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构建与实践研究

2016-08-10 17: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武术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构建设想,并从构建运营模式、以及其实践意义等方面对学生武术俱乐部的存在的意义进行论述和探索,全面研究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构建与实践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求进一步促进高校武术俱乐部全面可持续发展。

 

  近十多年来,社会需求对体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各运动项目专选课程也提出了加强实验性教学的新思维,虽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教学改革进程,但是由于受到旧有教学理念的影响和课堂授课模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致使培养的学生在社会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相对较差的短板,一直无法得到克服,针对学生多种技能培养的空间、时间有限,方法、手段也显得单一。而在课外及社会相关领域,各运动项目却存在着丰富的、不同内容形式与性质的、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教学资源。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设想构建在武术专项体育教师指导下、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武术俱乐部,建立相应运作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探讨。

 

  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构建

 

  1、关于武术俱乐部推行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

 

  合作学习模式即为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增进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分享心得,从而提升参与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团队内部凝聚力,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作,顺利完成授课目的,提升学习效率,进而增强学生成就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习兴趣,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观。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内推行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提升武术俱乐部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成员和谐共进有重大作用;同时,该学习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团队成员建立适当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明确武术的锻炼方式、学习目标以及心境修养等方面的目的;另外,武术俱乐部的合作学习模式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来认识武术预演项目,深刻体会其内涵,使学生在和谐的团队内,有兴趣地巩固、消化、提高武术技能,同时也升华学生的认知、情感目标和综合能力。

 

  2、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构想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作为武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学内容应当丰富多彩,教育方式应当更具灵活性、多样性,不仅要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武术修为,增进对武术内涵的修养。因此,高校内的武术俱乐部的主要骨干人员,其主体应当定位在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项目的选修生员。由于学生武术俱乐部吸纳的学员来自体育系统内不同的专业,其武术修养、训练技巧、技能技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龄、专业、技能技术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次的团队重组。除此之外,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教学班次还应当以初、中、高三个级别进行分层,并且不同层级的团队都具有不同的训练教学项目、教学技能和评价指标。

 

  3、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运营模式的思考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应当以吸纳体育类专业学生为主体,其他体育专业方面优秀生源为辅助,另可考虑接受符合武术训练要求的其他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参与;在师资方面可以主要考虑三个类别:一是本校的体育专业武术教师;二是有一定武术训练特长的学生;三是社会上的武术名流。如此不仅可以保持本校武术流派的主要特色,还可以博采百家众长,取长补短,不至于闭门造车。学生武术俱乐部的运行经费应当以各个高校的相关部门在每学期期初给予的拨款为主,实现高校对武术俱乐部的扶持与主办权利。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武术俱乐部成员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使其生成“自我造血”的功能。

 

  4、重视高校学生武术俱乐部的场馆和设施的扩建

 

  武术场馆和武术训练器材是学生武术俱乐部各种教学训练项目实施的硬件基础,武术器材与设备的规模、质量直接影响到武术俱乐部学员的训练积极性。目前,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和武术训练器材难以满足武术俱乐部的需求。购置和更新武术训练器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分批次、分阶段地对武术体育场馆加以修缮和更新显得尤为必要。如若条件允许,也可以参照商业运营模式,但不宜以盈利为目的,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收费以满足日常开支和相关用品及场地等的花费为主。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实践意义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构建学生综合技能培养体系

 

  通过参加武术俱乐部,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在武术方面不同层次的学习和训练的需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余生活中来,提高学生实践参与能力,进而使武术课堂学习和课外武术锻炼有机结合,综合校内校外多种资源,为学生的武术实战训练提供更为真实的模式。同时,在参与武术俱乐部所举办的各类活动、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在其中担负起组织、服务、裁判等任务,无形中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获取社会经验。学生通过在武术俱乐部的学习与合作,能够丰富体育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社团文化氛围,拓展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同时也可以整合多种资源,弥补高校资源单薄有限的缺陷,拓展并构建学生综合技能培养体系。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汲取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为依托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组建,要求所吸纳的学员达到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从自身、协作、合作、团队等层面来组织,依靠提出改善措施来实现。学生武术俱乐部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良性循环组织,它能够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武术资源的整合,促使学员更密集地及时共享武术专业最新信息,培养武术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各高校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让其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增进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通过武术俱乐部的资源共享的平台,各高校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借他山之石弥补自身缺陷。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武术俱乐部的实践磨砺中,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训练,甚至可以直接免去初到岗位时的实习阶段,极大的缩短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向实践工作能力的转化周期。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扩展学生就业途径

 

  学生武术俱乐部的运作,可以不断的充实、丰富学生武术锻炼综合技能的实践操作与培养内容,并提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操作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武术俱乐部工作开展与社会相关领域进行全方位接触、占领体育人才需求市场,从而为学生择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比传统武术教学模式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和优越性,但在现有教学条件和环境下,真正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俱乐部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各高校应当本着“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开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的探索与创新,大胆对旧有的教育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必将能够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武术俱乐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

 

  作者:张建 来源: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