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高校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关系浅析

2016-03-21 11: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强调心理教育依附于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是促使思想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另一种强调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是相对独立的两种教育,不能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深入分析这两种观点我们发现,前者着眼当前,后者着眼长远。其实它们之间并非绝对对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着,统一在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心理教育依附于思想教育,开拓了思想教育的视野,提供了心理教育发展的契机。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相对独立才有利于二者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1心理教育是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科学化的有益探索

 

  1.1实施心理教育是思想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重视思想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优良传统。但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却忽视了心理问题的存在,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对待,延误了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还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给大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教育实践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能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不能单纯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除了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外,还有思想教育工作者参与抓心理教育。通过心理教育的实施,有效地解决思想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増强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2心理教育的发展需要以思想教育为依托我国心理科学起步较晚,基础差,发展道路尤为曲折。心理教育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方面,起步更晚。实施心理教育需要寻找中介和桥梁。在思想教育中大力提倡心理教育正好为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是空白点,真正有能力和资格开展心理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也寥寥无几,面对我国上千所高等院校上百万所中小学,心理教育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短期内配备心理教育专业人才充实心理教育队伍还不可能。由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心理教育队伍中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

 

  1.3心理教育依托思想教育的可能

 

  思想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心理教育无论是否从属于思想教育,它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二者总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在教育内容上二者又有交叉,包含着共同的内容。如思想教育注重对人的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在人格培养方面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努力同样重要。心理教育在依附于思想教育中,也为思想教育的发展拓宽了视野。但是,如果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良好局面,满足于心理教育依托思想教育的现状,又将阻碍二者的进一步发展。

 

  2心理教育由依附走向相对独立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

 

  2.1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特点

 

  思想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影响,使社会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行为准则,培养造就出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够遵守社会规范、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人。因此,思想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生活层面,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如何做人的基本层次的问题,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挫折克服、专业选择等个人生活层面的问题却较少关注。而心理教育主要关注的就是个人生活层面,帮助化解人的心理世界的矛盾、困惑,促使形成健全人格,维护个体内心世界的平衡,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对人的培养不能只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

 

高校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关系浅析


  虽然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

 

  2.2在思想教育中过份强调心理教育会妨碍思想教育的发展

 

  在思想教育中提倡心理教育,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避免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思想教育中过于强调心理教育,会妨碍思想教育的深入发展。

 

  首先,在思想教育中过分强调心理教育的作用,容易带来思想观念上的混乱。必须摆正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位置,看到它们的相对独立性,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导地位。其次,在思想教育中过于强调心理教育,容易使思想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科学化探索受到局限。在思想教育工作中重视心理教育是希望提高思想教育的科学性,有助于思想教育的科学化,通过解决心理问题来提高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从而对思想教育发生影响。心理教育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间接对思想教育起着促进作用,而不是思想教育科学化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教育工作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科学化,应该是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的有机结合。从思想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思想教育的科学化不应局限于心理教育的外在促进作用,而应该深入探讨思想教育科学化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以促进思想教育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2.3心理教育过于依附思想教育会影响心理教育发展

 

  首先,心理教育过于依附思想教育,就会缺少坚实的基础,经不起风吹雨打。如心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红火一时,但是由于是依附于思想教育,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当有人认为心理教育可有可无时,心理教育就一下子沉寂了。目前,又因为思想教育的大力强调,心理教育才得以重新发展。当然,导致心理教育发展曲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心理教育过于依附思想教育,自身根基的不牢固是不能把握自己发展命运的重要原因。

 

  其次,过于依附思想教育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因为思想问题主要是与社会道德标准、政治方向有关的社会性问题,而心理问题主要是关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问题主要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体现为外损性,容易引起重视。而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内损性,主要对自身发展不利,其危害具有隐蔽性,所以容易被忽略,只有当问题变得严重,有明显的外在不良表现时才会被人们高度重视。在思想教育中强调心理教育,只是暂时解决忽视个体发展需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忽视个体发展需要的问题,只有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相对独立,才能摆正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再次,不利于心理教育专业化发展。心理教育要实现其特定的目标,在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只依附于思想教育,还应该积极向专业化方向迈进。要合理设置课程。思想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以及时事政策教育等。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有别于思想教育课,它应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学生特殊活动领域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以及针对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等。除课程设置外,还需要注意心理教育队伍的建设。思想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心理教育队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提高心理教育成效,探索心理教育的特有途径,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教育队伍。

 

  从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二者由依附走向相对独立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