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奋不进。”“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80%~90%,甚至更多。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手段。
一、以“需要”激励学生
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说得好:“需要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属个性倾向。它是客观事物引起一个人情绪的重要介物,同样的客体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需要有关。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的产生,其机理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必须艺术地去启发学生形成这种需要,使它产生激励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的作用。教《火烧赤壁》这一课,如何激励学生认认真真地去总结课文?我就从设计引发学生的“需要”人手:“赤壁之战可真是一场不简单的战斗,仗是打完了,可总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怎样总结大获全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你应当吸取哪些失败的教训?谁愿意当周瑜?谁愿意当曹操?”我的一席话,刺激了学生模仿的表现欲,产生了想当众展示一下才能的愿望。于是同学们兴致来了,大家有的想当“周瑜”,有的想当“曹操”,便争着上讲台总结起这场战斗来。正是我引导学生产生了“需要”,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涨的情绪下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以“情趣”激励学生
“情趣”激励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情趣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立体性”的调节作用:情趣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内在活力和敬慕、仿效心理,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对草原的描写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涂抹”,体会到小丘线条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我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草原的美景。这时,老师提出:你能根据图画,想象出羊群在草原上的美吗?用比喻句来描述。这时学生已有了创作的欲望,思维活跃,有的同学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就像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有的同学说:“羊儿在悠闲散步,像在大海中扬起的点点白帆……”
三、以“环境”激励学生
以“环境”激励学生,以“环境”帮助学习,实现课堂内外结合,这无疑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所谓学习过程,换个角度说,也就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以“环境”激励学生,有的可借用社会“大环境”的激励,如配合课文的参观、访问。更多的可借用课堂“小环境”。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第一节,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了如下环境:打出开追悼会的幻灯片,幻灯片中有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学生、工人,他们在遗体前肃立、默哀,遗体周围摆放着许多花圈。与此同时,哀乐响起。于是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这一情境。课堂鸦雀无声,人人表情庄严;学生口述幻灯片内容时,声音低沉、哽咽;朗读课文时,沉痛的感情自然流露,有的学生还边朗读边流泪;回答教师提出问题时,思想高度集中,发言十分踊跃。这就是感情的共鸣,给整堂课构筑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以“竞争”激励学生
古人云:“并逐日,对辩日争。”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充分运用竞争机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没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一般就较少竞争的刺激力。因此,在教学中,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于平易处设置难度,让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大家争摘这不易的果子时,便有了竞争的刺激。如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就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想象训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现在,老师带你们乘坐小艇去游威尼斯,大家高兴吗?我们看到了哪些人坐在小艇上,他们在干什么?加上你的想象说说看。’
于是,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我看到小艇里有赶去上课的老师,他们带着书本、作业本。
看,学生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但又很有道理。竞争使小学生本就很活跃的想象,插上了一对强健的翅膀。 []
五、以“民主”激励学生
教师要树立教学民主的思想,就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想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
一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二要摒弃强制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允许多元思维并存,鼓励和张扬个性,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变“一言”为“群言”,培养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教材,敢为人先的勇气。
在课堂教学中探求激励机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激励”不仅可以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于激励而培养起来的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