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自然科学短文阅读训练

2023-12-06 07: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1-4题100多年前的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挺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1、对1―2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是一场科技革命。


  B、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


  C、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塑料袋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污染物不可降解。


  D、垃圾袋的处理,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


  2、不能用作“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树立的”论据的一项是()


  A、塑料袋有便利之处。


  B、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


  C、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D、目前,还没有推行塑料袋“禁用法”。


  3、对第3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


  B、现在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C、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


  D、不要企图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要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使用塑料袋问题。


  4、根据文章内容,论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B、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塑料污染,是治理白色污染的科学方法。


  C、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的塑料袋是指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


  D、由于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于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因此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参考答案:


  1、D(只有用不可降解物生产的才大多用这种方法。)


  2、D


  3、A


  4、D(塑料袋要继续为人类造福,还有一个前提是依法治理。)本文来自《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