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2016-02-22 11: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积极心理学与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eligman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的。他认为,自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即担负了治疗人类心理或精神疾病;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更快乐;对极少数天才儿童进行识别和培养等三项任务。然而,二战以后治愈战争带给人类的心理创伤,治疗和缓解人类所罹患的各种心理疾病变成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这种视角下,心理学家们渐渐倾向于从负面、消极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心理学成为一门弥补治愈人类心灵创伤式的治疗学科。这种以病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少对人类积极品质的探索和研究,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因此,Seligman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研究角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他提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品格强项(strengths)和美德(virtues)的一门科学[1),其研究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快乐、满足等;二是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包括爱、毅力、勇气等;三是集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大部分心理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心理卫生教育。这种观点在高校心理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以此种观点实施心理教育工作,至多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简单地修补,即使能在心理障碍的矫治方面取得些成效,但也会因理念的消极和落后而最终无法起到提高心理免疫能力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十分重视挖掘人自身的积极人格,并使之发扬光大。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教育应有独特的理念、宗旨和目标,把心理教育理解为心育应该更符合它自身的思想和方向。因此,有心理学家把心理教育定义为现代社会中兴起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健全人格,增强人的心理素质为宗旨,从而使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的教育活动可能更易于接受(2)。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这是心理教育理念中最根本性的要义。如若不然,心理教育就与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心理教育并不排斥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教育,但其主要宗旨是用发展的观点来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视塑造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自我,这种积极的观点正是心理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况

 

  贫困大学生一般是指在大学期间,家庭能够向其提供的基本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伙食标准,并且家庭无法承担其学费和住宿费,日常生活很难有保障,经过学校专门机构认定的在校大学生。近十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高学逐年扩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日益增多。贫困大学生由于来自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可能使他们比其他非贫困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引起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贫困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谢桂阳等(2002)研究表明,在个性特征方面,贫困大学生的紧张性和有恒性高,兴奋性和幻想性低,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存在敌对和部分强迫症状(3)。孔德生等(2004)认为贫困大学生总的人格特征为自卑和成就动机强[4)。孔德生等(2005)又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分为自信型、挣扎型、中间型和不安型四类,其中自信型和中间型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挣扎型和不安型贫困生经常出现紧张忧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5)。谭健烽等(2008)对贫困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贫困新生在某些人格因素上高于非贫困新生,如有恒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创造力强等方面(6)

 

  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近年来,社会支持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陈琴(2005)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7)。刘玉梅(2006)通过研究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高低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8)。程丽娜等(2007)的研究得出来了相似的结论,她们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低于非贫困大学生〔9〕。

 

  3.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努力过程。它是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把应对方式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李艳红(2002)发现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主要有:情绪疏泄、逃避与否认、克制忍耐U2)。陈琴(2005)研究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等(7)。卢洪明(2008)在研究贫困大学生的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发现,贫困大学生的般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即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越能运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进而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13)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是绝大部分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定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性;二是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缺乏系统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三是把贫困大学生当做心理存在问题的群体看待,他们自身拥有积极心理特征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些成绩,但存在理论和知识老化,方法和途径缺乏创新,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教育缺少有效地手段。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也可以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实践中探索和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

 

  1.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所主张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享受现在、充满希望地想象未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快乐、幸福、满足、爱、乐观等。它们有助于消除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

 

  心理教育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其中会引发学生的情绪体验。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应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多鼓励他们,多展示正向积极的事例,多给他们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贫困大学生的分析和评价应不以鉴别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而应帮助他们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享受。

 

  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对个体的认识过程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个体的意志、行为,甚至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但能够消除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也能促进他们的行为改变,更是心理教育的必然追求。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2.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人格特征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毅力、勇气、宽容、创造力、智慧、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尚的审美情趣等。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具有正性的利己作用,即接受自我,感觉到满足,不盲目追求与攀比;感觉到成功,能够适应环境很好地生存;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他人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帮助。因此,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有助于个人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消除压力、解决困难、摆脱挫折,勇敢地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要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贫困大学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学会无条件地接纳自我和他人,使他们在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力量,具有应对生活逆境的心理韧性。同时,教育他们遵守社会规范,热爱集体和祖国,懂得感恩与回报,积极地投入生活,学会体验幸福,提高生活满意度。

 

  3.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个体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有: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人生充满希望,以积极的行动充分展示生命的价值;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意志品质牢固可靠;积极向上,勇于开拓与创新。

 

  人生态度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较强的可塑性。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他们的人生态度形成过程中肩负着极为重要作用。高校施加给大学生的作用不同于其他各种环境的作用,它具有显著的目的性、完备的组织性和周密的系统性。因此,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贫困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学会培养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学会保持旺盛的生活热情和强烈的人生责任感;教育他们遇到困境不逃避,遭受挫折不泄气,身处逆境不消极悲观,要有不竭的前进动力和勇气。

 

  四、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

 

  在长期以来在消极心理学取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一直放在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对通过教育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主导理念是通过培养人的品格强项和美德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核心目标不再是对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的矫治,而是给予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把评价作为促进心理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监控、调整心理教育过程,也可以使贫困大学生不断得到积极的反馈和强化,进行自我调整。

 

  1.完善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当前,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效地减轻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负担。然而,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支持不是仅仅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所能体现的,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而产生的抑郁、焦虑、缺乏自信,甚至自卑等负性情绪。

 

  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缓解情绪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上的支持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就是要增强他们的品格强项和美德,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要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教给他们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他人心理上的支持,为自己营造个广泛、宽松、和谐的发展氛围。

 

  2.升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近些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倾向于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从重点关注心理问题的矫治转变为心理问题的预防。为此,西方有学者提出了心理问题的四级干预模式:一级是增强心理免疫,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育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目标;二级是降低危机风险,针对些处于危机中的学生采取进一步的干预和跟踪,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三级是早期问题矫正,主要是通过入学心理筛查、普测等手段,检测出问题较轻的学生给予积极地干预,预防严重心理疾病的发生;四级是心理疾病治疗,针对心理问题严重者给予正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14)

 

  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三级和四级目标上,对一级和二级目标缺乏重视和实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就是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强化级和二级目标,从原来解决问题模式向积极引导和教育转变,使心理教育真正落实到贫困大学生,体现在他们成长的各个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教育理念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这些教育理念体现在每个贫困大学生身上,既是他们的积极认知,也是积极的情绪体验;既是他们的积极思维,也是积极的意志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与强化,学会自我调适。

 

  3.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积极心理学导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预防、教育和咨询整合为个体系,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大目标,辅以对特殊群体进行积极预防和教育来开展。同时,可以将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教育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相整合,由原来重点解决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模式转向建立积极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建立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人格特征的教育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与资源的整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