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研究

2015-09-21 08: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阐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逐渐增强独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意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权限、师生之间结构的松散、教学评价制度这四方面是导致师生冲突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师生冲突
  师生关系是教育理论探讨的永恒话题。无论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畅进行,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都是我们教育实践活动的应然要求。但其否定面的师生冲突也因不同时代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高校师生冲突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层次的教师和学生其价值观、目标定位、师生的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直接的、公开的或者隐性的相互对立的教育教学互动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容易受到教学环境的干扰,课堂秩序难以控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和练习方法。了解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师生冲突的成因,能有效的避免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产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特点
  (一)师生之间的冲突有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教师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是客体,教师按照“照本宣科,严格施教,规范演示,标准一致”的教学,同时,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用课堂纪律和集体行动等规范约束学生。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或者有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因而形成心理矛盾,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称为现实性冲突。
  非现实性冲突指的是不直接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为导致的冲突,因为第三方敌对情绪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冲突。师生个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矛盾,多是因为不满情绪加上偶然因素而产生的偶发冲突事件。高校公共体育课都是大班额授课,学生的身体、心理个体差异大,这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压力和高校的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抱怨颇大。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人际交往复杂等问题和压力,他们对社会现状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有着强烈的不满,但怨气却无处表达无从发泄。当师生双方的这种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互相都成了对方的“出气筒”,双方都是“替罪羊”,对立和冲突频发。
  (二)师生之间的冲突多为为隐性冲突
  显性冲突指冲突以显性形式出现,如人身攻击、言语辱骂等;隐性冲突指冲突通过隐性形式出现,如沉默不语、曲解指令等。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而且对学生的评优、入党等切身利益起着决定的作用。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学生都会把对教师的不满隐藏在心里而不予以表露,即使所外显也较为隐蔽。高校公共体育课期评成绩的主要由术科、理论和考勤这三方面决定。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冲突主要反映在学习态度上。如足球颠球教学中,教师在示范讲解动作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聊天。分组练习时,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懒散、不愿意跟其他同学合作等。这些现象影响着教师授课的热情和效果,会使得课堂纪律松懈、学习氛围不浓厚,课堂教学效率低。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原因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教师也因其德行、学识等受到尊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权威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是它也可能刺痛学生”。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以法定的权威者自居,带着社会赋予他的与职业俱来的特权,强制学生按照自己规定的练习内容、练习时间、运动量去学习,而对学生个人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并没有进一步去考虑。加上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不高、组织管理能力缺乏,教学方法及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切合学生实际,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教师的安排不满意,教师的组织教学过于死板,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学生就容易产生不满或对抗行为。
  (二)学生的逐渐增强的独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意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权限产生了矛盾,从而引发冲突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制度赋予教师太多的权限,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限制较多。如目前赋予学生较少的选课权,必修课远远多于选修课。一些学生逃课或者课堂表现松散是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并非不热爱学习,但这些行为必将在客观上加剧师生冲突。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必修课,健美操、瑜伽、篮球、足球这几个项目的班级都是人数爆满,而田径课就经常出现选课人数不够的困境。很多高校就会随机调配,或者为完成学分,学生不得不去选自己不喜欢的田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尽相同,而体育教师过分追求技术动作的标准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得不到自己的心里需求或者体验,从而导致了师生冲突。同时,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开放性”,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就会着重于严格控制,甚至采取批评、大声斥责以至体罚的手段来维持班级的纪律。这样,教师的权限与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和观念产生了矛盾,从而引发冲突。
  (三)师生关系结构的松散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交流广泛,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而现在大学,师生之间的感情比较冷漠,师生间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职责,师生之间,则主要以知识为主要媒介进行单向传输。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主要是动作技能,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相关运动项目方面的知识居多。而有关个人生活或思想上的问题,学生很少和老师交流,老师对学生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够充分和全面。结果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就逐渐变成了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的制度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应以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但在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中,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体育学习,却主要以硬性规定的体能指标评价体育成绩,师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非教学内容的 “达标” 等测试工作,体育学习的情感目标与自身 进步情况被置于标准之外,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学习的自信心严重受挫。同时,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掌握着判断学生“好”“坏”的权利,学生作为评价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师生文化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学生被强制地接受学习。学生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没有纳入评价体系中去,这就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主体的不完整。在这种课堂文化氛围中,学生很难真正地驾驭自己的学习,从而容易导致师生冲突。
  体育教师要正视教学中师生冲突的合理存在,在处理师生冲突事件时要客观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学习、生活背景,做出的决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来处理,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同样,学生要从被教育中改正过来,以独立的、民主的、平等的人与教师面对,使师生关系自始至终地保持和谐的互动状态。
参考文献:
[1]王万飚,桂守才.师生冲突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
[2]李英荣,李随成.高校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赵波.高校师生相互关系中的冲突及其沟通管理. 江苏社会科学.20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