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

历史教学中“史论结合”能力培养技术条件

2015-07-23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历史教学要提高对“史论结合”的认识
  要正确理解史与论的相互关系,这是解决好史论结合问题的前提。“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可见,对史料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史论结合”,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对考试而言,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在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拓宽、挖掘教材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落实能力培养。
  二、历史教学要注重史论有机地结合
  重史轻论,理论分析不到位,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中考历史命题思路探讨》一书中指出:“我们感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还未得到普遍的重视,亟待加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剖析教材的具体内容,采取科学可行的教法对学生进行历史理论教育、强化史论结合的教学。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而不是被动地、偶然地和盲目地。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
  在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与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分析,使史论有机结合,且以理论统帅教学。如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系统的教学应贯穿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是由低级社会形态向中级社会形态不断发展进步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在它们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曾经是很先进的社会制度,都曾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最根本的决定作用,阶级斗争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表现形式,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处于一个社会统一体中。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斗争,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源泉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对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同样要注重理论分析,突出理论的统帅作用。如对世界近代史上日本和俄国改革的教学,应以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问题:近代日本和俄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自行宣布改革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而且资本主义发展都比较迅速,改革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由于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强大的改革势力,没有经过像日本倒幕运动那样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对封建顽固势力形成足够的冲击,因而改革中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显然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系统和全面。从而决定了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没有日本那么快。上述分析虽然没有出现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之类的字眼,但思维过程显然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就使学生对两次改革的本质有所认识,而且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教学要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再到史料中去的科学方法
  史论脱节,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有关题目作答时既有史也有论,尤其对中学生而言,结合政治学科背背理论条文是没有多大困难的。但是,学生对某些理论条文往往是死记硬背,而对其精神实质不甚了了。在答题中,真正需要这些理论时,他们往往只能从做题的操作方法上加以利用,而不是从思维方法上进行使用,更谈不上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有关题目的答案中,史与论往往是“骨肉分离”,而不是“水乳交融”。
  从史料中来。即向学生展示某些理论观点从史料中得出的过程。任何理论体系,往往只是体现了一种认识的结果,并没有展示出这种结果得出的思维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这种中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仅仅当作纯知识来传授,要化为精神和灵魂。这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考试能力要求的原则。”可见,理解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理论从史料中来的教学方法,正是这一原则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挖掘史料中蕴含的理论因素,结合对史实的讲述有意识地阐发这些理论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一节中,有“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西安事变和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关系中,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学生思考:西安事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能不能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感到不好回答,可以作进一步的诱导,即如果没有西安事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抗日民主运动的不断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是否也会形成?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可见,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定因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由此让学生明白,民族矛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必 然性因素,而西安事变是偶然性因素。那么统一战线为什么没有通过别的事件形成,而是通过西安事变形成的呢?因为西安事变也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一个结果。民族矛盾激化这个必然因素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通过西安事变这个偶然因素表现出来的。以此让学生懂得,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素要通过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来,偶然性也不是不可捉摸的绝对偶然,偶然性中有必然性。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对于结束十年内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以此让学生知道偶然事件有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甚至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影响。
  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分析材料,解决问题。作为加强“史论结合”教学的方法,到史料中去突出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提高能力,就要实践,因为知识可以传授,但能力必须通过训练去获得,即必须让学生亲自动脑、动口、动手,反复操作。“到史料中去”的训练途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讲课过程中,教师在涉及某一理论观点的时候,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出史实例证,学会举一反三。其二是利用练习题目进行口头的或书面的练习。题型可以是问答题,也可以是材料解析题或选择题等。例如,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克伦威尔等。
  在“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反过来,再把这种结论放到历史事实中进行检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观察了解和把握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和规律性的认知。这种方法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史与论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方法上深入探索,在实践中下大力气,才可望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