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栗霞(1979-),女,山西沁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文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Q201201);2012年度湛江市科技局一般项目(2012C3106009)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于1999年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行列,到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表1)〔1〕。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势猛、发展快的态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绝对数字大,分布不均匀,高龄(≥80岁)人口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比较高等特征,这将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国际竞争力、文化发展,乃至社会稳定产生深刻影响〔2〕。
老年体育以增强老年人体质、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引导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睦幸福、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建设体育强国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1 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条件
11 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体育发展提供了人口基础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较多的国家,根据国际通行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即达到老龄化社会来衡量,我国已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到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我们经常担心,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会加剧中国养老资源需求增长与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4〕。可是,人口老龄化毕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必经的、动态的过程,终究会使人口结构合理发展并趋于稳定,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就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言,老年人口的增长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发展机遇,又充满现实挑战。随着“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人口战略对策的提出,老年体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人们对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老年人群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健身设施的完善、方便,以及老年人口休闲娱乐时间的富余,必将促使更多老年人走向健身场地,参与体育锻炼,成为名符其实的老年体育人口。
12 现行体育法规条例为老年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强调:“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下称《体育法》)填补了我国体育立法的一项空白,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法》呼吁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全民健身条例》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为目的,并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
从我国现行的体育法规条例中,都可以读出对老年人群体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视。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活动的今天,缺少了老年人的参与,我国的体育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没有老年人参与的健身运动,也就不能称之为全民健身运动。因此,必须用法律保障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身权利,满足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需要仍将是今后体育立法的重要内容。
13 建设体育强国是老年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体育强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情结的词汇,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全民健身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兴旺发达、体育文化独具魅力〔5〕。当前,推动老年体育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是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任务。尽管老年体育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但它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方向还是相一致的,即致力于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素质。因此,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需要焕发生机的老年体育彰显独特魅力,需要老年体育产业应时发展,更需要发展起来的老年体育以其生动的表现力、亲切的感染力、和蔼的召唤力辐射到全社会,使更多的人关注体育强国的建设。
2 我国老年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
与青壮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群最大的特点就是闲,这是老年人能够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时间因素。但是,随着这一人群年龄的增长,身体形态和机能逐渐老化,疾病如影随形。他们越来越不适合从事太过于耗费体力的体育活动,只能选择简单的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活动内容和不受时间制约、不太需要器材和教练指导的简便活动方式来锻炼身体。因此,运动项目的选择已不再是制约老年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政府用于老年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健身场地设施不健全依然是老年体育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两个老问题,城乡老年体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健身科普缺失、老年体育科研缺少力作也是制约我国老年体育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
21 农村老年体育发展严重滞后
当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相对来说,农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发展落后,农村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他们对生命价值与体育的理解较为狭隘,常把身体状况、生活方式、生命质量看做“命中注定”,甚至把体力劳动等同于健身活动,把体育活动看成是四肢发达的人才能够参与的身体活动。据笔者农村生活的切身体会,当前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老弱病残孕留守家中,体育人口极少,那些专家臆断的所谓农民体育深入各村、发展良好的结论太乐观,事实上很多地区的农村老年体育根本不存在。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体育或者说农村体育仍然是体育强国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22 健身科普缺位严重
人近垂暮之年,人体器官渐趋衰老、机体活动能力下降,身心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疾病状态。当疾病缠身,久治不愈时,老年人很易产生悲观、失望、孤独、恐惧情绪;对自己的慢性病常产生猜疑,敏感心理以及固执心理〔6〕。此时老年人是健康的脆弱群体,最渴求有一副健康身躯,最渴望过健康生活,普遍不具备健康素养。据卫生部在2008年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按照这个总体水平估计,在总体人群中,每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其中65岁至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最低,为381%〔7〕。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正是针对老年人健康脆弱,健康素养较低等弱点,抓住可乘之机,打着崇尚传统中医的幌子,抛出歪理邪说,误导老年健身,对老年群体的健康危害不浅。
健身知识的科学普及是指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益途径,也是增强老年人辨别真伪养生的有力武器。当前健身科普的严重缺位及已造成的恶果,值得卫生、体育、科技、教育等部门深刻反思,积极应对。
23 老年体育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老年体育发展的老问题。人进入老年,个人收入不比当年,攒钱养老之心更为强烈,消费也很谨慎,舍不得花钱买健康。因此,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商人不大情愿投资老年体育。
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这决定了它的发展主要由政府去负责、去管理,主要靠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2008年我国体育事业主要支出科目为例,体育竞赛费、体育训练费、体育场(馆)及群众体育4项体育事业支出占体育事业费总支出的5195%,尤其是关系13亿人健康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费占体育事业费支出的比重只有2245%(表2)。群众体育支出中如果除去传统上被认为是属于竞技体育的业余体校的经费支出,那么,真正用于全民健身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费所占的比重会更低〔8〕。照此向下分摊,再分摊到老年群体的体育发展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现实情况看,政府保障老年体育发展的资金严重短缺。
24 公共健身场地设施不健全
公共健身场地设施不健全是制约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的瓶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体育场馆850080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33亿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03平方米〔9〕。我国体育场馆用于竞技体育训练与比赛、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居多,对公众开放有限,真正满足老年体育生活的场所并不多。即使部分社区、公园建有公共健身设施,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健身需要;有的体育场所距离老年人住处较远,老人体力不能支持,不适合老年人聚集锻炼;有的体育场所保护不力,器材破损严重,根本不能再使用;有的体育场所条件太差,一旦遇到天气变化就不能保证正常使用。因此,现有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很难满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需要。
25 老年体育科研成果缺少力作
社会对老年体育的关注程度可以通过老年体育科研状况反映出来。近年来,关于老年体育的新闻报道倒是不少,而老年体育相关科研成果却相当匮乏。以“老年体育”、“老年健身”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搜索,结果显示近10年来国内学者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章尚不足百篇。若再进一步分析研究成果和研究者的身份,又发现大多数研究成果并没有基金扶持,缺乏专业的研究团队,甚至文章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也不属于该领域。
老年体育是一项宏大的事业,老年体育科学是一篇值得下功夫书写和研究的大文章。老年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充实的理论成果作支撑,需要众多学者为老年体育的发展出谋划策,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实践过程,为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
3 体育强国语境下老年体育发展的策略
31 增扩体育人口,促进老年体育广泛开展
老年体育的广泛开展需要广大老年人参与其中。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使老年人认识和体会到体育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维系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吸引老年人关注体育,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引导更多的非体育人口向体育人口转变。其次,把发展农村老年体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老年体育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坚持城市支援农村,送体育下乡,为广大农村老人送健身知识、送健身项目、送健身辅导、送健身器械,不断扩大老年体育人口,城乡联动,掀起农村老年健身的热潮。
32 加强健身科普力度,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为了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素养,需要广电、体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板报展示等方式,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节庆体育活动,结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可接受程度,制作健身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健身科普图书、音像制品,广泛宣传老年健身利国、利民、利家、利己,在全社会形成支持老年体育健身、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33 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方便老年人参与锻炼
按照国家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在城市,结合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应考虑居民出行方便,兼顾健身、休闲需要,建设更多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园和休闲广场,留有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并构造以健身中心、健身指导站为圆心的10分钟体育生活圈、15分钟半径城乡老年人体育活动保障功能圈。在农村,要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把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场地规划进去,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阳光、沙滩、河流、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并管好用好已建成的健身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城市建设要提供多种便利条件,促进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34 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满足老年体育需求
利用好有限的体育资
源要致力于协调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即健身内容、活动时间、健身场地、健身指导,满足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多样化、多元化的要求。第一,采用就近原则,构建15分钟半径城乡老年人体育活动保障功能圈、10分钟体育生活圈,方便老人在自家楼下社区内或者离家不远的公园、广场、健身场馆内参与体育锻炼。第二,采用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提供有利条件,完善各种设施,开辟特定空间,不仅使喜欢跑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活动内容的老年人得以锻炼,也要让民族民间传统健身项目如太极拳(扇)、武术、气功、秧歌舞、抖空竹等内容在老年健身群体中推广。第三,采用灵活参与的方式,让老年人自主选择参与健身活动时间,避免因不同年龄阶段健身人员过多而争夺有限的健身资源。第四,健身指导站要扎根基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老年体育活动;健身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深入社区、街道、村镇,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提供指导。
35 广开财源,加大对老年体育的资金扶持力度
老年体育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划拨,一是财政部门把老年体育活动经费列入预算并逐步增加且要落实;二是体育主管部门从彩票公益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三是广电、卫生、科技、文化等部门拨付一部分资金用于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科学普及工作。
另外,广泛宣传老年体育的价值,动员社会力量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持老年体育,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机构和体育设施。
36 重视老年体育科学研究,培养老年体育服务人才
老年体育科学研究需要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深化对老年体育的认识,明确研究方向,打造专业团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同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老年体育科研课题的立项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可以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办老年体育专业,培养一大批专业对口、基础扎实、技能精深的老年体育服务人才。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老年体育是在国家富强、实现“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的绝佳途径,是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关键一环,也是构建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只有国家高度重视并在制度、法规、资金、人才上给予保障,社会各团体广泛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和老年体育产业的发展,老年人主动参与其中并自觉提高健身修养,才能不断推动老年体育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EB/OL〕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n,2010-07-13
〔2〕宋金刚,宋卫军 关注我国老年人口,倡导健康老龄化〔J〕医学与社会,2002(6):35-36
〔3〕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5
〔4〕吴帆中国养老资源供求状况与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分析〔J〕人口学刊,2007,(3):47-51
〔5〕易剑东,许立群.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J〕.体育文化导刊,2009(8):4,7
〔6〕李凤霞,金仲品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