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性认识课堂教学现状
(一)情境创设出现泛化。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课始,出示了十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儿童公园”的精彩画面。你发现了什么?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老师分别予表扬,表扬他们的金睛火眼,真会发现问题。十多分钟过去了,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始终没有发现老师所要的“数学信息”。本来只需要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结果由于老师没有目标指向性的问题引导,任由学生发言,泛化下去,使数学课变味了。
(二)课堂活动过于表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是指数学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思维实践活动。然而有的老师认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有的安排了偏离了数学思维的非数学活动。如《时间的认识》,有位老师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把时间花在了猜谜语、观察各式钟表、画钟面上,对重点“认识几时几分”,只叫了两个优生口答一带而过。如果学生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根本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
(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学习形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但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盲目讨论多,个人思考少;互动多,互助少;自私多,分享少。
(四)三个缺乏频现课堂。一是缺乏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上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二是缺乏板书。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课件里不断呈现精美的板书,但画面闪过之后,又到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仍旧是空无一字。三是缺乏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思想难以渗透,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装老酒,课堂上仍一遍遍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二、挖掘数学卓越课堂文化
(一)挖掘课程内容的文化元素。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素材俯拾即是。诸如: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联--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和原理,人类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和原理,数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本身的特征--美妙的形,有趣的数,精巧的数学问题,神奇的数学规律,趣味益智数学游戏;数学家的创造活动--数学家的名言故事、思维技巧、思想方法、人文精神;数学发展史--数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数学发展的社会背景,数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等等。
(二)教学中巧妙植入数学文化。赵本山和他的三个徒弟表演的小品《捐助》,植人了“搜狗”拼音输入法、国窖1573两个广告,令人叫绝。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巧妙地植入数学文化。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从门钉引人,一排有9个,2排、3排……9排有几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编出9的乘法口诀。然后很自然地植人了下面有关“门钉的故事”: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为什么用九呢?那是因为在古代,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所以皇宫的门钉都是九九八十一个。但是唯独东华门的门钉少一排,是八九七十二个,这门是给文武百官准备的。王府的门钉是七九六十三个……最后到咱们老百姓家,一个不能有!所以有时候平民百姓叫“白丁儿”。
(三)引导学生寻找“历史的源”。对数学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介绍历史,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早在公元3世纪,古希腊的丟番图就开始简单地用字母表示数。法国韦达是第一个系统地用字母表示数的人。另一个法国人笛卡儿完成了对韦达所使用代数符号的改进工作:用拉丁字母中的前几个字母U,b,c…>表示已知数,用后几个字母(…x,y,Z:)表示未知数,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渗透数学文化的数学之美。数学之美,美在简洁。
0-9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任你再大再小的数,它都能表示;配上+、-.X、+等简洁和符号,就可将这个世界上亿万的数量说得清清楚楚。
数学之美,美在和谐。加与减,乘与除,奇与偶,曲与直,平行与相交,有限与无限……其间的正反、互补与辩证,让事物间的关系显得如此稳定而协调。
数学之美,美在智慧。例如:大家都熟悉的1+2+3+-+1〇〇,要是一个一个去加,加着加着就可能乱了。但若是再取一组数100+99+98+…+1与之相配,共有100对,1+100,2+99,3+98,…不必加完,但知每一对的和都是101,共有100对,总和为10100。这是两组数的和,一组数的和为5050。
(五)数学故事体现数学价值。通过讲数学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诱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比如,学习了“约数和倍数”后,给学生介绍“中国剩余定理--韩信点兵的故事:回禀皇上,臣也不知带了多少兵马。只是三个三个地数,还剩两个;五个五个地数,还剩三个;七个七个地数,还剩两个。那么,到底韩信当时带了多少兵呢?一千多年后,西方人才开始研究类似问题时,发现原来很久以前我们中国人就对此有了一定的研究,于是他们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人教材、到达课堂、融人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育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让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宁心静气,坚守自己有效的平实课堂,努力追求卓越课堂文化,寻找自己“永远的坐票”。
刘凤喜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