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近2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一系列文件,得到全球各国的积极响应。目前,国外专家学者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保护56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成功的范例。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我国开展了对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项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建设、保护、传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比如,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赵静冬《关于少数民族体育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韦晓康《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陈建兵《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白晋湘《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研究》,等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撰写奠定了良好基础。可惜的是,国内对我国尤其是滇中地区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传承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就是沿着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方向,对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滇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为准确地把握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促进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
一、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村寨是滇中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落形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总体上看,众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主要聚集于广大的村寨之中。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文化已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而在其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民族村寨的经济也开始逐步转型,进而对其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滇中各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既是民族地区文化模式的外在表现,也延续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及其性格。其项目大多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竞技性、艺术性等特点,是人们健身、娱乐、休闲的重要载体,并且始终一脉相承地在特定族群中开展。它所具有的多样化社会功能,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民族的团结和睦相处,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尤其是当代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滇中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民族文化也在发生变迁,呈现出多样化、流变性和断裂性,同时面临着生存诉求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滇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属于这种情况,正在经历着现代性的变迁,呈现出或衰微态势或面临逐渐消失的境地。令人担忧的是,靠近城镇的村寨民族文化资源总量正在减少或者是几乎丧失了其民族特色。因此,对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调查,积极思考应对策略与路径,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建设生态和谐社会的有机融合,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紧迫课题。
二、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分析
滇中少数民族村寨聚居着彝、哈尼、傣、白、蒙古、苗和拉祜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这些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功能特别突出,反映着少数民族社会的历史演进和文化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已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悦神祭神与健身补偿功能、民族凝聚与交往功能、竞技功能等融为一体。由此,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全面提升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的现代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以为,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应从下面几点展开研究和建设。首先是对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的源流、变迁、分布、类型、特征和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把握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情况,为实施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其次是构思好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任务,为村寨民族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如旅游经济与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进大众体育健身中和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传承等建设模式;再次是分析社会变迁过程中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面临的问题、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策略及其实施路径以及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总之,紧紧依托少数民族村寨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族文化资源,构思符合现代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容,既满足人们身体心理的需要和情感愿望,也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随着滇中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社会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正由自发型向有一定组织、有计划的方向建设与发展,并且其由单纯的娱乐、竞技逐渐向多功能、多角度和深层次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由民俗节庆活动向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大发展的态势。笔者认为,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建设应构建以本土民族体育文化保护基础上的发展策略,努力创造向外传播、宣传的环境和实践过程,构设以现代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建设策略及其实施路径。据纳西族李之典研究员介绍,“近年来丽江纳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自民间社团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以现代社会发展为导向,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向外传播、宣传民族文化,努力构建以本土民族文化保护的发展策略,文化鲜活的存在于丽江社会生活中,取得的成就是可观。”
(一)旅游经济与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滇中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已成为集观光、休闲、体验和度假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其古老的民居建筑、原生态的特征景观、奇异的
歌舞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文化,日益受到游客青睐。由此,依托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旅游区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村寨体育文化,如彝族女子舞龙、哈尼族棕扇舞、傣族的跳老虎头、白族跳霸王鞭、蒙古族摔跤、苗族高空舞狮等等,以其娱乐性、趣味性和独特性等特征满足了游客民族文化中寻求审美、体验和愉悦身心等精神享受的目的。可见,借助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良好平台,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和推广,将旅游经济与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整合,构建两者之间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发展机制,做到民族村寨、旅游业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形成一个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进大众体育健身中
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是村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村寨的主要社会活动,例如集会、祭祀、歌舞、竞技和游戏都几乎与体育文化活动相连,是人们消磨时间、消遣娱乐、人际交往和健身健心的主要内容,与人们关系密切并且有着深厚感情。随着滇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物质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他们追求健康、身心愉悦和情感交流的愿望较为强烈,近几年参与大众健身的人群数量在快速增长。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群众基础广泛、参与性强和易于开展等特点。将滇中少数民族村寨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文化融入进大众体育健身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条件和需求的不同选择符合自己身心特点的活动进行锻炼、娱乐和交往,满足这特大群体健身和娱乐需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人去认识和了解其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内涵,进而感染、熏陶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情,唤醒区域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对促进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传承
滇中是云南世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每个少数民族村寨都保留着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如何才能有效地把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使其在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出自身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学校教育作为文化知识传播、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无疑应该承担起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就此,滇中不少学校已经适时在体育课程中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传承,既拓展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又能够加深当代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觉得少数民族村寨子传统体育文化进入校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是其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给予推广。
四、结语
当前,云南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着较快发展的机遇。为提高滇中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效益,要抓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培育特色项目,形成优势,通过服务社会寻求自身发展的现实路径。如积极采取旅游经济与传统体育文化整合、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大众体育健身中和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传承等对策,实现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3Z072;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站”在站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金发.旅游经济与民族村寨文化整合——以云南红河州慕善彝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