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用《西游记》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能提高学生的听讲有效性;蕴含问题导入,能提高学生思考有效性;激发兴趣导入,能提高学生探究有效性;复习知识导入,能提高学生交流有效性。
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讨,引领学生探究,就必须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提高导人环节乃至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效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妙趣横生、在认知冲突中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学习求知欲。
《西游记》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名著,里面的人物、素材为小学生所津津乐道。将《西游记》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可以将抽象的知识、枯燥的算理寓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而言,以《西游记》中的人物为故事素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有效思维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高效、长效的学习效应。
一、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听讲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应“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可见,良好的故事情境对小学生学习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这种直观、浅层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运用直白的语言表达、直观的内容呈现、直接的方式教学,才能有助于学生听讲,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境导人最基本的方式是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西游记》创造数学故事与情境,能有效地降低学生感知、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能够以较好的学习状态进入课堂学习,捕捉教师提供的关键信息。就数学情境导入而言,要体现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西游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材。唐僧师徒人物有趣、取经故事生动形象,是让小学生较快进入听讲的良好学习素材。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一位老师先给学生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他又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1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
对于小学生而言,“认识几分之几”是数的概念上的一次飞跃,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让其认知产生矛盾、思维出现纠结的学习空间。运用《西游记》的人物创设一个“孙悟空分月饼”的故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显然,“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这句关键信息的理解,是课堂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让机智聪明的孙悟空和愚昧贪婪的猪八戒去琢磨“半个”,相信学生觉得有趣有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认真听讲,逐步被引导到如何表示一半这一教学任务上来。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运用《西游记》故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有效性,较好地展现了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价值”。
二、利用故事蕴含问题导入,提高学生思考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探究。可以说,问题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数学教师利用故事设置问题时,要针对教材的关键、学习的难点,巧妙设疑,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积极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小学生有好奇的天性,一旦他们无法解决问题,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他们朝着这些问题去努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导人环节,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西游记》故事,围绕教学内容巧设问题,恰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问题;当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时,这种学习状态必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思考有效、高效。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课时,一位教师给学生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学生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
商不变性质的重点在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在小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没有生活经验,在数学知识里数学经验属于比较难以突破的教学重点。如何将这个核心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引起学生主动探究,关系到这堂课后续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猴子和猴王“谁的笑是聪明的笑”这个问题,使学生在大笑之余能聚焦关键问题,以自己的思考去寻找隐藏在背后的数学规律。显然,这样的主动探究过程,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小学生思考的有效性。
三、使用故事激发兴趣导入,提高学生探究有效性
一上课,先让学生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且立即被吸引住,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故事中提出的问题。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显然,故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此产生求知欲,就会积极尝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心理学原理表明,一旦小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其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将《西游记》故事以幽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生动的细节来化解数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单调性,能大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生动性,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对《西游记》的关注转移到对新知的关注上来,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孙悟空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料遇到一个妖怪。那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傅!”悟空回答:“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米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只听孙悟空连声说:“变(0.09米),变(0.9米),变(9米)。”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打死在地。
师:在刚才的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1:金箍棒越变越长。
生2:数越变越大。
生3:小数点不断向右移动
师:对,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板书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数学学习内容。而《西游记》中的金箍棒能变长的故事可谓是小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金箍棒十倍十倍变大的情节,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有内在的联系。因此,通过金箍棒十倍十倍地变大,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探究过程完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自然,学生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而老师的“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的问题就有了翔实的探究空间。
四、应用故事复习知识导入,提高学生交流有效性
数学是基础性、发展性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前后知识的衔接点,基于对学生、学情、学习的分析,确定知识的起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复习旧知识,利用类推方法和迁移规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显然,通过复习旧知,能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但复习旧知的过程往往为学生所怠慢,通过《西游记》故事的演绎,将枯燥的旧知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知识点,从而为新知的有效学习创造了条件。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设计了孙悟空偷蟠桃的故事:王母娘娘要过大寿,她派7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大口大口地吃着桃子,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禀报:“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让学生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复习,如果仅仅停留在练习的阶段,学生得到的是机械的训练,对其意义的理解不深,对“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后续学习没有显著的迁移作用。应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蟠桃的经典情节,学生有熟悉感,在诙谐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生明白在孙悟空的捣蛋下,蟠桃园里一个仙桃也没有;“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复习也就有了充分的认知基础。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人环节对整堂课的效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西游记》故事,能创设情境,利用故事蕴含问题、激发兴趣,应用故事复习知识,实现教学的有效导人,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成业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