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8-21 0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社会、经济格局己被打破,多元格局己初步形成。学校体育之未来发展趋势,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何去何从,其前景何在,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不关心的课题。就学校体育而言,以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最大。体育课程的改革非但瓦解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阻断了体育教师对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依赖。对未来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进度、教学评估均须自行研拟。

关键词:校园文化;现状;对策

1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却隐藏着对身心的摧残和扭曲,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比赛场成了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功利主义”的竞技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生态奥运” [1]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体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以远远超越了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的认识,体育背后强大的“人文魅力”日益显现。
竞争意识淡泊,创新精神不足
  东方体育文化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长时间处于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独特风格。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这种儒道互补型文化中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所倡导的“静以养生”和 “静以养神”,庄子主张不引导而寿,用入境的方式坐忘,行气而生,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以驱病健体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方式。而竞争性的富于冒险创新性的体育因为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而没有形成发展的大气候。在体育上则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不够,以个人为基础的竞争得不到充分发展。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体育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2建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理论框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观念应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
  2.1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应该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着眼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充分遵循和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维护人的权利、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等为特征,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的生成和成熟。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的必然要求。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才能形成现代文明主体,才能产生智力和人力资源的相应优势,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基本保证和真正动力。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增强终身体育意识教育
  “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很显然,现有校园体育状况无法满足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近年来,不少体育教育界的同仁,致力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各式各样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效果的取得仅仅见于校园体育教育环境的内部,并不能说明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直接因果关系。我们应该意识到,有限的校园体育资源,全部用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最佳途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只有把人通过较好的培养方式,置于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引导其向着生活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个人主体性的作用,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选择“文化”的概念,探究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潜在、本质的联系,采取一种让学生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理解校园体育文化的方法,促使其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氛围里,受到熏陶、感染,将对他们真正接受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
  将学校体育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这也必将极大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终身体育基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养成教育是培养习惯的中心环节,学生应形成自己的健身方案终身体育思想。这就要求终身坚持体育锻炼与终身接受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 《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周西宽等.《体育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3] 高长梅等.《校园体育文化进社余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1裴立新.“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J].天津体育学报,2000,16(1):9—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