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学生党建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被动式”“统一化”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人数日益增多、自主意识和个性化风格日益显著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要求。充分挖掘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潜力,构建广大学生党员自觉主动参与、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将有利于这一课题的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自主化;个性化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是每一个党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大学生党员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内来,学生党员比例不断增加,一方面给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带动了学生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党组织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新课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自觉主动性,挖掘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资源,构建富有实效性、针对性、个性化的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无疑有利这一课题的解决。
一、自主化个性化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提出的依据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现状需要加强继续教育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快速增加,虽然整体上,依然保持着它的优秀群体的属性,但是,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经历了入党前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的辛苦历程后,入党后“功成名就”的思想逐步滋生,组织纪律观念逐渐淡化,学习生活工作中自我要求逐步放松,不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无法体现学生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性,反而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较坏的负面影响,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党员中较大范围存在着政治理论素质不高;理想信念趋于平淡,价值取向趋于实用;党员意识淡化,自我要求不严格;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令人担忧的现象。加强学生党员的入党后继续教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力量明显不足
当前,在高校里从事一线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广大的辅导员。一方面,广大的高校辅导员不是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专业人士,学生党建大多是他们众多学生事务工作中的一项工作;另一方面,虽然他们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党龄短、工作经验不足、人生阅历浅,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不深。在高校普遍追求学生党员数量比例的同时,如果能把好入党关,把学生党员的入党前教育工作做到扎实到位已经很不容易,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开展继续教育常常有心无力。
(三)传统的“被动式”“统一化”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缺乏实效性。
加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的一种普遍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由于目前高校中依旧保存着传统的“被动式”“统一化”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在新生代大学生党员面前显得空泛、无力。
二、自主化个性化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及特征
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继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党员个体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拟定自我教育计划,确定自我教育任务、选择自我教育内容和方式,把自己当作认识、约束、调控、改造和发展的对象,以提高、完善自我党性修养,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教育模式。
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继续教育模式是针对入党后的学生党员教育问题而提出的,是相对于由上级党组织统一安排时间、内容、形式、要求,学生党员消极接受教育的被动性继续教育模式而言的。
学生党员自主性继续教育可以是自助式(自我帮助)、受助式(接受他人帮助)或者是助人式(帮助他人),也可以是自助、受助和助人同步进行的。通过自助和受助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素质,通过助人彰现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具有三个特征
1.主客体的同一性。
自主性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党员自身的主动性。学生党员自我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决定教育目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依据党的要求,国家法律、法规、学校有关规定和社会道德标准而设定的。一方面,自我就是教育者;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设定的指向是自我,因而自我又是受教育者。它将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由“要我教育”变为“我要教育”。
2.选择的自主性
虽然自主性教育模式也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但是上级党组织只是对自主性教育的必要性和教育内容做大致规定,具体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是各学生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自行选择的,上级党组织并不做具体的统一的规定。
3.内容的差异性
从目标指向来看,开展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虽然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的标准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学生党员的现有基础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党员当前具体思想、学习、生活状况和环境、自身的个性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党员的优势和不足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大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实施
(一)学校党组织建立有利于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教育活动开展的支持系统。
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继续教育模式的顺利开展必须要以特定的支持系统的为前提。
首先,学校党组织应该通过文件或者规定的形式将学生党员开展自主化个性化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党员日常的教育形式予以确认,并在活动总体要求、内容、周期、形式上提出大致的、可供选择性的规定。
其次,提供必要的资源性支持。由于学生党员的自主化个性化继续教育从内容上看无非涉及政治理论学习、学业专业提高,工作服务他人三方面。学校或者学院党组织至少应该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资源性支持:
(1)可供学生党员用于政治理论学习的各种书籍、文献、影像资料的名录,并在可能范围内提供学生可以索取到的途径和来源。
(2)提供愿意给学生党员思想、专业学习提高提供帮助的教师党员、优秀学生党员(分专业)名单和联系方式。
(3需要学生党员帮助的新生、专业成绩或思想表现落后的普通同学的名单和联系方式。
(4)大量的遍布于班级、宿舍、团体活动中的工作服务阵地,如,公寓党员服务岗、班级学风党员督察岗、校园卫生巡查岗、新生学长岗等。
(二)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教育模式实施过程
学生党员自
主化个性化教育活动的开展通常以一学年或者一个学期为一个运作周期,在一个周期内,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活动:
1.学生党员自行拟定教育计划
在每个教育周期的初始,学生党员根据对自己的现有政治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工作状况的具体分析,拟定自己在本周期内自主性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所拟定的自主性教育计划不需要面面俱到,在一个周期内,可以在政治理论学习、学业专业提高,工作服务他人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所拟定的计划可以是改造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可以是自助式,也可以是受助式或者助人式。关键是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具体可操作性、保证能够完成。
2.学生党员交流自主化个性化教育计划
各学生党员各自拟定自主化个性化教育计划后,通过支部组织生活的方式,在支部内部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党员都应该把自己的教育计划拿出来公开交流。支部成员对他人的教育计划只能表示赞赏,不能发表批评性意见。交流完毕后,各人将自己的自主性教育计划交由学生党支部备案。
通过教育计划的交流,无形中增加了计划拟定者执行计划的压力,他人的赞赏增大了计划执行的动力。同时,交流过程,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自我总结和组织激励
一个自主教育周期结束后,各个学生党员对照自己的原先制定的自主教育计划,对自己的自主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回顾,重点回顾在活动过程的得失。此后,学生党支部同样通过一次组织生活会的方式,让各学生党员交流各自在本轮自主性教育周期内的得失,将成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把不足和缺憾拿出来和大家分担。
当然,大学生党员自主化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构建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的学生党员教育方式,而是作为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的新尝试和新发展,同其他学生党员教育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书祥.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的必要性[N].衡水日报,2007-4-20(2)
[2]何作井.健全党员考核机制,促进党员作用发挥[J].高教与经济,2006(1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