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乒乓球业余训练当中,需要在完成工作量,课余时间来培养对乒乓球有潜力的运动员人才,因此业余训练的有效性也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乒乓球业余训练中队员盯球意识培养前后的技战术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队员盯球意识能力提高后,其技战术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在乒乓球业余训练中培养队员的盯球意识能有效提高乒乓球业余训练的有效性。文章就乒乓球业余训练中盯球意识的培养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乒乓球; 业余训练; 盯球意识
1、盯球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物, 进而判断它的价值并对应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你没盯住对方回球的旋转、速度、落点、高度等变化, 任你有一身绝技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盯球绝非可有可无,学会了盯球,回球的稳定性尤其是防守的能力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实验研究在乒乓球业余训练中重视盯球意识训练,同时又结合其他意识一同进行训练和学习,使队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2、盯球的必要性
盯球意识淡漠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接不好对方的发球,找不准击球点,不能预判对方来球的路线等。许多乒乓球业余爱好者,喜欢横拍两面弧圈打法,对方的球一来,马上本能地作出回球动作,根本没有盯球,没有盯球的回球,纯粹是跟着感觉走,是一种“眼疾手快”式的打法。这种“快”并不是说预判快,只是出手快。球一来马上应激性的作出动作,回球的速度是快了,但回球不稳定,非常容易漏球。因为如果你没有盯球,在来球速度快的时候,往往就习惯性地翻腕或是用前臂去打球,前臂常常是僵硬的,肩膀往往已经架起来了。而引拍完成时如果前臂是僵硬的,你接下来击球时的发力顺序肯定就是不对的,也就别想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回球。这就需要盯球来帮助和提高回球的稳定性,盯球绝非可有可无。
3、盯球意识训练提高业余乒乓球训练有效性
3.1盯球能使盯球人做出快速判断。
不盯球的人一般是在球刚飞过网尚未落台或是刚落台的时候便作出迎战动作,盯球的人一般是在球落台又弹起时准备迎战,这两个时间虽然间隔很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时间上的差异,盯球的人往往能从容不迫地转腰引拍击球,也就是说,盯球的人能为自己赢得一点宝贵的引拍和击球时间。
3.2盯球将使击球的稳定性提高。
不盯球的人一般是球一来就回击,而盯球的人在完成引拍动作后,在击球前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时间段的停顿,这个停顿非常短暂,但是使击球的稳定性大大提高。细心观察发现:盯球的人会很容易制造出这个停顿,瞅准了打,盯准了打,很容易把击球的节奏感打出来,由以往的粗放型击球转变成节奏型击球。
4、盯球方式与方法
打球一定要盯球,盯球眼睛一定要有节奏起落,不能无意识的死盯。所谓眼睛要有节奏是指眼神要有松紧, 该仔细盯时目不转睛,不需盯时要欲擒故纵。如果你从对方回球, 下桌, 过网, 下己方球台, 弹起,击球, 都用力盯球那眼睛势必会很疲劳, 而且如果球速过快也会漏盯。因此眼神必须略过一格提早回到本身球台准备击球
眼神有节奏起落是指眼神不是平视而是有起伏, 尤其当球落己方球台时, 如果眼神没跟球下桌, 球弹起时眼神也跟不上来, 那是瞄不准球的。另外,要训练用身体带动眼睛的特长,如当对方回击球到己方球台时, 应该是身体微微向左右转带动头部看球。即不能用斜眼看球, 也不能头转来转去,靠头部的转动是无法追上飞速而来的乒乓球的,这样的盯球方式很难找到准心。
5、盯球意识训练的基本方法
盯球,是正确判断的基础。业余训练者对来球判断不及时或错误,都是因为盯球不够。运动员每打完一板球后,都应随球密切注视对方击球的瞬间动作,并紧盯对方击出球的弧线。这样回球的命中率才高。
5.1紧盯吊绳摆动的球。
对于初学者和初步尝试盯球的运动员,采用紧盯吊绳摆动的球进行反复训练。用一根绳把球串起来,挂在与视线基本平行的地方,让球随意摆动,被训练者眼睛有意识的盯住球的运动轨迹。
5.2抛接球
分组进行的方式。两人间隔2—3 米对面站立,一个抛球,一个接球。抛球者在此范围内任意抛球,不限长短高低,接球者盯住球的运动轨迹,提早判断长短高低,尽量接住来球。
5.3对墙击球
顾名思义,练习者对着墙击球,独立练习。在对墙击球的过程中,球不能落地,练习者尽量控制球的轨迹和弧线。这种方法对培养盯球意识方便易行,但不建议多用,因为对于技术动作没有定型的运动员来说,没有挑战性,这种训练方法容易使他们的动作发生走形。
6.结语
乒乓球由于球小,速度快,需要打球的人能够保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优秀的灵敏度和迅速的反应能力。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够达到参赛水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水平,一直是许多业余训练队教练所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加强运动员盯球意识的培养,从而才能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进而提高训练时的水平,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凌群立 胡乐泳。 教你打乒乓球【N】.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杨蕊菡,马克腾. 使用无机胶水与有机胶水对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影响的运动学对比分析【J】. 体育科技文通,2011,(10
[3]梁卓辉。乒乓球的打法与技术【N】.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4]张红玲,蔺永琴.新规则实施后乒乓球接发球段意识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