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心理学教育论文

关于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若干思

2015-08-31 11: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高校党员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培养教育直接影响着发展党员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修养与党性教育模式之现状,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提出了若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青年学生党员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培养教育直接影响着发展党员的质量,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 子入党动机不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工作作风不够务实,道德服务观念不够自觉;有的高校日常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有的高校党性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和途径单一,手段过于传统,教育效果欠佳。因此,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对牢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修养与培养教育现状分析
  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等。党性修养是否合格是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已具备党员条件的首要标准。
  (一)入党动机多元化
  当前,大学生入党呼声越发高涨,绝大部分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而,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如有的大学生看身边的同学写了入党申请书于是自己也写,随波逐流;有的则认为入党是为了今后升官发财,满足自我虚荣心;还有的利字当先,把入党当作是日后寻找工作的敲门砖,谋求工作的一种政治资本。因此,虽说有的大学生“入了党”,但却只是在组织上入了党,而非在思想上入党,入党动机不纯。
  (二)日常管理机制不完善 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当前,许多高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建立的考察形式一般都是定性评价,存在主观性过强,量化考察不足,评价过于模糊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自己降低要求,有的入党积极分子忽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相关党史不积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作风涣散,自我约束力不够;有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缺乏团队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利益面前,先私后公;有的专业成绩不突出,没有在学习上给身边同学起到榜样作用,甚至还出现挂科;有的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身边其他同学偏激的观点和不良行为没有通过合理方式加以教育和引导,没能发挥出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水平高、思想觉悟高的优势,大大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先进性的印象。
   (三)党性教育模式落后
  在党性教育内容方面,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知识性、政治性、理论性过强,不够贴近生活与社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在课堂上容易犯困、走神等。在教学方式上,部分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时习惯按老办法、老经验办事,缺乏实践性,不能很好地利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不符合“理论联系实际”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原则,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缺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知识,有的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党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 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措施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此,要通过不断加强“90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一是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及党章学习,以此深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二是要通过革命先烈和身边优秀党员典型事迹加强爱国、爱党教育。他们的人格魅力对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他们为党的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事迹正是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共产主义理念信念教育的最鲜活材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三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自觉端正入党动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党的认识,树立共产主义信念。
  (二)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在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以先进文化来武装头脑,自觉学习党的先进文化、红色书籍,并写好读书心得。同时,要求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正确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支部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知识、政治表现、品德表现列入考核范围;在学业方面,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悉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并带同身边同学参加校内外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党支部把入党积极分子的期末理论成绩、技能考核和获奖情况及帮扶结对对象进步情况列为考核范围;在学生工作方面,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对内、对外服务。在对内服务方面,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在校风建设、班级管理、新生服务、结对后进生、寝室文明建设等方面服务师生。在对外服务方面,要求入党及积极分子主动结对农村、结对企业、结对希望小学。党支部把入党积极分子的任职情况、服务时数、服务效果列为考核范围;在生活方面,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真诚待人,坦诚做事,在遇到同学生活上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在群众基础方面,由同学意见、教师意见、培养人意见、团组织意见、服务对象意见组成,综合考察入党分子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态度和 表现。
  (三)创新党性教育模式,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应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维活跃、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勇于打破传统“封闭式”教育,创新党性教育模式。首先,要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应立足现实,联系实际,其内容不应仅仅是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基本知识学习,还应结合当下时政热点、焦点事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紧密相关等问题,着力解决热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其次,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应灵活性。采取集中时间授课与社会调查、观看红色影片、小组专题讨论等有机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围绕党性教育相关内容和自身学习心得展开充分和深入讨论,并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再次,要拓展教育载体。根据大学生偏爱网络教育平台,喜欢网络互动沟通的特点,建立并办好网上党校,拓展教学时空。此外,可开辟“大学生党建博客平台”,让入党积极分子记录自己平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事迹作为自我成长的见证材料。最后,要着重加强实践教育。通过拓展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校企党组织合作,建立农村义务支教服务站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入企参观、社会调研等多种社会实践,促使他们在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艺芸,王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142-144.
[2] 陈红英.对高职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方法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214-2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