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探讨毕业论文(共6篇)

2023-12-06 02: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试论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大约在两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1],这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记录,东汉明帝时期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白马寺。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学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到魏晋时期,佛教成为与玄学并行于世的重要学说。唐代诗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可见到南朝时佛教的发展十分迅速,佛法兴盛,佛寺林立。自汉末开始,佛经也大量译成中文。佛教三藏的翻译空前繁荣,汉译佛典总量达564部1100卷,摄论学、涅磐学、毗昙学、地论学、禅数学、成实学、俱舍学、四论学、般若学、弥陀净土信仰等佛教大、小乘的学派纷纷登台亮相[2]。佛学在发展中逐渐渗透到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南朝时历任皇帝大都信佛教,其中以梁武帝为最。在统治者信奉佛教的前提下,佛教思想已不再是一开始的单纯的宗教思想,而开始慢慢演变,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维护统治者統治的一种思想。佛教所传播的一些思想,也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佛教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产生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自觉时期[3]。这一时期的文人在文学创作上开始有了审美的自觉追求。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所具有的拼音法使人们开始去探究汉语的声音构造,分析出了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4]。“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而人们想要反切准确,就自然而然的注意到汉字的声调,这样,就有人提出来“四声”这个概念。“四声”,就是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四声运用在诗歌中,诗歌就有了一定的声韵上的规律,这是新体诗。因这种变革发生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故又称为永明体。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量的佛经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大月氏和尚支谶到洛阳宣扬佛教,后译出《道品行经》等,大乘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和尚安世高到洛阳传教,后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由此传入中国。


  中国小说产生的源头很多,神话、史书等都有着小说的影子。明代学者胡应麟提出《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这是第一次将《山海经》列入小说的范畴。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庄子》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对以后叙事文学的创作有很大影响,在《庄子》中,“寓言十九”,寓言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在虚拟的、荒诞的故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和后世的小说有着相似之处。《史记》中,司马迁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把握的手法对后世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如一些原本只有当事人知道的谈话与细节,均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小说发生了重要变化,脱离了子书、史书的状态[5]。


  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6],志怪小说受佛教影响很大,很多佛经故事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许多因果轮回报应不爽、前世今生的概念融入到了小说中。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传统思想中只有今生今世,既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佛教传入后,在人们的思想中,不但有今世,还有前世和来世这三世的轮回转生。人生在世不能只为今生而活,还要行善积德,种善因,修来世,“今日做官为何因?三世黄金装佛身”(《佛说三世因果经》),许多今生的经历,也是前世种下的因。例如宣扬因果报应的《还冤记》(又称《冤魂志》),羊聃作恶多端,即使因为是皇亲国戚皇帝赦免了他的死刑,最后也没能逃过一劫。[7]“死而复生”也是小说的一种题材,如《还冤记》中,庾某因阳寿未尽而还阳,《搜神记》中也有类似的故事[8]。不光如此,这一类转世、轮回的题材在后世小说中也是层出不穷。


  从这里可以看出,佛学对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诗歌和志怪文体都有较深的影响。


  二、佛教对唐代文学产生的影响


  唐代时期,由于国内和东亚各国的影响,佛教盛行,并于武则天时期被确立为国教。唐代先后经过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活动,佛经的数量大大增加,这对唐代文学直接产生了影响。


  (一)佛教对唐代小说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不仅在叙事文学上有重要影响,俗讲、变文的出现则直接拓宽了文学的体裁。


  “变文”这一词,是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敦煌的俗文学》中首次提出来,而后被学者广泛采用。“变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变文指的是在唐代佛教用来通俗说唱的活动的总称,而狭义的变文指的就是敦煌经卷中带有“变文”(“变”)字样以及失去标题的同类说唱文学作品,一般认为是作为转变的“底本”[9]。变文大多是以佛经故事为依托,宣扬因缘、报应、转世等一些教义,从而达到传教的目的。而俗讲则是一种通俗化的讲经的方式,过程较复杂,参与人员也较多,在这个过程中,开讲前有一个“作梵”的步骤、而后“开题”、接着有“开赞”,开讲时,先诵念一段佛经,而后由法师对此进行讲解。变文和俗讲都属于讲唱文学,对文学由雅转俗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变文的体制属于韵散结合并且演唱故事,这影响到唐传奇的发展。变文大多基于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但在原故事基础上增添了极其丰富的想象,能注意到故事的脉络,通常有头有尾,结构齐全,并且故事性和趣味性极强,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对后世的神魔题材的小说有较大影响。


  同时,佛经中的许多故事也成为唐代小说的题材。在戴孚撰写的《广异记》中,有许多故事都是来自佛经,如幽婚故事和动物报恩等的故事[10]。再如牛僧孺编撰的《玄怪录》中有对神国的描写,钱钟书先生就指出对神国的描写来自于佛经中的故事[11]。


  (二)佛教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唐代的文人并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如王维、孟浩然、李白、陆龟蒙、皮日休等人的作品中,都有佛教的痕跡。


  首先是在诗的意境上。以被称为“诗佛”的王维为例,王维很早时就醉心于佛法与佛理,且时常坐禅、参禅,故他的诗弥漫着淡泊闲适、澄澈的意境,且透着禅趣。特别是到晚年时,王维隐居山林,留下了著名的《辋川集》。《辋川集》收录了王维隐居辋川时所写的一些小诗,诗境澄澈明秀,清新脱俗,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营造的是一幅孤独、“不见人”的情景,但作者有着闲适、平静的心境,在“不见人”的场景中又有着自然的生机,透着沉静、空灵之美,传达出浓浓的禅意。


  其次,在词汇、语言的运用上也流露出澄澈、空灵的意境。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高林”、“禅房”、“空”、“万籁”等词汇,早期为佛教用语,“钟磬”更是佛教的法器,这些词汇在诗中的运用,使全诗有很浓的禅意。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其中的元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它扩大了创作的想象力,拓宽了创作的题材,引入了大量佛教的词汇与概念,并影响了许多文人的世界观,它在中国文学史上至关重要。


  作者:范怡捷

  第2篇:小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做”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必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的提出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明确了“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性,即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这門课程,是怎么“做”的呢?古代文学课程着重将古代文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强调古代文学学习是一种发现、研究的实践活动,要体现古代文学学习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和总结性,要明确古代文学学习是我们与先贤往圣穿越千年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求知的乐趣,并不断产生“做”的诉求,从而获取新的学习动力。下面笔者将结合几个教学案例具体谈谈如何在“做”中学习古代文学。


  一、“做”中获知


  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大抵可以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而学生在学校获取的知识很大比重是经由教师的讲解得到的。如果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伴随着自己的实践参与,那么这个知识就比较难以忘记了。


  以下笔者试举曹丕《燕歌行》的教学片断为例说明:


  师:“同学们,你们先把《燕歌行》读三遍,然后找出它语言形式上的特点。”生:“每句有七个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都是‘ang’。”师:“那我们再来读一遍《静夜思》,看看它是怎样的?”(生读)生:“每句有五个字,除了第三句不一样,剩下的第一、二、四句也都是‘ang’韵。”师:“通过这两首诗的实际比读,我们已大致可见从七言歌行到五言律诗的押韵变化。你们还能找到其他例子吗?试试看。”


  要让学生亲历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取的知识,才会深埋于心,扎根脑海。


  二、“做”中得法


  研究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扬古抑今,而是在探寻古人生活轨迹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能对我们现今生活有所裨益的东西。由此可见,总结归纳能力在古代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为汉乐府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汉乐府,汉乐府里有些经典的篇目,比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通过观察这些题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思考揣摩)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笔者给了学生“做”的时间,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明白汉乐府题名中有一大部分以“歌”“行”命名。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碰到以“歌”“行”命名的陌生诗歌,就可以把诗体指向乐府类,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恨歌》《琵琶行》等。训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对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做”中长能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试看以下有关陶渊明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他的诗歌。但在这里老师有个提议,因为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他的《桃花源记》,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运用所学知识,以教师的身份来讲解一下这篇散文,可以参考一下老师平时上课的流程。”


  通过对以往课程涉及的古诗文进行模拟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借助职业要求来提高学生“做”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语文教师工作。


  四、“做”中感悟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感悟能力,以提高其鉴赏古文的水平。


  以下为有关屈原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屈原的生平和思想,在学习屈原的具体作品之前,我们调动所学知识点来分组讨论探究一下你如何看待屈原自沉汨罗江。”


  学生通过讨论,加之对屈原生平以及性格的了解,就会理解屈原的做法。感悟了“屈原之死”,才能进一步理解屈原作品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精神内涵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此心不悔。至此,“屈原,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这句话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句需死记硬背的考点,而是一种对屈原的内在心理认同。


  中国古代文学虽不比其他课程有那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也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做、多参与,才能学好、记牢。所以“教学做合一”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具有指导性意义,并能给课堂带来别样风采的纲领性要求。


  作者:应超

  第3篇: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新探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语文文化素养的核心课程,也是各文史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必备知识。它从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开始,教导学生了解中国古文化,学古思想,是学生在学习中培养阅读,理解,品味能力的一种重要的途径。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么重要的一门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落后,导致教学质量急速下降,这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对今后的理解等能力也会有所妨碍的。所以在这种落差感下,我们如何结合现代社会的网络环境来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现今最急迫的事。那么如何进行创新,这是全国各高校应广泛注意的,而以下就个人看法来进行说明。


  一、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在各国教学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古文化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传统的模式是仅仅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这种单向的学习模式,在交流还不充足的条件下,思维是相对笼统,没有新想法的碰撞。所以传统教学方式还是相对适应的。但是在网络的高速运转下,不借助任何设备的情况下,这种单向方式的运作让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差,听课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查阅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会发现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对代表作品的朗读,欣赏,分析,归纳,应用,查阅资料,交流心得,这些都是素质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这是我们要给予肯定的,这个大纲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如何采取,有没有有效开展这就有待思考。双向的教学运作才是“时代教学模式之花”,教师和学生的课上时间短,交流方式少,这种种的限制都是影响整个课程的效果。


  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出现的方式与人性化教育都是不相符的,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的碰撞由此开展。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点


  传统教学与网络环境这种“撞击”下,教师们发现不仅自己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平台上互相学习,这种方式也让学生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来进行及时的调整,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节约了时间。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便。


  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的种类各式各样,教学资源形式万千,这就给学习古文化的学生有了更充足的资源查询,不再是单调的空想品味,而是可以从考古文学等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形物件中思考和欣赏,会对文化的了解会更上一层楼。这也充分的对课堂的不足有了更好的补充。


  三、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1.教师教学理念更新


  固定性思维是教学模式中最大的问题,不懂得变通是一个大的障碍。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仅仅是依靠他丰富的教学经验,生动的教学课堂,更是要在时代进步的時候,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梳理,新思维和旧思维的取舍,教师的教案,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都需要教师跟紧“潮流”脚步,需要把握整体结构。在网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出淤泥而不染,修养成“高洁的莲花”,这是一个新时代教师所必备的技能。教师也要尽快熟悉这一方式,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下,打破这一僵局,进行新创。


  2.网络环境下的多学科交叉式教学方式的结合


  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类似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是这样,它与其他文学课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戏曲,文艺理论都是有深远的影响的,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而且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知乎,百度百科,知网等,这些都是较好的专业性较强的交流平台。学生通过这种交叉式学习,会对知识整体更有把握,会对知识结构有更深的了解,这便是网络和文化创新想带来的效果。


  3.网络环境和比较教学的结合


  比较教学不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比较学习,而是学生在对作家作品欣赏同一想法和不同想法,不同作家作品赏析的不同和相同点。通过网络带来的这种便利式方式,学生在各个作品中有同有异,互相交流,对学生们养成了深入的思考,也对研究习惯的是非常好的养成方式。自然,这种自主式方式也是近年来教育界所提倡的。


  4.网络环境下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情趣性,意境性和研究性的培养


  古代文学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来学习的,大多为呆滞古板形式,老师们也是照本宣科,没有什么创新性。而在网络环境中,这种局面可以打破,通过剧情的演示,纪录片的讲解等多媒体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另外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诗词意境的点拨,使学生们更好的阐述这空灵之感,以免破坏这种意境感。同时,这也可以激发他们传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领略学科前沿动态,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其中,释放思想。而老师们就需要通过网络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引导学生,提高这种文化素质。


  网络环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适度的应用它,利用机会结合人本思想,作出相应的调整,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这才会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新模式适应社会,努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培养更有思想的人才。


  作者:张苏榕

  第4篇:慕课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分析


  一、关于“慕课”教学模式的概念阐述阐述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慕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现代化教学中得以应用。简而言之,“慕课”是利用约十分钟左右的短小视频,针对某一问题或者某一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具体的解读,是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化。慕课相比于传统的课程,具有学习规模大、开放性强、授课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慕课课程充分利用动画、音频、视频等手段,结合相关的测试以及线下和线上的双向互动,在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二、“慕课”环境下我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展望


  随着“慕课”课程的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为师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也更加优化。这就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性的教学知识的掌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正确对待慕课课程在古代文学中的教学及应用,才能有效的加以创新利用,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关于“慕课”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探析


  1.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开发中国古代文学“慕课”课程


  慕课课程是一套有着完整的包括讲授、参与讨论、作业测试以及反馈评价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标准。高校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在课下对于学生学习慕课情况的分析调查,对症下药,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理解、接受的慕课课程,号召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教师和专家成立专门的慕课教研组,及时进行专题的调研,创设具有本校特色与高校所在地历史文化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注重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的取向


  慕课视频虽然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特点,教学互动性强,具有创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网络平台下,慕课课程更新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中,必须通过走访、问卷以及访谈等多样化的调查,整理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方面的取向。即针对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对于历史文化、文本解读等方面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及兴趣点,进一步了解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关注点,是倾向于人物解读、文字赏析还是作品评价等等方面。根据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方面的学习取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在慕课学习中的专业性。


  3.开展中国古代文学微课程视频资源活动


  在慕课教学中,视频的制作成为重要的环节。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堂上涉及到的知识点切割成若干微型知识点,构建学生学习的微课视频实践活动。通过将一个课堂知识点的划分具体切割,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组分工合作,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视频的制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演示,使得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和掌握慕课课程的学习和制作方法。使得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既具备了文学鉴赏能力,又具备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


  4.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在“慕课”教学中,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素养才能面临应对“慕课”课程教学改革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慕课课程,以“慕课”课程为着力点,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自身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树立和拥有开放的教学理念和视野,充分关注和了解慕课课程的发展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做好应对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准备。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增强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及时观察学生在慕课学习中的反应。


  5.充分利用“慕课”平台丰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与手段


  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双向互动平台,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视频的观看,并做出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沟通交流,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参与互动提出点评。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慕课课程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慕课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学生的认知感,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深化理解。


  6.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改革


  慕课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共享了国内高校以及国外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优质的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慕课平台,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将“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高校公开课”等优质网络精品课程进行共享。例如讲解《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北师大教授李启祥关于《红楼梦解析》的视频公开课。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展开讨论和研究。关于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探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物悲剧性的所在以及敢于同命运同封建社会进行抗争的精神。通过对于故事人物的解读,升华到对作品所要反应和讽刺的社会现实。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使学生感知世间百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探析“慕课”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慕课”课程作为微课程的一个体系,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慕课针对单一知识点的学习,信息量较小,有针对性的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升了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同时,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慕课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解答疑问,这种实时学习的模式更加适应当代学生的知识接受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中,通过利用“慕课”课程的辅助学习,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大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收集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总而言之,“慕课”课程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锐

  第5篇:地方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


  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时间跨度长,从先秦两汉历经魏晋南北朝直到唐宋元明清,这段漫長的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发展与定型时期,文化差异变化大。从学科角度来讲,本课程在主讲文学的同时,还涉及到语言学、美学、文艺学、史学、哲学等交叉学科,学习难度较大,故本学科的教学,更应重视对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本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大众的轻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航空、金融等专业更受广大群众的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似乎远离了市场经济的学科,普遍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轻视,甚至连学校的重视程度都不够,能够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专业则深受大家的喜爱。相反,需要静下心来大量阅读书籍、用心体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同时高校课程设置多样性与时效性的趋势使压缩传统课程学时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课时相对较多的传统课程,更是首当其冲,在有些学校甚至被压缩到二百课时左右。以袁行霈版本为例,古代文学不仅包括四本文学史,还有六本作品选,通过笔者实际教学证明,250节以下的课时,基本要完全舍弃作品选的讲解,非常影响教学效果。


  (二)缺乏兴趣基础知识薄弱


  作为地方院校,生源的质量确实无法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甚至有些学生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因就是认为本专业不过是看小说而已,很容易能取得毕业证。另外还有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甚牢固,而古代的文学作品与现今的用语习惯、写作习惯差异甚大。需要下功夫www.yulu.cc学习的、一个字一个释义识记的、相对枯燥的基础专业知识、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古代文学课程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更加缺乏学习兴趣。


  二、改革途径


  (一)协调好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古代文学是从大一就开设的基础课程,而大一新生们在中学时期已经学习过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以人教版为例,初级中学语文总共169篇课文,文言文和古诗词有43篇,大约占总数的1/4,而且每册后面还有十首课外古诗词背诵。高级中学语文总共65篇,文言文和古诗词有29篇,将近占总数的一半。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教学对即将到来更加大量的、更加专业的古代文学学习有非常好铺垫作用。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有利于缓解学生对本学科的畏惧心理。


  (二)处理好作品选教学与文学史教学


  古代文学现在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一般是介绍作家生活背景,讲解作家思想,简单举例作品,最后总结作家的艺术创作风格,基本舍弃作品选。这样的模式确实非常适合在有限的课时下讲授大量的知识,但这种僵化的模式也确实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让学生清楚把握作家的风格以及作品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作品选,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阐述自我文学观点的能力,为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三)注重学科交叉教学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学好古代汉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多阅读文学作品对学好古代汉语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古代文学毕竟是一门文学课,是顺应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条无法与割裂的一条长河。因此学习好古代文学,对学习历史以及现当代文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注重多学科间的交叉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面更加全面。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教法研究的深入,改革教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需要,教师常常要引用书本上没有的原典文献,若是只是说给学生听,学生往往听不懂教师说的是什么,而多媒体能直接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同时多媒体能够把视频、音频带入课堂,使实际教学更加生动,尤其是诗词教学,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透彻的体会作品中的意境。


  (五)开设选修课


  古代文学学科知识范围广,名家名作甚多。每个学生喜欢的范围不一样,每个老师擅长的范围也不一样。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视野,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也能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提升自我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习方式


  1、课外阅读,培养兴趣


  学好文学课的关键是要多读多思多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好古代文学的关键。大量的阅读原典文献不仅使学生更为直接的体会到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也能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观点,可以为日后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水平、共享知识和读写能力都在降低”,甚至“没有准备,也比以前更不喜欢读书”①,因此开展一些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势在必行,比如读书月活动、文学创作社团等等。


  2、课堂讨论,开拓思维


  文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虽然在无数优秀人士的努力下,已有很多作家作品都被发现并深度挖掘,但文学没有定论,在课堂讲授的时候,教师要紧跟科研新动态,把最新的学术信息引入课堂,加强师生课堂互动,展开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把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转变为开放互动的课堂,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给课堂注入新的气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一定要与时俱进,借鉴他人的经验成果,“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得所谓阶段性或终结性的科学结论,而仅仅是企望于能够提供一种视域、一种独特的文本形式来与前人以及当代人交流和沟通、相互启发”②,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作者:王秋凤

  第6篇:古代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多维对话式教学探讨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诗歌被选入中小学教材,这对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时间跨度大、容量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文学活动来看,从先秦至近代,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很大。在这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以唐诗为例,仅《全唐诗》就收录了唐代两千多位诗人约五万首诗歌。然而,除了唐代的诗歌创作外,还有散文、词、小说、变文等各种文体创作,其中有些文体的成就不亚于唐诗。可以说,唐诗只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冰山一角。


  古代文学教学,涉及很多方面,如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献、古文化、古代哲学、古代思想等,繁多的教学内容,但课时安排相对有限。随着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在各个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中,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一再缩减。一般而言,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基本是在每学期五十个课时左右,总课时数大约在210~250之间。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根本无法讲完如此繁多的内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一再地调整教学内容,或是缩短文学史的教学内容,侧重作品分析;或是舍弃一些作家作品的讲解而只专注文学大家等。不管怎么做,都是不利于古代文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方法单一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影响,教师基本是沿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工具,“满堂灌”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以文学史为主,辅以文学作品的分析,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教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学生则是埋头苦记笔记。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部分,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即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获取该课程所要求达到的各种层面的目标。学习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也即通常所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当前教学在很大限度上已经背离了这一原则。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课堂教学中,但由于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如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是教师主讲,学生迅速抄下教师课件的要点。多媒体教学变成了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传统教学的翻版。在某种程度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还不如“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直接抄课件,少了内化的过程。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古代文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和学生缺乏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有关。笔者通过分析和调查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古代文学的内容繁多,年代久远,在文学作品中涉及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都和现代相差甚远,加之语言表达迥异,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其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文学的教和学都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所以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第三,功利性思想的影响。文学性的界定问题似乎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思维世界,以至于相当多的学生已经淡化,甚至放弃了对诗意的追求。在市场化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更关注所学知识是否有用,能否为以后择业增加筹码。文学课本是提高人文素养、丰富人精神世界的课程,很难在短期内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日益被边缘化。


  二、建立“多维对话式”教学方式


  平等对话是后现代教育家提出的教学理念,它是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对话,探讨理解某一主题并获得新知,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典型的对话式教学是由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演变而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这种对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式教学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不是放任学生任意地发展,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整个对话式教学的前提。


  古代文学的内容非常广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无法对所有内容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好把关的角色,起到过滤作用,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如一个教学单元涉及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文化思想、精神内涵等,教师无法全面顾及。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功课,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


  如在教学唐代文学单元“元白诗派和韩孟诗派”时,元白诗派的教学重点是“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写实精神,而韩孟诗派的教学则应侧重于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新变上。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只充当搬运工的角色,教师本身有一个对知识的内化过程。读透文本、深入把握,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审美体验,价值判断对作品作出个性化的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可以说,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否则,对话式教学的效果难以实现。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是知识的载体,通过与文本对话,学生才能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这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


  叶圣陶提出教学要“潜心会文本”,即学生要直面文本。教师一味地“灌输”,不能代替学生主动“寻求”。上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个性化解读教学内容,深入体验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获得个人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去补充、完善或纠正自己的判断。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师生的精力都集中到所教授的内容上,而且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和冲动,真正地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3.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多维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重要组成部分。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位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新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也就是说,文学接受具有对话性的特征。同一个文本所包含的知识、价值观念是多个层面的,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会自动地进入学生的视野。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接受某一知识时,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文本做出个性化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理解可能会有偏差,甚至是误解,也可能在接受过程中,受知识与能力的限制而产生理解障碍。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抵达应达到而未达到的对话层面,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多维对话式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上述几个层面的对话之外,有效对话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教师除了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交流、与自己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思想的碰撞。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发,不悱不启。”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把“启发”落在点上,才能达到教学预期的目标。


  作者:彭小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