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引“动”策略,彰显探究魅力

2015-07-24 09: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卢俊(1982—),女,浙江余姚人,本科,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新一轮课改后,品德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们开始尝试用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实现课程的完美蜕变。但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渐走入了几个误区:重资源展示,少静心思考;重欣赏感知,少动手探究;课堂往往华而不实,泯灭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杨振宇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孩子,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的确,即使再好的学问,再好的理解,如果没有切实的实践,那就不会收获任何效果。因此,引导学生乐于动手、乐于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误区一——唯美式
  (一)唯美式课堂的特点
  这类课的特点是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教师能紧扣主题,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课堂创设的意境也惟妙惟肖。这似乎为学生提供了一顿大餐,但这往往会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难以勾起学生的兴趣,课堂看似热闹,但却不能深入学生内心。如二上年级《感受秋天》的活动设计:活动一,展开想象的翅膀——写秋天(交流赞美秋天的诗歌,运用音乐创造意境,读儿歌《秋》);活动二,追寻秋姑娘的脚步——找秋天(播放秋天的视频);活动三,创设秋天的情境——画秋天(欣赏美丽的秋景,然后让学生画秋天景色);活动四,抒发对秋天的情感——唱秋天(一起唱《秋风秋风轻轻吹》)。
  (二)针对策略:重实践——引学生手“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品德课堂中,凡是能让学生“动”的,教师就不要用讲来剥夺学生“动”的机会。
  1“动”之有机会
  如《感受秋天》这类的自然常识课,就可放手让学生动手探究。用手摸、用嘴尝、用鼻闻、用皮肤感觉,这样动起来的课才是生活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在动手探究中,学生就已经学到知识,更将知识内化为品质。如《感受秋天》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设计:活动一,感受秋天(说说秋天是否来到你的身边);活动二,欣赏秋天(将自己拍的秋天的照片给大家欣赏);活动三,品尝秋天(把自己带来的秋天的果实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活动四,制作秋天的画(让学生自主分组活动,用树叶粘贴画,用橡皮泥做果实,用彩笔画秋天,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四,展示秋天的礼物(展示各组的作品,互相欣赏,教师颁奖);活动五,课外延伸(组织秋游活动,探究秋天的小昆虫)。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做好“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创设动手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真正动手动脑,学生就能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2“动”之有素材
  在儿童眼里,一张纸、一片叶子、一杯水都可以是他们用来创造的玩具,这些东西在他们手里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成果,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发挥、挖掘儿童这种神奇的创造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大量的东西可以作为学生动手动脑探究的素材。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多彩的课余生活》时,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我们就深度挖掘素材,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课堂上让学生制作并介绍成果。这些过程既有独立,又有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创造无处不在,探究是快乐的”的理念。下面这些就是学生用橘子皮在奇思妙想搞创作环节的作品。
  二、误区二——放映式
  (一)放映式课堂的特点
  现在教师的教学特别依赖多媒体,制作课件成了教学的重头戏。一堂课中,课件的播放往往会贯穿始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如四年级下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个主题的教学的一般的设计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然后课堂中大家交流,在学生支离破碎地回答后教师补充,接着教师就会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让学生感知。以《节日大观》的活动设计为例:活动一,游戏——节日猜猜猜(出示题目,指名回答什么节日在哪一天);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出示表格——你对节日知多少);活动三:创设情境,走进四大节日(1播放《春节序曲》,走进春节;2出示圣诞老人的图片,走进圣诞节,学习关于圣诞节的资料;3走进开斋节和狂欢节);活动四,了解世界各地的传统节日(搭配音乐播放图片);活动五:知识竞猜,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课堂视觉冲击力大,教学内容丰富,感知性强,也较能吸引学生。但从学生能力发展考虑,这样的课堂学生以吸收为主,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针对策略: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叶圣陶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而且这种创造力来自孩子的内心,那些有独特思维的人就作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存在。”所以,今天的品德课堂更要尊重儿童,把思考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设启发性的情境,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的传统节日当然很多,教师在准备时是无法都准备到的。但作为教师应该明白,我们的课堂不能仅仅给学生知识,更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探究能力,实现其自我学习、自我创造。
  1抛砖引玉——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像这类知识性很强的课,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授之于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东西在精不在多,要有启示性。如《节日大观》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几大传统节日,教师只要系统地呈现一个节日即可,然后抛砖引玉,启示学生:“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节日吗?怎么了解?了解什么?”这些问题就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在大家的思考后总结方法:通过网络、书籍、调查等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 、庆祝方式、典型特点、文化背景。这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了。第二课时的“了解世界现代节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更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了前面的探究基础,这时的探究会更有效。
2奇思妙想——迸发探究思维
  儿童天性好动,课堂不能束缚学生的天性,理想的课堂需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教师应给学生留足“动手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激活他们的思维火花;解放学生的手脚,挖掘他们的创造潜力;解放学生的空间,发展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这样的几种做法:(1)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导出汽车。(出示汽车模型)那小汽车靠什么在路上走?(出示轮子)(2)针对轮子,你想研究什么问题?(3)学生思考后回答:①轮子为什么是圆的?方的可以吗?②汽车轮子为什么要四个?③车子的速度跟轮子大小有关系吗?④轮子用什么做的?⑤轮子为什么不是光滑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他们的回答一个接一个,而且个个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
  三、误区三——牵引式
  (一)牵引式课堂的特点
  课堂中教师的预设很充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为了使课堂紧密,教师大都喜欢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早已铺好的台阶,进入自己设计的“套”。如一教师在执教五年级上的《诚信真可贵》时,设计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游戏,目的是引出诚信可贵的话题。一开始,教师便告诉学生图片上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说“马”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品,说“鹿”的则得不到奖品。结果面对“诱惑”,学生丝毫没有心动,全班都说是“鹿”。显然这个游戏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教师已经在黑板上写了课题:诚信真可贵。教师这种牵引式的游戏,学生多已麻木,大多会猜中教师的心思。
  (二)针对策略:手脑并用——诱学生心“动”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体验式教学。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等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重新构建道德认知,促进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尝试探究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小学生喜欢与众不同,哪怕是毫无道理也要去试一试,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尝试教育就是放手、放心让学生去试一试,从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讲,尝试要比传统的讲授更能入心。品德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多尝试,为学生创设尝试教育的契机,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集体力量大》这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两次尝试的机会。一次是请四个小个子学生上来尝试搬很重的讲台桌,给他们5分钟的时间尝试。一次是让学生尝试折一个小棒和折一捆小棒。这样学生在尝试中就明白了集体力量大的道理。
  2情境探究法
  情境探究法的基本模式是“创设归回生活的活动—发现存在问题进行探究—提升后再次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切实有效的生活指导。这类课比较适合养成性教育的内容,如习惯、意识等方面。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上《做学习的有心人》这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的动手动脑的探究式体验活动:(1)宣布活动规则(出示课件要求),请拿出一张口算纸,准备开始。(2)学生一分钟内练习口算(教师放动画片,有的同学忍不住抬头看了几眼),然后同桌交换并默默地数对方做对了几道口算题,数好后轻轻地还给同桌。(3)谈感受:你对这次的结果满意吗?为什么?统计一组的成绩,写在黑板上(16123023 36 21)。(4)师:现在老师不给大家放动画片,去掉干扰,大家一门心思地做口算,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呢?好了吗?请拿出第二张口算纸,准备开始。(5)再次调查数据,发现问题,探究根源(2418 30 40 26)。(6)对比两次数据谈感受。(7)送座右铭:学习和专心交上了朋友,成绩会越来越好。
  两次口算比赛,其实是两次对比实验,这“动”的过程已带给学生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成绩会不同?是什么导致有差别?从表面的成绩差异现象到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这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品德教学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德育课程,一堂有效的品德课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性,即认知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意志的锤炼、行为的改善和学习行为的转变。
  引“动’策略,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帮助他们实现了五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歌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更丰富的学习”。它有助于挖掘学生创造的原始特质,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儿童的探究习惯;它有助于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敢想敢做、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所以,教师应该重新梳理“师生观”,在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探究平台,更多地让学生“动”起来。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