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论排球团队精神在排球运动中的培养的有效性

2015-07-25 0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 排球运动 排球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
  一、排球团队精神的内涵及优秀排球团队精神的特征
  (一)排球团队精神的内涵
  排球运动的团队精神是指排球团队所有成员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整合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当团队意识形成后,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就会达到一种融洽的心理状态。彼此之间的信念、观点、目标、价值取向就会趋于一致。和谐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有利于增强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教学、训练与比赛的质量。
  (二)优秀排球团队团队精神的主要特征
  团队精神在排球队中无处不在,注重从小事培养起,如集体排队到训练场、去食堂吃饭,让人感觉这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队员自觉遵守队里的规章制度,不做损害队里的事情;训练场上,当大家都疲惫不堪时,核心队员带头呼喊、鼓励,其余队员呼应,全队训练气氛和情绪马上就调动起来了;赛场上,替补队员给主力队员送水、送毛巾、为主力队员加油助威,同时在场地作积极准备,主力队员在打了好球之后相互击掌庆祝,失误时相互击掌鼓励,这些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生活中,队员相互关心,有困难时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使全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二、团队精神与排球运动的必然关联
  (一)排球运动的特点决定着团队精神的存在
  现代排球必须展现竞争中的群体团队精神。现代排球的竞争特征决定了现实群体的心理行为。现代六人制排球是以网相隔在两个均等的场地,千方百计的在规定的传球次数内,使球在对方落地或造成失误。而另一方则极力防起各种来球,再转守为攻去争取主动得分。这种以网相隔一攻一防形成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实施,矛盾的对抗性更加尖锐化,有效地高质量发球,已成为战术性破坏“一传”或主动得分的竞争意识。因此,它进而激化了“发球”与“一攻”、“一攻”与“防反”等系列矛盾,从而促进了攻防日臻向全面、高度、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出场的六名队员,必须按一定的结构进行整体性配合,为每一个队员分配一定位置,扮演不同的比赛角色,形成组织的实现群体,为完成战斗目标而协同作仗。
  (二)从排球运动的发展看到团队精神的存在
  现代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决定了群体的协同活动。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欧美女子排球水平迅速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明显增强,女子排球效仿男子技战术成为时尚。随每球得分制规则的实施,女子也同样运用跳发、后排进攻,形成了复杂多变、复合型、多点立体化进攻、防守也由心跟进、边跟进、扩大或压缩型防守阵形,发展到变换型、动态型和无型的复合防守,目的是减少失误,组织防反和主动得分。立体化进攻与全攻全守复合技术特征,就更加依靠场上6名队员,彼此间在心理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合体,形成群体的战斗力。像美国队古巴队等世界强队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和非常全面的技战术水平,中国女排在身体素质上和这两个对相比差的很多。在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自信,连夺前两站冠军,赢得六连胜。并且第三站和总决赛,先后两次均以3:1战胜强劲的对手古巴队,尤其第三站中国女排虽然缺乏大赛经验,情绪稍有起伏,但在关键时刻以稳定的心态扭转了局势,表现十分出色,中国队在前两局打出了自己快变风格,就四局比赛得分率非常显著的超过古巴队。总决赛,再次与古巴队相遇,中国队开局打得不好,以18:25丢掉第一局,随后中国女队调整了心态,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敢打敢拼,连胜三局。四局之和得分率超过古巴2个百分点。以中国女排参加2001年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续到最终的胜利,发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主义的团队精神,全队六名队员要亲密无间,尤其临场六名队员应成为运动动态、相互默契的密友群体,形成全队共同的心理意识。一个球队如果群体的规范、价值和目标,一旦脱离了共同活动,就会失去比赛意义。为此,它必须根据排球群体竞争的特征,把群体目标始终都贯穿和体现于运动动态之中。
  (三)团队精神会带动着排球运动蓬勃发展
  1.团队精神会使比赛更加精彩
  一个好的团队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比赛场上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沟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比较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会使团队的每一名队员不会有压抑的感觉,当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一致的时候,队员会队整个团队产生信任,士气会提高,凝聚力会更明显的显现出来,这样,队员就会敢打敢拼,会把自己的个人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要有团队精神,比赛就很难出现一边倒的状况,它会使比赛变的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践当中发挥出来,为整个集体所共同奋斗的目标,献出自己的力量。
  2.团队精神会使大众承认排球运动的价值
  中国女排是一支深受群众欢迎的队伍女排的团队精神,激励了全国各行各业拼搏向上,中国女排历来都是积极进取团结拼搏,每球必争真正赢球赢得荡气回肠,输球输得无怨无悔,任何一支球队都不可能伤害别人靠小算盘,靠投机取巧赢得好成绩,老女排的精神已成为过去,新女排已经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坚信大家都会支持、鼓励、喜爱排球运动。
  三、排球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围绕团结协作展开工作
  小团体在整个群体中虽不占主导地位,容易被人忽视,但是,它们却共同决定着队员之间对集体事业的态度。这种小团体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其作用大致是小团体的组织结构和目标与球队整体相一致时,有助于全队目标的实现,队员们会对集体的目标发挥各自的潜能,排除训练和比赛中思想上、客观条件上的各种障碍,提高训练效率,完成集体任务,有助于教练的管理,这种群体的心理特点是自觉性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较好地组织训练比赛。反之,会使全队的情绪低沉,精神不振,甚至会产生在场上相互埋怨的现象,从而使训练和比赛失控,造成队内的心理冲突,使得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不融洽。教练要对这些小团体在信念与价值观上进行引导,调动其积极性,而简单地把小团体作为对立面,必然出现相反的结果。一旦队员理解和接受他们在队中的作用, 就会将团队精神的概念转化为以团队为中心的思想,这种思想形成之后,队员就会时刻考虑到自己的队伍,任何战术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而展开。队员在场上投篮、传球、跑动等都与全队的整体作战意图相符,各个部分都充分地体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意识。教练在平时训练中,应不断培养球员这种“为全队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意识”并且将之作为一项每位队员都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不断向队员的头脑中灌输这种团队精神的意识,使其在关键时刻能够摒弃个人利益,以大局为重。
  (二)教练的感情投入,加强沟通
  球队是一个集体,需要教练去组织,如何把一只手捏成一个拳头,教练是全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他对整个队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培养球队的团队精神,首先教练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教练要起到模范的带头作用,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对自身经验的总结。球队的团队精神是建立在队员、教练和其他管理者之间关系高度融洽之上的,教练不仅要在训练中投入一定的情感,而且教练还应该注意倾听队员的建议,通过积极的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善于和队员打成一片,帮助队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当好运动员的学习、生活、娱乐、恋爱参谋,让队员感觉到教练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创造出课上是教练,课下是兄长和知心朋友的和谐气氛。
  (三)发挥球队中领袖队员的作用
  有了教练或教师的感情投入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要团结全队上下只有教练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教练的时间和经理是有限的,还需要一两名在球队中有威望、有号召力的队员一起来协助教练管理球队,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领袖队员通常任命他为队长,他不一定是全队技术最好的,但他是队中的精神领袖,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都是起带头作用,敢于拼搏、敢于承担责任,是队员的榜样,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更好的传达教练的旨意,在士气较为低落的时候能鼓舞全队。在外有教练的引导,内有领袖队员的协助,培养团队精神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共同的目标
  排球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共同学习和提高思想觉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刻苦训练和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认识得以提升,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团队的关系,个人态度和与团队为中心思想的融合并不是在真空中形成的,必须由于某个原因的驱动而获得较好结果的。目标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对目标的认同和共识,能形成统一的指向性。因此,我们除了要培养全队上下共同的欲望外,还应设定共同的目标。教练应设立一个长期目标,这个大目标又分为几个小目标,每个规定的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进而慢慢的积累到实现大目标,让队员感到在团结的队伍里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使队员们更有信心和凝聚力。
  (五)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规章的制定可由球队所有成员商量确定,以便更有说服力。规定无论主力或非主力,一旦触犯,就一视同仁的接受处罚。在排球比赛中,为使队员更好地体现出集体的作战意识,就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将团队精神纳入队员应该遵守的章程当中,使其逐渐形成清晰的、稳固的“团队精神”。规范意识一旦形成,团队就更容易将成员的行为整合为相对统一的行为模式。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因此,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形成团队规范意识是一个球队能否形成强大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世界高水平队伍均以高快结合,前后排结合进攻向着立体、全面型进攻方向发展。应当在平时的训练中就时时刻刻为每一名排球运动员灌输团队精神的重要思想,在真正的比赛中,让团队的这种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这样的排球运动才是真正的有灵魂存在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凌文杰.我国女排发展现状及今后努力的方向[M].2003,
  [2]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排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综合新闻报道[J].中国体育报.2001.
  [4] 乐安国等.社会心理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
  [5] 汪嘉伟大等.中国排球[M].199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