样,班主任就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管理起来,学生就会听从班主任的号召,班主任的威信也就形成了。
  
  三、关注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
  
  在群体中,学生们都有被团体接纳的需要,在团体中交到朋友,获得某种地位,取得团体成员的肯定和认同。班级里有几十个学生,有家庭情况复杂的,有孤僻冷漠的,有成绩很不理想的,也有娇惯任性的,要怎么把这些分子凝结成一团呢?班主任就要帮学生找到了他们在班级中的位置,让其他同学找到接纳他们的切入点。比如有一位学生,他在球场上生龙活虎,一旦回到教室就不声不响整天坐在座位上,上课也开小差,因此成绩居于中下等。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在班级内部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或者鼓励他们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比赛。比如书法比赛、篮球排球比赛、黑板报比赛、舞蹈表演、小品表演、演讲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等,使许多学生能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向班上同学展示他的另一面,实际上也有助于班级同学对他的一种重新的全面认识。这样学生就找到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觉得自己是班级和同学所关注的焦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班级的亲近感和一种家的归属。对于没有过人之处的学生,也不能断定他一无是处,也应该使用鼓励这种驱除心理阴影的良药。学生学会关注自己,也懂得了关注他人,互相宽容和关爱。

  四、关注学生尊重的需要
  
  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班主任作为一个家长,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适应青少年心理的发育过程和渴求成熟的愿望,培养一种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全方位事务。同时,学生以班级为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种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以后,开始由全体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这种实践性强的班规有针对性,而且给学生灌输一种主体意识,他们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履行起来就会有效很多。有很多学生在家里与家长沟通很少,原因在于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没有把他也当成家庭的一个成员,家庭事务从不顾及孩子意见,忽视了孩子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而在班级中通过这样的管理,可以向学生传达一种信息:你能行!学生们能在互相管理和约束中找到自己自身的价值,找到一种长大和成熟的感觉,成为羽翼丰满的社会人,这是一件让他们感到欣喜和自豪的事情。
  
  五、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动机理论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他的理想,对于学生稚嫩的想法,我们不能轻易地打击。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都会开始思考个人的前途问题,我们的就业教育从大一就开始了,在就业座谈会上,有的学生表现出对未来的渺茫和工作岗位的失望,我们老师就要给学生打气和鼓劲,分析就业形势,给他们一份踏入社会的勇气。教育归根到底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心理的人,而且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素质方面的要求更加高。大学是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希望他们能更进一步去提高个人的师范生素质,锻炼就业单位所需要的能力,给自己的就业多一个砝码,在学习成绩之外再加双保险多保险。这样,学生感觉到在他的求职路上他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老师也不是一个旁观者,老师在永远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学生的成长中,他们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有着我和他们自己的汗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只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指导思想,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也只是一种探索。但是实践证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懂得心理学的理论,使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这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