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新疆电信:融入新疆 走出西北

2023-12-10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引进篇――新疆需要电信


  过去的新疆,常给人一种“进不去,出不来”的闭塞感。


  据统计,直到1978年,全疆固定资产仅1.8亿元,市话总容量仅有3万门,绝大部分还是手摇话机。在占国土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只有13条出疆通信线路,平均每百人靠一条线路维系着与内地各省区的政治经济联系。那时,打一个长途排队等上几天是常有的事。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荒凉而神奇的西部新疆,有机会实现与祖国内地乃至世界各国之间进行信息的瞬间沟通。作为信息时代新疆信息产业的主力军、信息传递的主渠道,新疆电信有限公司站了出来,激流勇进、锐意进取,谱写了新疆电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为使新疆不再遥远,为使“古老”“荒凉”早日与新疆无缘,为使光缆、卫星、数字微波、程控电话、可视电话、高速互联网、宽带接入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呈现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使边疆各族人民早日“共享与世界同步的信息文明”,新疆电信紧紧抓住中央政策向西部倾斜、欧亚大陆桥建成等一系列有利时机,同时利用在“七五”“八五”计划的20余项重大通信建设项目中各级政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积极投入到提升新疆地区通信水平的大潮中。


  1990年,新疆电信首次从国家经贸部争取到620万美元加拿大贷款,建成了南北疆数字微波通信干线,以后又以各种方式利用了美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家的多项贷款,进一步加大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认真贯彻国务院提出的“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管理、联合建设”的十六字方针,调动各方面向通信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了投资渠道,通信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从1978年至2001年,全疆邮电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69.1亿元,是1950年至1978年29年累计投资的98倍。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电信实现了模拟网向数字网、人工交换向程控交换的两大转变。在技术层次上不仅达到了全国先进标准,而且赶上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仅用了2年时间,新疆电信的用户就从100万户迅速增加到200万户。


  融合篇――电信激活新疆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新疆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是我国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同时也是多民族、多文化聚集的地区。因此,运营商在这里需要在稳定与发展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和谐发展在新疆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新疆电信构筑起遍布全疆各地的通信神网,同时承担了网络通信安全、战备通信和应急通信等任务,当地党委、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称新疆电信的通信网为“边陲生命线”。1997年,北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2001年,北疆地区遭受特大风灾、雪灾,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两地发生6.8级强烈地震,在这些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新疆电信迅速、安全、可靠地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效、畅通的通信保障,确保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通信的安全畅通。


  新疆电信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信息产业部的要求,把推进“村村通”工程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从几个方面人手落实“村村通”工程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新疆电信“村村通”工程落到实处。一是领导重视,抓紧组织落实。该公司成立了“村村通”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内部职责分工、工程计划安排和进度、任务完成要求,为“村村通”工程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市场和运维经验,采用多种有效的技术方案,进行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三是明确实施进度,不断跟踪总结。自“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所属各分公司多次深入工程现场指导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前后端及管控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四是结合政府需求,争取多方支持,将“村村通”工程和地州扶贫工程相结合。以阿合奇县为例,公司通过对该县的通信问题进行现场勘察调研,确认需要投资258多万元才能解决该地区的光缆传输、固定电话等问题,且投资很难回收。但是公司仍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进行了统筹安排。同时借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拉奇乡、苏木塔什乡程控固定电话于今年8月20日开通。正如阿合奇县县长艾赛提在开幕致辞中提到的,这是新疆电信的一项“扶贫工程”和“得民心工程”。


  新疆电信在大力推进光缆传输网络建设进程的同时,持续加大了高速互联网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力度,形成了可容纳百万级用户的多媒体通信网,网络的传输速率、带宽、处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自治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及各族群众的信息化需求构筑了便捷、畅通的信息大平台。该公司先后与乌鲁木齐海关、新疆国税局、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新疆大学等合作,完成了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公众信息化工程和应用服务项目,如“中国电子口岸17999”“金税工程”“e网银行”“远程教育系统”“电子彩票”“电子证券”“网上购物”“网上医疗”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效率,也使边陲各族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字化沟通时代给生活带来的全新感受。


  新疆电信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服务业务,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全面满足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层次的通信需求。尤其是继续配合政府搞好企业上网、政府上网和家庭上网工程,以“三大上网工程”提高社会各界和民众的信息应用能力,全力促进全民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在信息化小区建设上,新疆电信做到“千兆进小区、百兆进楼宇、十兆进家庭”,在商务楼做到“千兆到大楼、百兆到层面、十兆到桌面”,新疆电信加大宽带接入网和高速互联网的建设力度,继续向各县及经济发达的乡镇延伸,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使广大农牧民也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的魅力。在新业务网建设方面,新疆电信已相继建成了覆盖全区地州市的数据通信网、视迅平台及互联网数据中心平台,并在全疆范围内开通了电子商务、互联星空等业务。


  走出篇――自信所以自豪


  “五环”所代表的就是世界。在新疆,“五环”也被津津乐道,其已被赋予了另外一层含义,即“五环双出疆”组合环形网格局:2002年,该公司着重加大通信发展力度,在传输建设上重点推进乌鲁木齐―哈密、乌鲁木齐―阿勒泰、博乐―塔城环路光缆工程建设,再加上已有的两个环网(即库尔勒―喀什―若羌的南疆环网和乌鲁木齐―伊宁的北疆环网)及已投入运行中的乌鲁木齐―西安―兰州光缆(第一出疆光缆)、乌鲁木齐―库尔勒―若羌―格尔木光缆(第二出疆光缆),新疆光缆骨干传输网形成了“五环双出疆”的组合环形网格局,极大地增强了新疆电信传输网的通信能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正如新疆电信总经理高同庆所说:“新疆电信‘五环双出疆’的网络架构就好比奥运会五环标志,体现着新疆电信的网络能力朝着更高更强的领域挺进。”基于光缆骨干传输网已形成“五环双出疆”的组合环形网格局,新疆电信使全区一级干线光缆可用率达99.985%;网络接通率达97.825%;端到端电路故障恢复及时率为100%。


  新疆电信在自治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自治区民政厅的支持下,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分析之后,加快了建设“好e家”信息化社区的步伐。“好e家”社区便民信息化服务系统充分整合了固定电话声讯系统、互联网、固定电话网和无线市话的短信系统等网络资源,利用社区居民家的固定电话、互联网接入、信息电话(家加e)接入资源建成社区便民信息化服务系统。该系统技术先进、容量庞大,可以容纳全区中国电信网络覆盖的所有社区的客户资料和相应的社区服务内容,为社区百姓提供了物业服务、超市配送、送餐、送医送药等便民服务。


  通过整合固定电话、小灵通、短信、宽带等业务,集合众多社会资源(如餐饮、交通、医疗、教育等),“好e家”将网络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起来,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以综合信息服务为突出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业务转型尝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转型。在不久的将来,“好e家”信息化社区还将陆续整合并提供金融服务、劳动保障、医疗保险、教育、旅游、娱乐、家庭理财、证件办理、法律法规、政府公告等社区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


  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多年来新疆电信一直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使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疆各级电信企业进一步强化“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启动营业人员职业化项目,制定营业厅管理软、硬件规范,促进前台服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无线市话和宽带业务用户回访制度,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持续推进10000号服务规范和流程的改进工作,10000号客户服务热线的品牌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开展了“星级服务耀天山”等服务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积极配合开展打击色情网站专项行动,大力推进“绿色上网”。


  新疆电信目前已成功实现改制上市,改革管理继续深化。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全区各级企业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实现了改制上市目标。新疆电信有限公司深入推进五项机制创新,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组织完成了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推广工作,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新疆电信人才建设规划,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机制,促进了各级企业运行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肖岱,杜燕鹏(作者单位:新疆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来自《今日新疆》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