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现代文学发展影响分析及自然精神取向论文(共6篇)

2023-12-10 22: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文学自然精神中的道家自然精神、酒神自然精神、女性自然精神、后自然精神。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是植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开启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道路的历史时期、科学民主的启蒙思想开始盛行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它既延又革,既不脱中国古代文学精神母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融合和割裂中寻找平衡,因此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取向的丰富多元化、纷繁复杂性。其中道家自然精神主要表现在现代作家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张扬个性、崇尚自然、提倡天道合一的自然精神取向;酒神精神强调自然人性中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女性自然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母神崇拜和女性自然精神,母神崇拜最早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崇拜和图腾崇拜;女性的自然精神是源自西方的女权运动,具体体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女性思想解放为立场的文学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人在无家可归之后寻求的人类灵魂的第二故乡——即自然精神故乡的基础上的自然精神,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中国现代作家在进退失据中寻找灵魂家园的集中表述,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立场综述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古代文学之后出现的独特的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等学者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论述。研究思路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文学思潮、外围文化类型、文化意象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精神立场的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全方位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才可以深刻认识现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产生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决定了它们之间的迥异和分歧,另一方面,文学精神立场的传承性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同构、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土壤决定了它的丰富多彩、新鲜生动、别具一格的特征,中国古代文学主要集中于儒释道思想,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这样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学精神立场的单一性、持久性、稳定性。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的不同于前者的精神立场。面对着古老帝国的解体,西方文化的入侵,西学东渐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进行分裂和重新组合,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复杂性、包容性、丰富性。同时历史理性、实用理性、虚无主义、自然精神、超自然精神等多种综合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坛的精神格局。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道家自然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的作品《故乡》中的文字,主要融入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精神寄托,这也是道家有关隐逸情怀的基本表现。还有《社戏》,作者回忆的视角转向了童年时代在外婆家看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童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画面,构建起了那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的最核心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自然精神。另外,中国现代文学中体现道家自然精神的作家作品不胜枚举。郁达夫的作品《迟桂花》、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等都集中体现了作家陶渊明式的无为超脱和隐逸情怀。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酒神自然精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阐述:“酒神祭作为一种洋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一种兴奋剂的作用,它的心理学赋予我们理解悲剧情感的钥匙”、“生命意识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


  中国现代文学酒神诞生的社会背景是:推翻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变革,国门大开,西学东渐,西方思想开始走进中国。文化界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现代文学选择了酒神自然精神。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很多都体现了这种酒神精神,例如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出现的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延安文学都表现了酒神自然精神。鲁迅的小说《野草》、《铸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保卫延安》等是现代文学作品中酒神自然精神的集中体现。


  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精神


  女性自然精神中的“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母亲形象的女性,主要来源于最初的人类对母亲的崇拜;二是相对于两性之间的女性。母性以及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是人类原生态、自然的体现。


  当时现代文学中有很多文学作品体现了女性自然精神,其中有曹禺的《蜕变》、莫言的《丰乳肥臀》、鲁迅的《补天》、冰心的《超人》、沈从文的《边城》、《繁星》等,这些作品体现的是女性崇拜,它们洋溢着或低沉或激昂的基调。鲁迅的《补天》借鉴了上古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上古神话蕴含着最早的女性崇拜意识,鲁迅赋予她很高的形象;沈从文《边城》中对秀秀的描写,是人类原始女性美的描写,是建立在两性关系上的女性自然精神的描写。


  五、中国现代文字中的后自然精神


  寻求出世、清静无为的道家自然精神,洋溢着生命热情激越的酒神自然精神、母神崇拜的女性自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学自然精神的母题,同时也影响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三种精神直接指向人和自然的和谐,指向人类最初的自然母题,其中容纳了传统文人的灵魂复归,隐世遁逃的内求精神,那么随着五四前后社会体系、思想思潮的改变,崇尚科学、民主,反封建、反传统,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的思想运动的开展,都市文明走向急速前进的道路,在都市文明世俗化转变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文人的厌世情结随之出现,于是文学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取向,走向了崇尚自然的道路,走向古代文人桃花源式的精神探索之路,中国现代文学开启了后自然精神。随着都市文明的异化对心灵造成的挫伤,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将会走向后自然精神。


  六、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立场和中国现代文学审美立场的区别


  如果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学精神立场是在道家自然思想和儒家思想之间展开的,那么现代文学精神立场则呈现出了多种可能性,多种精神立场相互激荡,相互补充,相互抵触,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多元的精神立场。受不同的精神立场的支配,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精神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审美精神稳定、单一、内敛、沉静,凝滞,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体现在激越、喷薄、动荡、流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现代性不断激化的历史进程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是激进变革的先驱,它既是一面镜子,也是历史中最内在的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和精神。在那些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些猛烈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文学都扮演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历史背景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部开天辟地荡气回肠具有颠覆性的思想文化史,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多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汇,散发出永久的光芒。中国古代审美特质被消解在了荡气回肠、喷薄欲发、激越反抗、重新构建、推旧出新的文学进程中。


  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是五四时期文学现象的重要体现,多元文化因素的交汇,产生了文学现象中的多种自然精神,它以层出不穷、色彩缤纷的形式闪烁在现代文学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以古代儒家孔孟精神为主体的价值体系的继承和再创造,最后抛弃了传统文学精神,构建起了多元的独特的文化精神。自然精神的出现,是现在文学史的坐标和必然选择。


  作者:陈莹

  第2篇:浅析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形势的深远影响


  至今中国不同地方保留在语言上的历史痕迹,简称“方言”,像戏曲方式如河南的“豫剧”、北京的“京剧”,又如湖南的女书等,都是在语言基础上,由于人们理解方式的不同而展现出来不同的现代文化形式。文字是语言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而不同的文学形式对语言文学的特性诉求不同;因此,语言的变革势必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形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语言文化概述


  语言文化是人类思想文明经过长期发展浓缩的社会意识精华;文学世界是语言世界的载体,语言随着人类社会意识、环境、思维的变换而变迁,随之文学形式在创作主题和形式上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因此,语言的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创新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丰富了现代文学体系。


  2、语言变革的重要历史过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在语言艺术上,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文字最早追溯到秦朝,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19世界末20世纪初,进化论的观点在中国得到系统的介绍并迅速传播,震撼中国思想界。不同时代对语言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时代变化快,新事物多,新知识复杂,新思想广博,文言文无法满足一个骤变时代的需要。从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来看,文言文严重脱离口语,它的滞后性阻碍了汉语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文言与百花文的大辩论,创办一批有宣传力的白话报刊,大力提倡白话文,取缔传统意义上的文言文。这既是一场语言方面的变革,又是一场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转型。事实上,语言上的变迁不仅仅是共聚层面的转换,同样也是文化和思想上的转变。现代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对事物进行认知之后的辩证统一,形成统一符号,对事物进行分类、标识。人类的思想、文化世界就是语言创造的世界。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汉语的现代化转变是统一的。


  3、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3.1小说形式


  五四运动之后,经过激烈的文学讨论,取缔了之前复杂的文言文,选取白话文作为主要文学文字在全国推广,白话文开始普及。白话文以简单、明了为特点,直抒胸臆,摒弃掉了文言文的复杂和难以理解,让人们能听得明白,适应的人群也逐步扩大。


  小说形式,是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为核心的故事性文学艺术;它语言朴实,主要通过语言文字将事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述清楚。在这一点上白话文所具有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口语化的特点,也和小说体裁的创作要求达成了一致。


  现代文学之所以会形成小说文学格局,可以从语言角度得到说明,即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变革以普及教育、开发明智为指归,而小说地位的提升,正因为它具有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能力。白话文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小说体裁的繁荣发展,也客观推动了小说从边缘向中心发展。


  3.2散文、杂文形式


  文言文是以叙述、论理为主的文学形式,文学价值深厚,但传世不广,严重阻隔传统古文化艺术的传承;白话文在内容表达上更侧重于说理,而且语言的含义更为精确。随着文体的逐渐发展,另一种文学形式产生,也就是散文。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作为对其最好的艺术形式描述,以复杂的论理阐述,贯穿以浓郁的情感色彩,犹如美文诗歌一样,辞藻华丽优美,述来朗朗上口,曾一度是在文学界广泛传播的一种文学艺术。


  3.3话剧形式


  戏曲在我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既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又具有故事性、教育意义,深受世人喜爱。但因其地方色彩浓厚,在语言艺术传播中产生了壁垒,就要求世人在舞台、肢体艺术等拥有新的通用艺术方式诞生。


  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的传统戏剧大多是歌剧,而现代话剧则是以人物对话为主体,看重的是对白的作用;从晚清到“五四运动”,戏剧并未进入现代文学格局中心,而且具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原因之一在于现代戏剧语言形式的问题。现代戏剧固然言文合一、通俗易懂,但丧失传统戏剧固有的美感。因此,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以话剧来代替歌剧就成为了语言变迁对文学形式影响的另一种体现。话剧没有文言文具有的深沉、复杂,运用白话文通俗的讲法,将故事、情感、哲理通过生活化而简单、直白地传递给观众,又采用白话文这种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而被世人接受。文学形式与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心理、欣赏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经过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逐渐形成的,話剧就是基于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民族思想上的一个交流和结合的结晶,改变人们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改变人们语言形式。综合来说,语言的变迁是时代大环境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中国话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意义。


  3.4儿童文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中人与人的属性关系在不断地变换着,儿童文学的位置在历史的地位上彰显出来。尤其是在教育方式上,传统教育对儿童用填鸭式的“八股文”教育方式,学习古文言诗词,但这类书籍采用文言文词语,多为世人一生的经验和研究,儿童在浅薄的人生中无法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自然在学术上沦为知识的木头,而不能成为思想的巨人。而白话文由于通俗,接近生活口语化,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图文结合或文字拼音结合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参与,避免了因为语言表达的繁琐而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语言变迁在现代儿童文学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5诗歌文化


  诗歌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古体诗词按照严格的规范标准,都以语言的“声韵特性”、“喻意象征性”、“去口语化”等为前提,创造出来的诗词优美、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五四时期,白话文倡导者否定“旧诗”在一部分程度上是代表着一种诗学立场。过度求新的思想,在定义上认定旧诗表现形式单一、制度规范固定,无法满足新思想和新语言的要求,相对白话文的通俗易懂,旧诗不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思想,难以创新。胡适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诗学所立下的规则,发展更为自由的诗体。然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的。强行打破,运用白话文语言无法表述诗词的韵律和优美,甚至阻隔了对于古体诗词的研究、传承和发展,对于我国五千文化中遗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是一种丢弃。相比于对其他文学形式产生的积极影响,白话文与诗歌的审美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新诗的发展,甚至使得新诗形式美的建设陷入困境。


  4、总结


  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承载一个社会背景所具有的政治、经济、环境、习惯,这些因素浓缩在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简称时代特色;而虚拟、缥缈的文化思想,又是通过人们的共识,组成语言、文字,进行记录和传递,以让后人能够更清楚了解这个时代文化产生的前应后果和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對后人起到提醒、教育等意义。


  作者:张晶

  第3篇:充分认识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


  充分认识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字数:2503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4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关键还在于它的价值理念、内容形式、话语方式、美学理想等一系列的范式、结构、逻辑程序、审美形态,与古代文学拉开了距离,获得了“现代思想”的植入和现代性的价值建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和独特的审美形态。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要依据现代文学的本质属性来确立教学指导思想,设计好教案,安排好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现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扬弃和超越的特点,获得对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享有崇高地位的知识掌握,以及获得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认识的整体观。


  关键词:现代文学;现代品格;教学理念;教学设计


  讲授中国现代文学,自然是与讲授古代文学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并非只限于文体、语言、艺术形式等方面,而主要是在于文学观念、品格、属性及其美学理想等方面的本质不同。讲授现代文学应该首先是要给学生讲清“现代”的涵义,认识到“现代”涵义的重要性。究竟什么是“现代”?看起来这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回答的问题,然而,对于讲授现代文学来说,这恰恰是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原点。


  “现代”(modem)一词,既是时间概念,更是价值概念,同时还是社会、文化概念。认识和讲授现代文学,不但要从时间维度来厘清它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和超越的特点,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对它的价值属性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界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独特的价值特征和精神品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现代文学中,真正领悟到现代文学在推动中国文学整体转型方面所作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卓越贡献。那么,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在我看来,最突出的还是现代文学形成了以“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精神品格。这是它与古代文学产生本质差异的决定性要素。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称之为“现代文学”(包括后来称为当代的文学),最关键的是在“现代”二字上。因为冠以“现代”二字,说明它无论是在本质属性、价值理念、美学理想,还是在表意系统、结构形态、话语方式、艺术功效等方面,都与古代文学拉开了距离,划了一道界限,确立了新的逻辑起点。从文学史的维度上来说,也就是指现代文学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完成了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纪元。


  何谓“自由”?以历史维度而言,人类社会自摆脱中世纪梦魇般的精神压迫和束缚,重新发现了被莎士比亚称赞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的“人”之后,就开辟了一条通向“自由”的发展之路。黑格尔曾盛赞道:“我们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自由,作为自在自为的精神财富,受到了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总的趋势是不断迈向人的自由时代。以价值维度而言,“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价值体现。以艺术维度而言,如果说文学艺术是人对精神家园的建造,那么自由就是文学艺术的灵魂。席勒宣称,人只有在艺术中获得自由,因为艺术是改造社会的精神力量。在他看来,人在艺术中获得自由,将会极大地促使人的精神解放和人格完善。以美学维度而言,作为“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美”,乃是自由的象征。黑格尔曾言道,美的本质在自由和无限,美是人的自由精神本质在社会历史中的实现,因此“审美是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因为美指向心灵,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定性”。在人类社会迈向新的历史时期,“自由”在各个不同层面,都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引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文明。讲授现代文学,需要把“现代”的这种价值定位和品格给学生讲清楚,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学习当中充分地领悟到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从而获得对现代文学学习的总体定位。


  从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上来说,明清以来中国文学内部出现了一股自发的寻求变革的思潮,也即文学史上提到的“明清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其特点是提倡讲真话,反对精神束缚,如李贽的“童心说”,三袁的“公安派”等,都提倡用直抒胸臆的浪漫抒情方式来表达心灵情感和真实意愿,这些都是一股渴望“自由”的文学思潮,尤其是到了晚清,从“诗界革命”到“小说界革命”,其中所提出的“我手写我口”的诗歌观,“欲新一国之民,必欲新一国之小说”的小说观,支撑其背后的价值理念,都与“自由”的思想和精神息息相关,带有鲜明的现代性价值建构的愿望。进入民国之后,受近现代西方文化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则开始自觉地寻找新的思想资源来推动自身的现代转型。在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生在民国之初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创刊于上海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提出,要“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来“求政治之解放”“求宗教之解放”“求经济之解放”。反映在文学层面上,就是要求用“改良”和“革命”的方式,来建立以“自由”为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品格的新文学。为此,胡适批评旧的文学,也即古代文学,多是“言之无物”,而大力主张用白话作文的新文学,也即现代文学,主张要自由地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他指出:“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己,行尸走肉而己”,而“所谓思想,盖见地、识力、理想三者而言之”。陈独秀更是鲜明地提出要建立“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提出要“以观世界社会文学之趋势,及时代之精神”来“革新文学”,使文学能够“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保持一致。由此,新文学(现代文学)的诞生,冲破了舊文化、旧文学的重重障碍,发出了文学应有“出自内心的要求”的时代呼声。正如成仿吾宣称的那样:“我们新文学的运动……在使我们表现自我的能力充实起来,把一切的心灵与心灵的障碍消灭。”可以说,“自由”核心价值理念和现代精神品格的确立,使新文学(现代文学)真正成为了鲁迅所称赞的“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的新文学(现代文学),自始至终都洋溢着寻找“人的解放。


  讲授现代文学,要在教学指导思想的设计上贯穿对“现代”内涵的清晰定位理念。这是一个总纲。没有这样一个总纲,只限于一般的文学思潮介绍、作家作品的分析,就难以使学生明白现代文学的价值何在,与古代文学的区别何在。因为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古代文学己有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朝代时期的文学发展特点也非常鲜明,而现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也不过近百年的历史。这种时间上的不对称,如果不能给学生讲清楚现代文学的本质属性,不讲清楚其他的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现代性的价值品格,也就无法使学生明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为什么短短的近百年历史,且仍在继续发展中的现代文学,会单独成为一个二级学科,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学史研究专业或方向。从文学史发展的维度上来说,现代文学不过是整个中国文学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若干年后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而己。所以,在讲授现代文学时,在整个教学设计和安排中,都要从头到尾贯穿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并按照现代文学的发展逻辑来分门别类地将每一种文学现象、思潮流派、文学社团、经典作家、代表性作品讲述清楚,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并非机械地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对立起来,而是让他们从中能够深刻认识到现代文学是如何在继承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中传承、超越古代文学的,这样也可以使他们树立起一种全面、整体、系统认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观,从而真正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由于“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现代精神品格,给现代文学创作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除了语言、文体和艺术形式等方面的获得置换之外,最成功的就是在现代文学中植入了“现代思想”,使之获得了现代性的审美价值的建构,更具思想的丰富性和影响力。所谓“现代思想”,也就是现代性,指的是现代文学所传达出来的在新旧转换的历史时期,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的那种渴望自由,摆脱贫困,走向富强,迈入现代文明,置身世界先进和强大民族之林的心理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胡适、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发动“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催生现代文学,实际上就是文学与思想互动的结果。正如胡适在论述杜威的思想时所指出的那样,思想是一种“创造的智慧(creativeIntelligence)”“思想是人类应付环境的唯一工具,是人类创造未来新天地的工具”。注重思想的功能,使现代文学在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当中,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格外注重现代中国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和意义世界的重构,并积极地充当了历史变革的“急先锋”,不仅成为新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使中国文学发生“质变”的重要原因,使中国文学能够以一种全新精神面貌的“先锋文学”形态,出现在现代中国变革的历史舞台上,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充分显示出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实绩,提升了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功效,获得了思想启蒙的广泛效应。正如鲁迅所坦言的那样,他在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一发而不可收”的文学创作,就“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现代文学在发端之际就广泛地引进了诸多的外国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等,都几乎是同一时间被翻译、介绍进来,一方面为中国文学对应、对接和进入世界文学发展序列提供了最直接的参照系,另一方面也为现代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思想的巨大支持,使现代“思想”成为现代文学意识结构中最核心的精神元素,从而大大地增加了现代文学的创作活力和创新能力,正如郑振铎所指出的那样:“文学是人们的情绪与最高思想联合的‘想象’的‘表现’”,周作人也说过同样的话:“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却比第一步更重要。”


  “现代思想”的植入和现代性的确立,逐渐地为现代文学建立起了“现代”的精神和审美品格,为现代文学倡导“人的文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18年12月《新青年》刊发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这是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文章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标准,抨击了传统的“非人”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和“非人的文学”的区别,并把具有个性特征的“人”置于现代文学创作的中心。不仅开辟了广阔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想象的空间,也为建构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的审美理想,新的审美范式,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体现了新的“文”的自觉,即从对人的自由精神的推崇,到对文学的自由品格的确认,完成了中国文学在观念上的一次重大的突破,表明现代文学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都拥有更广阔的认识视野、更多维的思想空间、更丰富的艺术选择。因此,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理念、文学样式,现代文学以“自由”的现代精神品格,分别在观念内涵、理论构架、艺术理想、审美标准和形式规范等各个方面,都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和全新的发展,真正摆脱了古代文学那种与“道”的依附关系。用茅盾的话来说,就是将“人类情绪的流泄于文学中的,不是以传道为目的,更不是以娱乐为目的,而是以真挚的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同情”,在肩负新文化的思想启蒙重任当中,更加具有“独立自尊之气象”,成为“人生的自然呼声”“不管它浪漫也好,写实也好,表像神秘也好,一言以蔽之,这总是人的文学一一真的文学。”


  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后,就需要在教案中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以下简单介绍本人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安排:


  第一,为学生设计直观的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认识现代文学“现代”品格的重要性。可以分別设计两种系列图片,用PPT进行展示。这两种系列图片分别是:古代文学发展系列图,现代文学发展系列图,为学生认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程提供最直观的认识图景,使学生在认识中国文学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特点时,重点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和要义,用比较的方法讲授现代文学以“现代”品格与古代文学既保持联系,又创造性地转化了它的优良传统,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学形态和美学理想,推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历史贡献,帮助学生树立起认识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史识观。


  第二,为学生精选经典的现代作家作品,使学生在教师的深度讲析中认识到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特征及其由此所形成的经典性。现代文学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在教学中,要结合文学史的发展来对作品进行讲析,特别是结合其经典性的讲析,使学生充分获得现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如对鲁迅作品的讲析,鲁迅虽然没有创作长篇作品,但他的作品所展示出来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彻悟与反思,都是具有经典性的,不仅犀利、深刻、厚实,而且富有现代美学的那种崇高性的张力,展示出一种现代思想的穿透力,极具现代性的美感。又比如周作人的美文,徐志摩的诗歌,曹禺的戏剧,沈从文、张爱玲的小说等等,都具有鲜明独特的现代作品的审美感,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应在教学中进行深度的讲析,使学生不只是一般性掌握文学史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对现代文学作品及其经典性的审美感受,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对现代文学的领悟力和审美力。


  第三,为学生分析现代文學作品进行教学示范。教师在讲析现代文学作品中,应注重言传身教,可选取经典的范文或作品的经典片段,或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思潮、社团流派等进行示范性的教学,讲清楚现代文学思潮的演变与发展,现代文学创作的特征与特点,现代艺术审美的理念和标准等。特别是要对现代文学发展的逻辑理路、结构、话语方式、艺术形式、划时代的意义等,要讲深讲透,要具有专业性和学理性,而不是一般性的赏析和体会。要注重通过示范性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并在课堂发言、演讲、讨论和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中有所练习,从中获得相应的学术训练,提高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力和研究力,


  第四,为学生设计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现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不能一味地由教师讲授,一定要设计相关的讨论环节,其中包括采用对相关问题进行辩论、主题演讲、专题对话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而非教师的满堂灌。在相关的教学课时安排中,可以按每一个文学发展时期为重要知识点来设计一次课堂讨论,也可以设计若干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以及在课堂讲授中设计随机提问环节,增强授课的对话性,互动性。因为学习现代文学毕竟不同于学习古代文学,学生在文字上没有相关的阅读障碍,而通过教学形式的相应改革和变化,就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


  第五,为学生提供课后自主学习和互动的机会,可增设课程教学助教,聘请博士研究生(也可请博士后或部分硕士研究生)担任,通过网络、课后的人际交流,将课堂教学得以延伸。网络交流可以通过建立课程网站来进行,在其中设立互动的网页,如主题吧、BBS,或微博群、微信群,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进行有效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及时推送相关的学习信息,推荐并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含视频教学资料、模拟试题等),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总之,现代文学的“现代”品格,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从民族文化精神结构、心理内涵的层面,探寻民族文化精神内核,发掘民族心理特征的文学创作和表现欲求,显示出与世界文学发展主流相对应、对接的发展态势。不论是“为人生”的文学,还是“为艺术”的文学,也不论是何种流派,何种艺术风格,或政治立场是相同还是相异,在审美的领域,在新的美学原则指引下,都使人们从现代文学创作的那些鲜活的文字中,感受到那跃动在其中的“思想精灵”,认识到那蕴含着新文化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创造和创新精神,以及那充满着新时代文化反省、反思、批判、探索和重建、重构新的价值与意义世界的艺术活力。所以,现代文学的教学,要围绕它的品质、品位、品格来进行讲授,做到“以点带面”,即以讲清它的核心价值理念,讲透它的“现代”品格的“点”,以带动整个现代文学的讲授。这样就能够做到纲举目张,将现代文学的知识有机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地领略到中国现代文学所创造的辉煌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作者:黄健

  第4篇:现代文学课培养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策略


  一、当前大学生现代文学阅读现状


  现代文学是以文字为载体,传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建设。然而当前大学生面临形形色色的外界诱惑,文本阅读似乎成为意见奢侈的事情。目前大学在现代文学阅读方面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厌倦文字、尤其是纸质文字,只对音频感兴趣,即使阅读也是选择一些品味不佳的类别,只为放松,读过就忘。作为现当代文学老师,在教学中强烈地感受到当下大学生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过少,以至于课堂教学时难以构成有效互动,形成教师上课口干舌燥,而大部分学生则无动于衷。因此,提高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二、培养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策略


  1.教师教学侧重点应该由文学史转变到文学作品


  很多学者在研究文学时,更倾向于文学史,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则是相对甚少的。与此相应,现代文学教学中,文学思潮、流派等相關知识占据大部分的课时,讲课主要以文学史知识为主体,课堂文学作品教学严重缺失。大学老师忽视文本感受与研究,缺少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与见解,久而久之,只能照本宣科,难以从文本中汲取文学的审美内涵,仅能就教材而论道。此种现象同样束缚了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制约了大学生的独自分析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其学习阅读文本的兴致。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必须要改变这一教学思想,因为文学的根本在于作品,失去作品的支撑,现代文学史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同时老师的重视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积极引导作用。


  2.抓住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阅读兴趣


  中国现代文学短短三十余年的时间,在变幻莫测的中国文学流变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把握住其转型性特点,需要学生在名家经典作品中去感受和体会。而面对现代文学背景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许多学生对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畏惧心理,少了阅读的环节,就缺乏了整体的历史感知,“正是由于历史感的欠缺,使许多大学生在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误解和误区”,从而进一步丧失了阅读兴趣。对于学生畏惧无兴趣这一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性,找到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既然现代文学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其背景又丰富复杂,我们便需要运用这复杂性,挖掘阅读新鲜点。例如对于现代文学家鲁迅的讲解,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而凸显“鲁迅”在现代文学潮流中的思想价值。然而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和价值,短短的几个课时远不能达到想要的授课目标,因此,对于鲁迅的学习,便需要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以旧见新找角度,重新唤起学生阅读兴奋点。例如《祝福》的阅读,学生读过之后,脑中已然有悲惨命运的“祥林嫂”形象,然而这部作品是第一部将女性作为重点描述对象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将这个作品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文本再一次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新鲜感。再如,提到现代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小白船》,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社戏》都可以看做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开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新的角度定义了这两部作品。针对学生反复阅读的厌倦心理,教师寻找新的亮点,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3.了解大学生丰富的思维特性,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然而要持续让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研究他们的思维特性,有的放矢。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培养多层次阅读法,首先要重视阅读思维的初级感知层次,学生思维的阅读感知层次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意象。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题材的不同,准备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案。在学习现代诗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似的反复诵读,体会诗句在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例如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可以把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添加在其中,结合一些电视剧情节和爱情诗句的朗读,体会他们当年的惺惺相惜的爱恋的浪漫与美好。


  其次培养多层次阅读法有了初级感知之后要挖掘阅读的精神感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素养的传播。“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丰富而厚重,如周作人具有哲学性的散文、许地山小说中超脱的宗教观和各种民俗风情韵味、鲁迅和胡适等对现代文学为“人的文学”的建立、冰心“爱与自然”的情感、张爱玲对生活和人性的剖析、梁实秋对乡土文学的承接等等。面对这些蕴含丰厚人文精神的经典现代文学作品,需要学生们深刻的感悟。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现状来说,阅读教学亟待提高。高校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侧重点和学生特性方面,挖掘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继而提升人文素养。


  作者:殷广菊

  第5篇: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分析


  近年来,在我国的文学界中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汉语关系的研究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并且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在这一过程中,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却一直受到忽视,研究的成果甚微。对此现象,要大力的开展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能够理解汉语是否具有独特性的问题,并且汉语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也需要阐释。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要深刻的探究汉语思维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并且要分析在外来文化对汉语思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汉语思维具有独特性


  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语言具有差异和独特的性质。历史中各样的现象都能够表明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差别所在,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汉语无论是历史发展时期的古文还是现代的文字,它的独特性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在世界历史上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次还有巴比伦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以及埃及使用的图画文字。这个时候汉语的独特性就得到了凸显,在大部分的民族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都处于拼音文字时期,汉字却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表达方式,注音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历史的发展时期汉字以象形为基础实现了保存。中国的文字相对与西方国家来说,在视觉体验上就具有优势,它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方块字。正因如此汉字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汉字独特性和汉语思维的关系


  中国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的表达形式,在表现方式上中国语言属于形象语言,而西方的语言就是展现声音的语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表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具象更容易被接受,这样就巩固了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地位。


  汉语思维主要是指思维的具体方式和思维产生的具体影响两个方面,思维方式和思维影响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汉语思维注重整体的观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思维方式,在认识和理解的方面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当中,语言思维并不是决定一切基础,但是其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印度和中国具有整体上的思维方式,但是由于汉语思维形式的不同,印度形成了以拼音文字为基础的宗教,而中国由于象形文字的方式出现了诗歌中简化的佛教思想。


  近年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汉语思维依然保存自身的独特性,从根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从传统的意义来说,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来说,汉语思维即使表面上发生了改变其本质也不会改变。汉语思维的方式一致是传统和现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進行创新的同时是给予了传统新的意义,而不是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汉语思维和西语思维的碰撞,是中国文化本质和西方变相的联系。汉语思维对人类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或许深刻或许浅薄,但是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依然是基础的地位。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汉语思维的方式会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基本的形式不会改变。


  3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


  首先汉语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现当代作家的创作和思维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要关注传统的汉语思维的研究,避免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现代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在西方思维中会进行汉语思维的渗透。在进行西方渗透意识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当汉语思维、文化与西方所传播的自由、解放等思想相遇时,中国现代作家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比如在描写女性解放的过程中,女主角的思想和性格的解放路程都困难重重,这就是汉语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在面对西方意识的渗透时,会得到与历史思维方式相互碰撞的表达方式。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时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渲染时,其自身的传统没有被改变。


  4总结


  综上所诉,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持之以恒的活力源泉,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时做出适合的判断和选择。中国现代文学在历史的发展阶段,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面对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汉语思维能够将西语思维实现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发展。


  作者:鲁阿珍

  第6篇:探寻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载体,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思想表达和精神升华的重要工具。文学作为各个时代人类思想文化和艺术的结晶,正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承载才得以保留和传承。随着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时代文化的继承者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探究语言变革环境下的当代文学形式,对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文学底蕴、扩充文化知识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


  中国现代的语言变革,简单来说就是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过程。五四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白话文运动蓬勃星期。由此可见,白话文提倡摆脱语言形式的禁锢,倡导“明白”和“精确”的思维表达,为大众所接受。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有口语化和精确性的特点。首先,区别与白话文冗杂累赘的文言句式,白话文能更直白的对观点和知识进行阐述,方便了文化和科学的普及推广,其次,白话文摆脱了文言文中含糊不清的句式结构,使人们对文章所传达的意思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有助于提高科学的严谨性。同样,白话文的简单化也导致了传统语言层次性、象征性、和声韵特性等语言特性的弱化,造成了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流失。所以,针对不同的文学作品,选用合适的文体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有的文学题材需要自由的思维表达,而有的则需要严格的韵律规则。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


  不同的语言表达诉求,语言变革也在这种不同的诉求中产了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当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二、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作品形式的具体影响和表现


  (一)语言变迁对小说的影响


  小说作为最具平民性和通俗性的文学形式,在五四运动之前受文言文表述的影响,一直处于文学形式的边缘地带。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以白话文作为文学语言方式的建立,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胡适曾指出:“盖白话之可为小说之利器,已经为施耐庵,曹雪芹诸人实地证明,不容更辩。”这也充分证明了小说文体要求与白话文语言方式的一致性。五四运动以后,小说作品的刊载量和发行量,以及小说的创作团体和消费团体的数量都是空前的,小说实现了真正的繁荣。


  从小说的本质分析,它是一种以叙事为主要语言特征的叙事文学,因此,精确明白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成了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白话文在五四运动之后,其叙事的清晰度得到极大的增加,从而实现了与小说这种文体的结合,最终成就了小说描述生动、叙事清晰生动的文学风格。可以说,没有五四运动时期对小说地位的确立和普及,就没有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就不能完成小说从文学版图向中心地带的转移。


  (二)语言变革对诗歌的影响


  相比于小说,白话文的简单明了与诗歌的韵律美产生了冲突,限制了当代新诗的发展和其形式美的建设。


  诗体的变化更迭本该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在五四运动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文提倡者,却强行打破规则,他们人为旧体诗在创作上较为复杂,不能直白的表示自己的内心世界,难以实现创新,胡适也认为,应该打破传统诗学所立下的规则,发展更为自由的诗体。然而他们忽略了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最后导致了传统文学所独有的审美和韵味美的消逝。


  (三)语言变革对杂文的影响


  杂文,作为现代散文文体的一个重要分支,曾在我国散文的初期发展中一枝独秀,成为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文体现象,这与白话文引起的语言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杂文的特点上看,在外在形式的构成上,杂文没有如同诗歌那样对语言声韵、文体结构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表达方式自由;在表达的内容上,杂文强调是通过对客观情况的观察分析,直接发表议论或表达感情,而且在大多情况下,杂文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以一种“理趣”的形式呈现,所以,杂文的美学风格,说白了就是“说理”。因此,杂文对语言的要求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对语言发展的要求向契合,这也使得杂文文体形式在文学革命之后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四)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在五四语言变革运动中,白话文语言的大力推广,极大的刺激了儿童文学形式的诞生和发展。


  在白话文运动期间,人们开始发觉儿童世界“独特性”的存在。在五四运动之前,傳统中国教导儿童都是用的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书记,导致人们的日常说话与书籍文体不一致,从而耽误了儿童的早期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教育观念逐渐向“美育”、“现代化”、“人性的启蒙”等方向靠拢,儿童文学也随之产生。儿童文学要求以儿童的口吻口语和角度对儿童进行启迪和教育,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应该具有口语化的基本特点。可以说,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就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标识。


  三、结语


  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归根究底就是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过程对不同文学形式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语言变革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变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语言变革所起的两面性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当代中国文学的审美转型,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学和语言改革的认识,对今后文学的发展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作者:于风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