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精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范例(共7篇)

2023-12-10 12: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契合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群众文化创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形成民族意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当今社会,对于群众文化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时代契合尤为重要。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们群众智慧下的产物,它的存在意义对于地方人民群众丰富自己的生活,发扬自我素质,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一种信仰,对于当地人们来说意义非凡。而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辽阔的大国,不同民族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断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人们群众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氛围有多改变,但是,在总的方面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仍在民间有很大的作用和发展。就如我们不同民族出现的民族音乐、舞蹈,以及关于文化的民间记载传播方式、还有民间美术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丰富了基层民众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这些文化中,对于艺术的呈现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并且在现实发展和文化继承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地方音乐,由传统方式的唱和伴奏,逐渐演变成适合现在发展的演唱方式和不同包装结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保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管时代如何的发展,文化对人的熏陶下,人们在地方文化的熏陶下,总能形成相应的品质、素质。因此,在现今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发展使符合人们群众需求的事情,可以为人们群众提供丰富的生活方式,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且在人民群众会自发的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千万年来的历程。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这片沃土上,中华文化已经就几千年的历史。勤劳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文明,并且在时代的发展中历经不衰。这都是基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思想都是积极向上,推动人的发展的。就像现代的社会,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自身的文化,中国人民会根据新的文化特点,融入到现实生活过程中,这些文化遗产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体现,都是历经许多年仍在适用的方式。就比如进入一个农村地区,你会很明显的体会到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在这种类型的风俗下形成的性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可再生,只能创新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作用,保护好我们的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以后更长时间的源远流长过程中,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历史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化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文化,而是要适当的进行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是文化能够历久不衰,是我们中国人坚守的道德底线不会出现问题,并促进民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中,有些会去乡村体验生活,有的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不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活动。我们在关注综艺节目的同时,对于不同的地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更加沉醉于我国的文化气氛中。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群众的尊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享受者,又是创新着。在时代发展和传统历史的碰撞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是地方的根,只有跟牢固了,才能在时代进步中,始终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并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在一个地方促进当地的文化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动群众力量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民间的艺术才是纯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并对民间的思想文化成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借鉴:


  1.宣传


  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个人都能熟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对于地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精选出具有特色的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比如出一些相关的杂志,或者印发一些专门的宣传单进行普遍、广泛的宣传,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新媒体发展至今,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文化发展也可以以此为契机,通过多媒体信息进行新的包装宣传,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的深入人心,使每个群众都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渠县“非遗”办精心制作展板和宣传单,纳入了我县的“非遗”内容和一些民俗活动,图文并茂,让人民群众了解“非遗”,关心“非遗”,保护“非遗”。组织编印出版了《岁月足迹---渠县文化馆建馆60周年纪念画册》,画册录入了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以及“非遗”项目。同时,将非遗保护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校园乡土教材、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活动等多种方式,让“非遗”保护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非遗”保护工作。


  2.传承


  对于传统文化,要做到传承工作,避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人民群众是传承的主体。这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积极的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传统文化永远不过时。在传承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如果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充实有帮助的就要选择继承,对于一些不适合时代发展,并且可以說是文化糟粕的内容,要选择性的放弃。同时还要对一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培养专门的人员进行传承和发展,在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工作有固定的地点,和与之相应的设备,方便传统文化的进行。这个过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作者:黄龙

  第2篇:论如何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众所周知,莆田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目前,秀屿区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省级非遗1个、传习所2个、传承人2个,这些非遗项目都是具有秀屿特色,是秀屿独有的文化印记,他们在展示着我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莆田市秀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9年正式开始启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阅资料等,摸清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据档案。2009年,我区申报的民间工艺——笏石下郑草编工艺、笏石下郑竹编工艺、传统习俗——东峤凌烟建房“点脊”习俗、北埔凤山寺巡游习俗等四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我区申报的民间信仰——东庄陈靖姑信仰习俗、平海卫城城隍爷信仰习俗、传统技艺——莆田传统金银首饰加工技艺、莆田传统铜雕技艺(于2014年获批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埭头民间泥塑工艺、传统医药——笏石民间痔疮传统治疗、东峤民间刮痧传统艺术等七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我区申报的民间文学——郭定光传说、传统美术——陈氏根艺、南日木帆船制作技艺等三个项目被列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传习所有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近年来,由于很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润低,从业人员多另寻他业,很多项目濒临灭失,亟需加强保护,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非遗保护意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和各种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了更好地守护文化遗产的家园,保护传承好珍贵的非遗资源,秀屿区文化馆多次组织“非遗进社区”活动,结合“三下乡”、“世界读书日”等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2015年成功举办了“忘不了乡愁秀屿区文化遗产摄影展”,展示了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呼吁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共同参与;2016年4月,秀屿区文化馆组织“送文化下乡——走进平海·共仰妈祖”文化汇演,在汇演中普及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受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后一个时期,这方面仍然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


  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经费投入。一直以来,经费不足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遇到不少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习俗、民间信仰等活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印记,创造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次,我们将积极向市、省申报,争取专项经费补贴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陈列馆标准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建立传习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传习所的规模和实力。另外,秀屿区文化馆从多方面结合我区非遗特色,创造非遗展示的平台,在2015年举办的“文化遗产摄影展”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并通过“莆田市首届文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大赛”,鼓励和指导非遗传承人踊跃参加,提升自身作品的知名度,争取社会爱好者的投资,提高品牌效应,实现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效益。目前,我区共有2个传习所,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都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与实力,而且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艺术作品也受到全国各地知名人士的好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开展传习所的建设工作,鼓励传习所开班培训班并给予业务上的支持,探索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方式。


  三是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非遗保护意识,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培育和发展非遗志愿者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兴趣的爱好者成为非遗文化志愿者。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专业培训、定期服务等各种方式培养非遗文化工作骨干,深入基层,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提供便利,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非遗项目、传习所、陈列馆的建设。坚持“保护第一,以保为主”,加强已獲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类指导、动态管理,解决重申报,轻管理、轻保护的问题,抓好非遗的抢救、传承,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建立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充分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由于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征地拆迁,很多项目用地落户在非遗保护项目用地范围内,因此多数非遗项目收到破坏,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的非遗保护机制,应按个按,特事特办,为非遗保护留出充分的空间,尽可能保存原有的民俗形态,确保非遗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直接地反映了人类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具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作者:林丽荣

  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发展思考


  一、牡丹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牡丹江市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源远流长,是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其中,牡丹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省级目录数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已达到167项,其中省级64项,国家级2项。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普查、梳理非遗项目300余个,2013年承办了首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牡丹江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


  牡丹江市美丽乡村坚持集约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牡丹江市独具特色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1、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水、电、路、能建设基础好,农民富裕程度高,品牌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十大品牌,比如,湖光山色,山里人家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点面并进、融合互动。全市建成五星级村12个,四星级村81个,三星级村380个,三星级以上村占全市行政村的53.9%。,环境整治实现了由重点村向全域化推进转变。


  3、创新模式促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各个乡村创新模式,比如,穆棱市东村是整体搬迁模式;东安区红林村镇中镇郊村改造模式;宁安盤岭村是老村改造升级模式;宁安于家村是村企联建共建模式;宁安石岩村是中心村集聚模式。


  二、牡丹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口头上重视,讲话时重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缺少科学的规划,甚至存在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现象应付差事的现象严重,督促检查也不到位。


  2.重规划设计、轻贯彻落实。一些地区部门规划制定高档次,脱离地方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不到位;还有的村多次规划,边建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有的村规划超前,不切合实际。


  3、基础设施脆弱,资金投入不足。总体看,资金投入数量依然偏少;从渠道看,政府投入比重大,市场运作、农民和村集体投入比重偏低。


  4、产业支撑不强、经营方式比较粗放。据统计,全市无经营收益的村391个,占村总数的44.6%,5万元以下的村223个,占25.5,村均债务达到81.6万元,多数村庄只能保运转,无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穷庙叫不动富和尚”现象明显。


  5、机制不够完善,专业人员缺失。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专业管理人员缺少,政府在财力支持方面不足。


  三、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美丽乡村要坚持外在风貌与内在文化、保护传承与改善人居有机统一。


  1、完善机制,提高责任落实强度。全市有近200个村与森工农垦比邻交叉。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与森工、农垦系统的对接,加快细化原有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确立各方资金投入整合、环境整治共管、基础设施衔接等具体操作办法,率先打造出一批全省领先的共建型美丽乡村。


  2、建立传习基地,创新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立足于现实,结合实际加以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在于乡村个性,要构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格局,寻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域文化精华,发掘反映村庄个性的耕读文化、民俗风情,提炼体现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民间技艺,建设农耕文化展览馆、特色技艺体验馆、风味食品品味馆等场所,壮大乡村旅游,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3、提高资金投入的动力。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投入由政府资金“唱独角戏”向“每人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方式转变。


  4、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要推进设施建设配套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效率效益最大化,带动更多的政策项目、政策资金投向美丽乡村,加快构建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5、精心谋划,加大宣传。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对社会公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参与热情,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总之,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广大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发展,促进城镇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对接和融合。


  作者:吴霞

  第4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特征如下:第一,活化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新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分量还是很有限的。第二,实践性。非书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特点,通过世代的口头相传,使相关的技艺和对世界的认知进行传播延续。在不脱离民族特殊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相关介质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种形式,在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朝代更迭、环境变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着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状态,在民间进行生产传播,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较为困难,因为其是通过口头、经验、实践进行传递,与物质文化的保存難度相比比较严重。在历史变迁中,很多会随着民族的迁移而消失。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与传统,然而,很多优秀的文化和技艺,并不能很好的找到自己的接班人,进行传承,很多都与当今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很难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方法,并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生自灭的原始生态。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过快,城镇化建设,生活习惯的改变、生存压力的增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战争等因素都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面貌的改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都能与一定的物质中介相联系,比如一座庙一座山,一座宫殿能够让人联系起宫殿的祭祀仪式,一座山能让人想起一段武侠套路的功夫大片。在宣传过程中,就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找到一定的出路,实现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实现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捍卫者,法律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的地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和长期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优先得到保护的地位。在这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做到后继有人,传播光大,就要从地方的文化的保护开始,很多地区已经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地区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制度都逐渐完善,所以作为风俗民苑、歌舞技艺等都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保护。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私权的保护是对公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补充,是对知识产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比如相关专著、商标、商业秘密专有权等,进行赋予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手段,实现制度的保障。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结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入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尽可能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的顺利进行,要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和法律健全。


  作者:陆秀明

  第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设计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记忆,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人们对祖先的文化进行瞻仰和传承,它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加强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对文化传承方面能够做到的最大贡献,而博物馆则当之无愧地来承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汉绣艺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通过研究汉绣的艺术设计来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借助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上进心,能激发和鼓励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信息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1博物馆在汉绣保护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整合,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隐藏在民间的大众文化,渐渐地让我们感到陌生与模糊。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公开。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研究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博物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小到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大至北京故宫的数字化管理,我国通过信息技术保护濒危遗产,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人们的思维里,博物馆的主要责任是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样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知识的要求,我们又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内容,在今天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化手段逐渐应用于博物馆中的展览,各种先进仪器甚至可以让人们体验到触觉信息,而一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不断衰落,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接近现实生活,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它们的保护也相对困难一些。汉绣艺术是在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提取出来的特征,与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博物馆必须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为了充分反映汉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汉绣的文化内涵,不能仅限于生活中枯燥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宣扬汉绣的艺术魅力(图1、2)。


  2汉绣保护与传承的思路设计


  中国传统刺绣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汉绣与其他刺绣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汉绣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在东南亚国际博览会上曾经荣获金奖,还有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荣誉,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文革的影响和十年动乱,汉绣艺术也遭到了破坏。但幸运的是,自2008年6月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直在开展,汉绣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上,汉绣的美丽也为人们所认可。汉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點得以广泛的宣传,极大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如今的汉绣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1与物质文化遗产材料结合展示汉绣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基于载体材料的娱乐、宗教、工具和技术应用产品的遗产。这些物品本身是有形的,而文化则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动态艺术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展示意义,汉绣服饰用于京剧艺术活动,还有宗教活动等。用于表演艺术的服饰则可以在博物馆中展示,两者有机结合,使传统的艺术借助于有形的物质向人们展示它的魅力。丝绸刺绣在继承遗产中代表国家的历史,汉绣是武汉著名的传统艺术,其生产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汉城市也可以制作一个汉绣纪录片的文件,从源头上解释汉代刺绣的最初形成到继承发展的今天,通过提供文献和继承人的口述历史展示汉绣传奇。汉绣博物馆作为展示、研究和保护汉绣等文化遗产的科研机构,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可以时刻处于激活状态,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和加强汉绣的宣传。


  2.2通过活动扩大汉绣艺术的民间影响力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的文化仍在延续它的影响力,师徒相传的传承形式延续了上千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将这些技能在博物馆做现场展示,往往能够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受到公众的支持,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让观者亲眼看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来到博物馆参观的游客都会受到教育,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广这种做法。


  汉绣博物馆有一个开放的实验区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规划,汉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逐渐模糊,博物馆工作人员可以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知识宣讲和开展保护组织的论坛。去年6月11日,汉绣在江欣苑社区公园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T台秀热烈上演,吸引了大量热情民众的参与;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黄鹤楼更是组织数以百计的姑娘展开汉绣绝艺的比赛,她们独特的刺绣手法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汉绣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汉绣的认识,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武汉这座国际大都市更加有义务保护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图3、4)。


  此外,据了解博物馆体验区的管理人员应邀请到汉绣继承人组织汉绣技能培训班,学员现场进行操作,给游客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吸引点燃热情和兴趣的公众参与。这些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对于非遗保护的宣传,还增强了武汉人民的自豪荣誉感,对于非遗保护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芸

  第6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摄影艺术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纪实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纪实性是摄影艺术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摄影的核心属性,指其所记录的内容客观而真实,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精确再现。摄影作品虽然体现着摄影家的情感,但是,真实是摄影的前提,需要摄影家现场进行拍摄,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信息直观全面地展现出来;艺术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另一基本属性,摄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涉及色彩、用光构图以及各种拍摄手法,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学术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又一重要属性,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需要摄影艺术者掌握历史学、民俗学、摄影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蕴含着广泛的学术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与思想理念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某些地区的人们出于对外界的抵触或出于对自身隐私的保护等原因不愿意将自己的某些习俗习惯暴露在镜头之下,尤其是贫穷或习俗较为奇特地区的人民,而许多的摄影艺术工作者则对此表现的尤为热衷,不顾当地人的意愿乱拍,给当地民众的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研究价值较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伪民俗”现象、拍摄题材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要求、所拍摄内容大同小异等原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研究价值大大降低,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手段粗陋


  随着数码摄影的不断普及和摄影技术的不断成熟,民俗摄影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许多的摄影爱好者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过分注重对民俗表演场面的渲染或对民俗文化纪念品的宣传,破坏了民俗特有的淳朴与价值,“道场会”等封建迷信项目严重破坏了民俗的真正内涵;部分综合素质较差的摄影艺术者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刻意寻找或编造虚假的民俗图片,未能真正理解摆拍的意义,拍摄手段粗陋,违背了摄影的纪实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摄影艺术


  (一)提高拍摄技术,增强拍摄效果


  摄影技术的高低是影响摄影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不断学习摄影知识,提高自己的拍摄技术,增强拍摄效果。在构图方面,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取景,要尽可能地保持整个画面的和谐与统一,处理好前景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突出自己的主题思想;在镜头的运用方面,镜头可以分为长焦镜头、中焦镜头和广角镜头,不同的拍摄镜头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依据拍摄需要适当调整焦距,增强拍摄效果;在光线方面,摄影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依据光线的不同特性与质量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


  (二)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属性,深入挖掘其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应遵循一定的拍摄原则,尽可能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属性,加强对民俗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拍摄技法,掌握民族国家政策,深入挖掘民俗现象背后的内在价值,抱着尊重友好的态度进行拍摄,善于发现各种民俗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精神实质,创新拍摄视角与拍摄眼光,充分发挥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三)重当地的习俗习惯


  民俗摄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俗现象为题材的一种摄影,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涉及到所在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禮仪、宗教以及生活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的风俗习惯与思想理念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某些地区的人们不愿意将自己的某些习俗习惯暴露在镜头之下,这个时候摄影者应当注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掌握各个地区民族的民俗特征与民俗禁忌,停止拍摄。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手段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摄影家们通过摄影记录着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为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便利。


  作者:张庆中

  第7篇:录像拍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探究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其中通过录像拍摄进行保护的方式最为常见,探究录像拍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对于更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录像拍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法


  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会被忽略,甚至遭到破坏,事实也证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状,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显得刻不容缓。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录像摄影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这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之一。近些年来,韩国为了能够将本国口头相传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则通过录像拍摄的方式将这些口头相传的民间艺术文化保存于博物馆中。相对而言,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非常多,而且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而导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较大。而录像拍摄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相关部门就提出要通过录像的方式对一些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进行保存,其后,在民族学研究人员、史学家以及拍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拍摄了数十部录像片,在这些录像中包括少数民族的艺术表演,然后对其进行完好保存,确保这些民族文化不会从我国消失。


  二、录像拍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


  在传统社会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但是在口传心授过程中,受到学习者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质量会逐渐下降,甚至会导致一些民间表演艺术失传。而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录像摄影的出现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一方法使用,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所保存的内容既有图像也有声音,可以供后代学习者进行学习和研究,且不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变质情况。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将留存与民间的传统艺术、民俗、民间老艺人以及民间艺术表演等内容拍摄下来,然后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其制作成音像文件并进行妥善保存,这样可以确保我国的非物质文化能够永久的传承下去。所以,对于辽宁省而言,可以将黑山二人转、辽西高跷秧歌、辽西太平鼓、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等艺术形式进行拍摄录像,然后将这些音像资料进行保存,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音像资料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辽宁所存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濒危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录像拍摄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元素


  在传统社会中,非物质文化的信息主要被存于人的大脑中,当需要表现某一种文化形式时,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记忆,然后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將这一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而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平台,采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录像摄影则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元素。首先,在录像拍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拍摄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在后期制作过程中,绝不可以人为添加任何内容,从而将原原本本的文化艺术以音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而且可以在整体拍摄结束之后,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将某些细节部分进行再现。例如,针对鞍山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可以首先将整套表演进行录像拍摄,然后邀请表演者对表演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内容进行重点解说和再现,并将这些进行一并录制,这有助于黑山二人转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利用录像拍摄建立网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将制作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音像信息进行传播,而且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录像拍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探讨,并作了具体分析,分别是录像拍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法、录像拍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录像拍摄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平台的重要元素等。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作者:刘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