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2015-08-31 11: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通过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渠道以及各个相关的方面,提出引导大学生客观面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社会思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一种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低潮,在国际上出现了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加上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些有害的思潮存在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紊乱,使之产生信仰危机。冲击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还加重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同时社会思潮也是大学生形成亚群体的一个原因。这对学校的管理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学校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高等学校发生的个别刑事案件中,大多会与这种亚群体所组成的小团体、小帮派有关。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控制力在减弱。
当前,大学生面对现实,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如果再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造成价值扭曲,感到前途渺茫,导致灵魂迷失。同时,错误的社会思潮有时会导致人非理性和错误的行为,不良的社会思潮会导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失效。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大小,影响方式有多种多样,影响的性质各不相同,针对这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我们积极的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社会思潮作为涉及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的思想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客观理性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出现的领域也不完全相同,但最后直接指向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领域,对我国主导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干扰、消解和抵消作用,因此,应客观认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与影响度和认同度的关系来看,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导致影响度和认同度的降低,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与受影响度和认同度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牵制,这在一定程度反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缺乏。因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提高识别各种社会思潮实质和危害的鉴别水平。
  3.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
  课堂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帮助越大。但是,对于十分复杂而涉及面又十分广泛的社会思潮,仅仅通过课堂渠道不仅是不够的,也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生获取社会思潮的渠道来看,课内渠道仅仅占学生获取各种社会思潮少部分,而学生获取社会思潮的大多数渠道是通过课外渠道,通过报刊书籍、网络、影视渠道、家长老师、同学朋友、文化娱乐等多样丰富渠道获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拓展教育渠道,丰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树立大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即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都纳入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把学校期间各种教育因素、教育影响、教育力量、教育途径都作为帮助学生正确成长的内在要求而纳入学校教育范围,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式教育平台。
  4.针对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互动特点,积极探讨教育引导的新方式
  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互动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各自对不同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并不是主要通过学术或理论方式获取社会思潮信息,而更多通过活动或感性直观方式,甚至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来获取各种社会思潮的相关信息。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新特点的教育方式。从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互动关系来看,采取说理方式,通过系统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是必要的,但是仅仅通过理论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应积极探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活动教育相补充、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整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衔接的多种多样教育引导新方式,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5.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分层次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引导
  不同性别、学历、年级、政治面貌、专业学生对社会思潮的知晓度、受影响度、认同度和受影响的原因和渠道存在着显著差异,大学生各年级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受影响度和认同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本科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认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本科生中开展社会思潮的教育效果最好;在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中,党员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知晓度是最高的,但受其影响和对其观点认可度相对较低,说明党员学生对社会思潮认识和评价水平相对较高,但民族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党员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应加强对党员学生的民族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教育,同时加强对群众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十分必要。在不同专业学生中,文科专业在对社会思潮的知晓度、受影响度和认同度都要明显高于工科学生,并且文科学生也比理工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接触和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因此,应更加关注文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6.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既是各种社会思潮滋生和传播的大舞台,也是大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表明,课外渠道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报刊书籍、网 络、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社会舆论环境建设,积极弘扬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同时,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与批判,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社会思潮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和趋势,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在报刊杂志中尽量避免不加分析地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宣传介绍;在引进翻译西方社会思潮的同时,加强对西方思潮的分析批判;在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发行过程中,注重对影响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格调的把握与审查;在网络建设中注重倡导文明健康高尚的网络文化,杜绝低俗恶搞和色情现象的发生。总之,应努力做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为大学生成长树立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帮助高校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张万玉.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及其应对[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 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3] 戴钢书,付菊梅.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影响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