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

农村美术在课改中成长

2015-08-01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美术课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且是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在课程中学到应有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世纪人才,所以美术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课;农村;合理性
      可是在我们农村学校,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培养,上课只是临摹,比葫芦画瓢,甚至有些学校干脆不上美术课,这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及中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农村有些非常有天资的美术人才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样的教学毫无效果可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深感忧虑。近年来,我们地区适行了课改,改变教法,本人就这一年多来的课改体验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导入,使学生兴趣益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记得我在高考的那年,有一道考题是一首诗,让考生通过想象来对此诗作画,这即是考创造力又考学生的知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我有感而发在课堂上提出一首学生熟悉的诗,让学生针对诗分析讨论,刚开始别做太高的要求,同学们兴致很高,边朗读边思考,老师给出范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提出对诗做画的理解,老师评论看哪组的创意新,并且引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上出农村特色美术课
      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设备不足,场地确实有问题,特别是新课标下的美术课,教材上没有几个字,教参上的方法好多又不适合农村学校实施,而在学习材料的预备上,学生往往预备不足或者根本买不到,有的既是预备了,也是低劣的材料,影响美术课的正常进行,让很多老师都感到困难,因此农村美术课基本上是“看书上画”,有的甚至是“自由课”。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不就是适合学生特点的,能让学生接受的教育吗?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考虑整合农村的教学资源呢?从某个角度来讲,农村的美术资源远比城市的要丰富,农村中美的东西很多,我们的美术课要让学生发觉这种农村存在的美,进而去欣赏这种美,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造美的人才。
三、开放的课堂,激活的空间
      我们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本地可挖掘的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新路子。看到农村的老房子、古建筑、山林风光,艺术的来源本来就是生活。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味的追求多先进、多高雅的东西。如我们上泥塑课,让学生到校园、田间地头和泥巴,然后到操场的水泥地进行上课,这些是城里孩子所办不到的,不要管学生做出什么与教材上不一样的作品,只要他们喜欢,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上课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捏,捏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我也带上相机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拍摄农村人劳动的场景和拍农村的新面貌和新变化,然后回到学校,把它们整理成板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些事画下来,那就更高一筹了。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时代、新办法、新课堂、不苟一格,让学生上课感到兴趣十足,充满乐意。在我们农村美术课上引领他们走进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农村美术课的改革,势在必行,比葫芦画瓢的时代要让它少一点,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育出一个个画家,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美和欣赏美,从而会欣赏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玩不是教学手段,但玩可以让学生兴趣高昂,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引导下,艺术就出现了,美术课的真正意义不就是这吗?学校没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找,在田野里发觉,在玩耍中学习,在玩耍中进步,在玩耍中成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爱玩,会玩,才能在玩耍中学到新的知识。
五、勇于尝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是一张嘴一支笔的传播方式,教师的主动性差,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如何改变,给这潭死水注入活力,这就要老师去深挖教材,认真备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依,切勿好高骛远,劳而无功,要大胆尝试推进课改的深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美术教育。
      “笔墨当随时代”,是绘画的一种境界,美术教育要不断的创新,教学要改革要深入细致的进行,从学生乐学的爱学的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为我们农村的美术教育创出一条新路子,让广大农村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的美术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开创先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