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让健美操这朵奇葩在中学体育课堂上绽放

2015-09-21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法对中学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及评价指标等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学健美操课程授课体系的建议,旨在提高中学健美操课的质量。

关键词:健美操 中学体育课堂 教学目标 内容设置 测试与评价
一、摒弃旧传统  确定新目标
  通过对平顶山市二十一中、十九中、二十中、十一中学健美操课教学目标的整理,针对中学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中学健美操课程教学目标应确立为:以终生体育为目标,以健身为目的,通过合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独立、科学地健美操锻炼方法和自我评价手段,增进健康;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形成勇敢顽强的精神风貌。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健美操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营养观和消费观,并学会用自我评价技术去认识个人的健身需要,最终学会独立的终身运动。
二、时间趋合理  全面求系统
  目前各中学健美操课,仅开设在中学一年级,授课时数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再加上场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实施系统全面的教育,学生大都是为考而学,对健美操运动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另外,相关调查显示,在健美操锻炼时间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每周练习多于3次时,最大摄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每周练习少于2次时,最大摄氧量通常不引起变化,因此,以每周锻炼3~4次为宜。而且中等强度的锻炼应在饭后一小时后进行,大强度练习应在食后两小时后进行,小强度的锻炼可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据此我们推出健美操运动最佳时间段为:早晨时间段:晨起——早餐前;上午时间段:早餐后两小时——午餐前;下午时间段:午餐后两小时——晚餐后。
  因此,建议学校在中学一、二、三年级均开设健美操课,使有兴趣的同学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健身理论学习和身体锻炼。同时,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按科学规律安排课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自身的课程安排和体质状况,自主选择最佳的锻炼时段,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学习,多者3~4次不限。
三、测评科学化  标准人性化
  1.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可知,目前大多中学健美操的测试内容与标准从整体上看,专项技术技能比重比较大,理论、专项素质、身体基本素质所占比重较小,许多同学认为目前的测试内容过于统一、比较片面,考核标准比较刻板,缺乏科学性、客观性,不能因人而异。
  2.建议:为了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调整,在考试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合理客观,本研究认为,健美操课的测评内容与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健美操理论测试: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情况和学校实际情况,指定本学期自我锻炼处方,并对该处方进行理论和可行性论证,并对个人一学期的健美操锻炼情况进行客观的总结,以论文形式显示。占总成绩15℅。
  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测试:进行1500米跑、坐姿体前屈、一分钟双臂提铃飞鸟的测试。占总成绩30℅。
  健美操技术测评:对所学健美操套路进行技术评定。占总成绩25℅。
  个体进步幅度评价:根据学生素质、技能、体质等在学期始末所取得的进步程度来评定。占总成绩25℅。
  体质测评:进行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依然进行进步幅度评价。占总成绩5℅。
  中学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比较强,她们渴求匀称优美的体型,追求具备心灵、气质、才学的内在美。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迎合了现代女学生的需求,是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最佳选择,因此,中学健美操教师应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中学健美操授课体系,真正让健美操这朵小花在中学体育课堂上永远绽放!

参考文献
[1] 路春雷.《美国学校健身课程介绍与简评》[J] .广州:体育学刊.1996.4.
[2] 肖光来.《健美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
[3]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 第九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