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共2篇)

2023-12-06 22: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探索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1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1.1图书馆未来发展本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因此,处理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肯定图书馆信息人员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他们的能力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预知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作为高校知识库和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能及时掌握知识、文化、信息的动态变化。了解读者的个性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信息服务能力,以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保证图书馆在新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3自动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知识、信息资源存藏和使用效率。为信息加工和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条件一、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2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2.1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现代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对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迫使传统的手工方式向数字图书馆转化。信息技术革命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推动了图书馆基础业务由手工方式向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发展,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向自动化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发展。


  2.2国内外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管理活动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从某种意义讲,中国管理学的多年历史就是西方管理学在中国社会全面揉合的过程在图书馆管理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表现为制度化规范化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遵循科学的逻辑和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强调科学的决策定量化标准化的管理稳定有序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隶属关系,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控制等。


  3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3.1高校图书馆会越来越多地利用


  现代信息和通讯工具,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多元化服务。发展中的高校图书馆,不但能使读者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使教学科研工作更加顺利,而且还将以丰富的文献与优质的服务为师生提供精神粮食。


  3.2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科及读者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指针对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在对其个性、习惯、行为、爱好、知识积累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主要包括内容定制服务、信息检索定制服务、界面定制服务和信息推荐服务等形式。开展个性化服务是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培训,为读者提供阅读引导,为专业教师和研究课题提供服务,为学校教学研究服务,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由于馆内资源已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量要求,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利用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一切从读者需要出发”为服务宗旨,为读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利用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把图书馆收藏的文字、图像、声音等文献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处理。


  4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4.1按一定方式存储为个性化的最新创新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服务已成为21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没有知识型人才,就不可能有知识型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业务工作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载体数字化等服务目标,必须进行观念上的改变,首先是用人机制的转变。巩固和发展一个图书馆,没有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懂业务、肯吃苦、高素质、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不行的,。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转变服务观念,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利用优势,扎实做好知识服务工作。


  4.2未来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服务对象由“到馆读者”发展为“联网用户”。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以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而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则以网络信息资源和数据库为基础,呈现多元化趋势。


  4.3而且突破了馆藏及馆舍限制。扩大读者借阅权限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要逐步扩大借阅权限,树立多服务、少限制的理念。目前,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据统计,图书馆在借阅数量上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地位的平等,并且数量扩大较多,而在期限上仍然是教师多,学生少,但正逐步迈向解放借阅权限的进程中。在藏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虽然信息资料较为丰富,但各院校都在扩招,所以馆藏增加的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增加的比例。必须采取逐步解放的方法,扩大借阅数量,科学、合理地规定借阅期限,根据不同文献的需求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借阅期限。网络信息时代则要求图书馆成为一个贮藏传播纸质书籍文献及采集数字信息并重的综合机构,服务方式由封闭式服务转向开放式服务,由直接提供文献服务专项知识导航服务。


  4.4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如视听服务、网络信息及数据检索服务、迅速、准确的咨询服务等,让读者在图书馆充分体验和享受超值服务的人文关怀。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服务就是要努力使读者能更加准确、迅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过去那种“重藏轻用”的指导思想、手工作业文献的开发方法、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网络学校时代读者的需求。


  4.5馆员素质有待提高。较低在对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一些馆员的职业道德有偏差,责任心不够,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的馆员对读者态度冷漠,不热情,没有积极为读者解决问题,导致读者怀有不满情绪;馆员的语言艺术能力低下,工作方法落后,制止读者违规行为的方式过于简单生硬,让读者反感。服务质量不高每个读者都各有特点,而人的要求也不同,如今,大多数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较高,但一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很难达到读者的既定标准。因此,读者通常觉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借阅和一般咨询,缺乏深度和针对性。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加强图书馆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管理员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决定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这也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关键。我们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员的思想素质、图书情报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外国语言水平等各方面的培训、学习。


  4.6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起源于美国。近年来,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总的发展趋势为:网络化;标准化;开放化。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其技术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停留在单机和局域网应用阶段。直至90年代后期,顺应国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潮流,多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分散到多个硬件平台之上,便于进行系统的灵活配置与高效运行表明了国内图书馆系统技术紧跟国外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


  4.7加强建立图书馆危机管理。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运转中出现的危机因子和危机事件从生到死全程全面监控处理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对图书馆危机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全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它是一种系统工程前,国内图书馆危机管理主要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实践还相对薄弱,理论研究不深入,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传播图书馆危机管理理念,推广图书馆危机管理方法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大局意识预防意识应对意识补救意识转化意识协作意识等,危机的不确定性部分体现于“危险”和“机遇”并存,所以图书馆在面对危机时,应有转化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由“危”到“机”的转变。


  5高校图书馆的创新


  5.1图书馆管理观念的创新


  5.1.1开拓创新的观念。要营造一种激励创新的环境,要提高、培养图书馆人创造性的素质和创新性的能力,增强整体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崇尚创新这样一种氛围下,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可能脱颖而出。


  5.1.2创造合作共享的观念。要摆脱那种小而全、大而全的资源建设之路,要走资源共享之路。首先要在校内做到资源共享,事实上,在某些高校,很难做到校内资源共享。比如,院系的资料室,只对本院师生开放,同时该院系的师生很难在其他院系借阅到图书或者是进行资料查阅和信息检索。因此,共享观念需要大力宣传,而且要付诸行动和实践。


  5.1.3尝试树立市场观念。要树立信息产业化的观念。高校图书馆在很多方面都是无偿服务,市场观念仅在少数高校的图书馆得到体现,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书报资料中心,它的信息服务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有企业性质。作为信息产业机构来讲,其具备市场观念是毫无疑问的。高校图书馆,借鉴市场观念也是很必要的。


  5.2图书馆人事管理的创新


  5.2.1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实现责权统一,形成分层负责的格局。一方面,图书馆人必须正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断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科学地认识每个读者的阅读心理,大胆创新服务读者的方式,努力在提高服务质量上锐意进取,使图书馆充分发挥传播知识、创新未来的作用。另一方面,图书馆要把工作人员视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以人为中心,采取动态管理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充分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及合理使用人才,同时对工作人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合理的辅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馆员在图书馆改革和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


  5.2.2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育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得来有2个途径:一个是引进,第二个是培养。引进即从他处引入一些本系统无法提供的人才;培养即对现有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在图书馆的人才培养上,这2种方法必须紧密配合,才能稳步推进图书馆人才结构的合理优化。图书馆现有员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人才队伍,图书馆应运用多种形式培养他们思维的转变和技能的提高,尤其对那些有专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业务骨干馆员要进行重点扶植,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备足后劲。人才引进也是图书馆壮大人才队伍、平衡人才结构的重要举措,图书馆应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合理、积极地引进人才。补充新鲜血液。


  5.2.3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基础。在这样一种开放的社会里,高校图书馆如果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外界接触,或者只和别的图书馆接触、只和高校图书馆接触是不行的,应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的合二。


  5.3高校图书馆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技术


  创新是图书馆创新的桥梁和载体,也是图书馆创新的主要形态。技术创新是增强图书馆生命力的动力源泉,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信息时代,用户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要求图书馆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主动推送技术、专家系统等智能化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服务;要求图书馆不断提高其信息资源总体水平,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搜集与整理、开发与利用水平,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生动、灵活、多样、有效。图书馆的一切资源都应该围绕技术创新能力配置而展开,应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图书馆创新。图书馆要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移植过来,推进图书馆的创新进程。


  5.4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核心竞争力创新是提高其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指图书馆能够及时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经过长期培育建立起来的自身的独特服务差别优势。


  6高校图书馆的展望


  6.1服务内容的综合化。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将从文献服务向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深化。大量开展的科技文献加工、整理、检索工作,将使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再是单一的文献提供,而是包括信息、数据、动态信息、综述信息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综合性服务。


  6.2资源共享的必然化。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使未来图书馆的生产力发生令人难以想象的变革,图书馆的文献处理能和服务能力将凭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几何级数增长。将可以实现跨时空组织、整理、加工、查询与获取文献,实文献的分布式存储与管理。


  综上所述,创新是信息社会的生命和源泉,作为传统信息业的龙头,高校图书馆更应该主动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全新的面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特色的服务手段为知识济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以文献信息发展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推动高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第2篇: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技术


  1、新技术与图书馆的关系


  1.1新技术对用户信息需求产生影响


  新技术存在于信息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新技术的使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方式。随着新技术广泛深入地使用,人们的信息需求逐步走向个性化,呈现出随意性,图书馆的存在是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目的,所以图书馆要随时把握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仅从这一点看,新技术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和改变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1.2新技术在图书馆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呈现几何集数量增长,而作为主要处理信息资源的图书馆来说,图书馆员具有很强把握信息、领悟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新技术挖掘信息资源深层的知识资源,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新技术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生产力要素,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3图书馆对新技术起到优化的作用


  图书馆是专门处理信息资源的部门,新技术在处理图书馆丰富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升级,而且通常还在图书馆工作中产生一些实用的新成果、新技术。


  1.4图书馆与新技术的关系


  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保证了图书馆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对图书馆系统起支撑作用。图书馆对新技术也起到了优化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与新技术两者间是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推动图书馆未来向前发展的新技术


  在信息环境下,自动化网络条件下,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服务模式,呈现出信息资源存取数字化、开放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智能化。以下是对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新技术的简单评介。


  2.1RFID智能馆藏系统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智能馆藏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应用软件四部分组成[1]。RFID的工作原理是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的物体表面,将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保持在电子标签中,阅读器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的电子数据,解码后发送至电脑主机进行相关处理。RFID系统应用于图书馆的主要模块包含智能安全监测系统、馆员工作站读取系统、读者自助借、还系统、便携式盘检系统等子系统。RFID智能馆藏系统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减少了流通部重复、繁琐事务,提高图书馆错架、乱架的整理工作和盘点工作的工作效率,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优势,因此RFID智能馆藏系统无疑将图书馆推向自动化、智能化领域。


  2.2语义技术


  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从web1.0到web2.0,有人预言说web2.0之后将是web3.0——语义网络(SemanticWeb)。语义网(SemanticWeb)就是机器可理解的信息,利用语义、语法和逻辑规则连接相关事件和实体。其建立的目的是使机器之间进行语义理解,即由某种语言作为载体,对知识进行客观描述[2]。语义是文本的含义,而语义网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是能够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其信息不同于万维网文字、图像等信息的简单堆积,它是对内容进行识别后筛选出有用信息,语义网是聪明的网络。语义技术提供一种统一的元数据描述语言,描述其含义;一个可以屏蔽格式问题用于表示数据语义的RDF元数据语言标准;及为XML与RDF技术提供语义支持并在系统间实现知识重用与分享的Ontology。语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信息检索从关键词的层面提高到基于知识的层面,促进数据仓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释放精心维护的数据的潜在价值,促使不同图书馆的经验得以交流互通。


  2.3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Mining)是指从数据集合中自动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有用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这些信息的表现形式为: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等[3]。数据挖掘的目标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的、有意义的知识。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根据分析出的用户信息需求优化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图书馆朝向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4网格技术


  网格(Grid)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网格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它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化的计算能力[4]。它的核心是资源的共享和集成。网格技术可以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通信协议、数据处理技术及相关软件将馆内处于分布的信息资源和服务集成一个智能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2.5面向服务的构架


  面向服务的构架(OSA)是一种软件的构架,由一组独立的、自我描述的服务组成并能通过并能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访问。每一个模块均具有独立完成某一功能、自我管理和恢复的功能,面向服务的构架可以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的不同应用之间的集成问题。OSA可以将图书馆每个单项优势系统组合成一个具有更大灵活性的新系统,使图书馆整个系统得到优化。


  2.6端到端技术(P2P)


  P2P(peertopeer)是端对端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或对等连接,是一种网络模型,模型节点都是对等的,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责任与能力,各对等点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共享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存储资源等,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资源就可完成。P2P不同于C/S模式,P2P的接点则是具有很高的自制性和随意性。图书馆采用P2P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馆员间、馆员与用户间、馆员与外部同行间的交流更为畅通,促进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信息服务的发展。P2P专用网的检索技术可有效地跟踪数据的更新速度、提高访问的有效性及检索的效率,保证了检索实时性和检索深度的同时,查全查准率也大大提高,使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可能。


  2.7无线技术(Wireless)


  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无线技术的优势初露倪端,它将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高潮。适用于图书馆的无线技术主要有:手机短信息技术、无线以太网技术、WAP等。图书馆利用无线技术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利用无线技术访问、检索、阅读、下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也可在无线技术的支持下将信息发布形式移植到WAP网站上,可以根据用户的订制情况来实现信息推送服务。图书馆的一些传统业务,如图书过期罚款的交纳、图书续借及预约提醒等业务流程大大提高服务效率。无线技术的应用将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手段和方式。


  3、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全球各个角落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呈现出了一个崭新的新格局,作为人们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来说,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形势,积极关注新旧技术的更替、升级,充分利用新技术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脉搏,使图书馆始终保持向前继续发展的动力。新技术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很大,但图书馆作为知识看门人的角色、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仍没有发生改变,新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服务于用户,因此新技术改变的是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图书馆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将以“用户为中心”朝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开发存取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