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分析体育游戏的作用与特点

2023-12-06 14: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对学生有效的“寓于乐”的体育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法中己被广泛应用。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对学生身体活动的生理心理起积极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有准备地融进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直接或正面的教育作用。然而,就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教学功能而言,我们对其体育机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以上水平是不够的。事实上,体育游戏除了那些外显的、直接的教育作用外,还存在着内隐的、间接的教育机制。体育游戏不仅具有正面的辅助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素。只有多视角的对体育游戏的影响机制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才能促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效应最大化,进而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


1.体育游戏的概念与特点


体育词典中对游戏有如下解释:既是一种体育手段,也是文化娱乐之一,是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有文化娱乐的游戏和体育活动游戏两类。作为游戏的一个分支,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带有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体力和智力活动相结合的游戏活动。其本质属性有:(1)是一种游戏活动,具有游戏的基本属性,如自由性、竞争性、身体性、娱乐性、非生产性等;(2)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即体育的基本特点。体育游戏除了具有游戏和体育活动的一般特点外,还有本身固有的特点:自由选择性、变通性、效用性、趣味性。


2.体育游戏的作用与价值


2.1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的,以直接作用在身体上,得到身体各种活动能力提高的活动,因此有很好的锻炼身体的价值。小学体育游戏同样也是如此,根据教学的目的、方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应用和创编各种游戏,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以及强度、负荷来提高学生的体质以及动作的形成与发展。


2.2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的特点与作用


趣味性和娱乐性是游戏的一大魅力所在,正因为它的这种特点,使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它的这种特点,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小学生同样也是如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全方位地投入到游戏中,使其身体的锻炼效果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得到情感上成功的体验,满足学生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得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也能体会到一种集体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得到一种轻松快乐的交往体验,有利于社交能力的培养。


2.3教育作用


在游戏的过程中,充满竞争,有输有赢,有顺利有不利,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很丰富的体验。体育游戏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多视角分析


3.1体育游戏与体育锻炼


体育游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带有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体力和智力活动相结合的游戏活动,因此身体锻炼变成为了体育游戏的主要导向。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与创编过程中,必须考虑该游戏的运动负荷比,能否起到锻炼身心的作用;这种锻炼的量是否超出学生的以往体育技能,负荷量是否会造成锻炼不足或是运动损伤。体育游戏只是体育教学的手段,而不是内容,体育锻炼应始终贯穿于体育游戏的全过程。


3.2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


大部分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课前热身以及课程的情景导入、阶段链接等,此时体育游戏也成为了串联教材过渡线,通过游戏可以有效地把体育教学各零散的教材有机串联在一起,使教学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整体。如开学初在新生队形、队列与新的广播体操教学之间,可进行“看谁站得好,做得齐”的小组队列和定位操基本功比赛,能有效地加强学生遵规守纪的习惯养成;在立定跳远教学与蹲踞式跳远教学之间可以进行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级跨跳游戏来串联,使教学的过渡更显自然;在跳高教学和篮球行进间上篮之间,可进行助跑摸高游戏比赛来进行二者之间的串联,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这两项教材的教学质量,更使教材之间的过渡显神来之笔的功效。然而,不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是体育教学内容的“辅助器”有些游戏的开展不仅对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没有作用,相反还会制约与阻碍体育技能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体育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度与衔接性,避免体育游戏的负作用产生。


3.3体育游戏与学生心理


竞争性是游戏的最显着特点,体育游戏的重要特质是具有抗性强、争夺激烈、区分胜负。这些游戏特质能够培养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心理承受能力。体育游戏的结果一般以获胜告终,并且其获胜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体力、技巧、智能、勇气,以及与同伴的协作、集体力量等。这种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而取得的胜利就充分体现了智力和集体力量的竞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竞争能力,多次的成功与失败能够锻炼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此外,体育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只是固定地、反复地做几个游戏,就算游戏再有趣,学生也会感到厌烦,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所以除了运用教材规定的游戏外,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体育游戏的规则和方法进行改进,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学生就需要绞尽脑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经常性的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必然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体育游戏进行竞赛评比时教师必须考虑到“体育后进生”的心理承受度,巧妙的进行分组,合理的给予暗示与帮助,使得他们也能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提高自信。


3.4体育游戏与社会教育


体育游戏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生活,游戏中存在着多种生活的原型元素。例如根据奥运会、青奥会、抗洪救灾可以创编出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这些游戏中不经包含了体育锻炼、竞争意识,同时包含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生活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奉献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再如“红绿灯游戏”潜意识的教育学生交通知识,促进学生遵纪守规。


4.小学体育游戏选取与创编建议


4.1游戏的健康性


体育游戏不论用它来实现什么教学目标,都必须是健康的积极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为此,从游戏的选择,到活动的设计,罚则的制定都必须考虑其思想性,剔除那些低级庸俗或有损学生人格的内容,赋予它积极向上的内容,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2游戏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体育游戏最大的生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小学低年级应选择简单的游戏,如“跳皮筋”“移手绢”“老鹰抓小鸡”等,如选用难度较大的游戏,他们就难以完成,当然也就没有兴趣。针对高年级学生智力与体力的特点选择竞争性强,动手又动脑的游戏。


4.3游戏的教育性


游戏教学不仅能锻炼身体,开发智力,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通过学生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通齐心协力完成的游戏,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同时又能增强了他们的受挫能力,培养自信心,提高自控能力。


4.4游戏的针对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游戏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但到了高年级,游戏仅作为教材的补充或辅助内容。所以,选择时要针对不同年级特点的学生和教材内容合理选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身体素质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发展跑、跳、投的能力或提高反应性与灵敏性,而且还要有活动量与强度的要求;作为某一项目的辅助教材选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当某项技术动作达到了娴熟的程度时方可采用。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游戏:投掷教材要选用投掷类游戏,跳跃项目要选用各类跳的游戏,这样,一方面能对教材的掌握或熟练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利用游戏把枯燥的技术动作练习变成一种快乐,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掌握和提高。另外,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地安排游戏内容。


4.5游戏的安全性


“安全第一”是体育游戏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如果安全出了问题,那么,游戏的一切价值将化为乌有,而且还要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游戏一定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一方面游戏器材要安全,另一方面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安全,教师要经常检查活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在选择游戏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与体质状况的实际,万不可盲目地选用强度高,难度太大的游戏。在游戏中要适时地调控学生的情绪,当学生过于兴奋时,要适当调节游戏节奏,转移注意力,以免过度兴奋、动作失控而发生意外或受伤。


5.小结


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发展体育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在体育课中运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对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的挑战和超越。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努力提高体育游戏的正作用,避免和减少体育游戏的负作用。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的同时使学生在游戏中达到掌握技术、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亦使教学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徐梓林(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