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要求完善论文(共4篇)

2023-12-10 20: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共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校之本。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师德是教育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引。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对广大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尚师德寄予了殷切希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见,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才能保证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参加学习和活动,以受到教育和启迪,实现全面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塑造教师的师爱形象,要从热爱教育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做起,要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以全局为重,不为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学生赋予具体的教育之爱。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师识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学识、教学质量意识,教学教改意识和适应教学发展的竞争意识。高超的师识是教师的基本要素,是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必须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通过课堂这个阵地,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传授给学生牢固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通过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把教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把教学能力转化为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为目标来增强师德师能,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掌握精湛的师艺才华: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有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才是基本具备参与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教书育人工作的首要条件。身为教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学海无涯,学然后知不足。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广泛涉猎其它领域的重要知识。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视野,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这样的教师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渴求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今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认为教师理应思想好、行为端、知书达礼、对人谦和恭顺、礼让三分;教师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是社会的表率和楷模。他们在与教师有争执时,他们可说粗鄙话但教师不行,他们动辄说:“还说是当老师的。”甚至不顾法律约束与教师尊严,侮辱殴打教师。同时教师本身对师德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一种认识,认为自己是教师,不是一般人,他们自诩清高,盲目尊大,最终走向孤独;还有的只认为教师也是普通人,上完自己的那堂课就了事。还有的认为,自己是教师就要处处谨小慎为,在保持形象的同时筋疲力尽,最后认为得不偿失;还有的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人民教师,理应得到最好的待遇,在没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后自暴自弃,丧失师德。这些都应是一些错误的认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职业,广大教师要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作者:虎存彪

  第2篇:夯实敬业和奉献的基石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这里的师德建设,重点是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个人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指出,要让学生生活在校园、学习在校园、成长在校园。从这个角度看,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行为习惯的标杆,从教十余年来,我个人认为,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夯实敬业和奉献的基石,深入学习和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只有具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使思想和学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是把敬业作为教师的终身使命。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的核心不是说每个教师都能从教书育人中获得这样的认同,关键点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敬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才能在一点一滴中以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形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境界。二是把奉献作为教师安身立命之本。教育育人本是灵魂工程,不能用“显绩”来衡量。“重育人,寡安逸,淡名利”是无数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该讲理想、讲奉献,而且应该把奉献作为自己安生立命的根本,奉献是教师的职责,奉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我们多少教师甘于奉献,甘于清贫。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于一辈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流干。教师是蜡烛燃烧完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照亮了学生。三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们一般都是非常希望得到自己老师的重视,并且希望老师理解自己的心理上的需求。


  三、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制度建设是抓好各项的工作的根本保证,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强”专题教育及“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都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制度建设约束不作为和慢作为。我认为,在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設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制度,从而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起到的约束和保障。一是从严从实抓好教师学习工作。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纲领性的文件,作为每个教师都应该熟记,学习后要定期进行考试,把考试成绩纳入个人绩效。通过学习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育人意识,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一种自觉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道德风尚,净化行业风气。二是对照自身查找不足。借鉴党员每年开展的党内组织生活会的形式,每个学校没有入党的教师大概有70%左右,那么这些教师如何认识到自身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呢,又是如何能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呢,我个人认为,每学期结束,我们可以按照年级组或者教研组,有必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批、互批形式的务虚会议,通过这种形式,帮助每个教师认识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正。三是要求提倡加和强教师工作者们应当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的学习者”,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打开一个新的知识天地。教师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提升教职工的文化品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倡导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念,寓教于乐,促进身心健康,陶冶道德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加强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应注重营造从教向上的良好环境和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一是新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针对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自我提升不够的现状,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可以组织开展全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集中组织教师利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开展师德建设的讨论,并广泛征求教师对师德规范内容要求及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讨论过程中既帮助了每个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认知通过网络向全社会进行公布,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家长都能了解到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举措,形成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我认为这对于营造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引路的作用。形成优良师德风范,推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应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师德楷模”、“育人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出师德楷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管理育人优秀干部、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进一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召开教书育人交流会、师德楷模报告会、表彰优秀教师等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用先进典型鼓舞和激励教师,达到推动师德建设的目的。


  作者:马萍

  第3篇: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及其时代性分析


  一、師德师风特点以及职业道德


  (一)师德师风特点


  师德就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由于教师这个职业较为特殊,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从业人员与其他进行职业活动的从业人员的特点有所不同,具有更加特殊的职业道德。师德不仅仅是指教育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其肩负着这个社会对教师从业人员所赋予的精神价值。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就是为人师者所必须具备的道德的典型水平。但就现代教育来说,师德就是指教师应当做好学生标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学生,并且需要对学生有更多的热爱之情。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教育水平进步的同时也带给了教师更多新的内涵。而师风指的则是教师行业的风气,换句话来说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整体状态,就是教师这个职业能否承担起社会对其所赋予的期望以及价值的标杆,对于教师行业是否能够完成教育目标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而师德师风则是不可分开而谈的一个整体。师风的构成就是由师德汇聚而来,而师德也需要师风的不断培养。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折射出我国现代教育的核心,也反映了高校的人文内涵以及其精神风貌。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来说,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学习目标,就需要教师更加热爱祖国,热爱自身的职业以及教育事业。教师这个职业不仅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素养,更需要具备对学生的热爱,爱岗敬业也是教师对教学事业与职业之间关系协调的准则。在我国教育部所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表明,教师需要具备爱国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基本素养。由此可见,爱国守法不仅是教师的基础准则,也是一个基本公民的主要素养。高校教师更应当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准则,将法制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身以及学生的法制意识。除此之外,高校教师需要具备爱国意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身的爱国之情添加到自身的本职工作汇总,并将其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爱国意识。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当秉承教学严谨的态度对教育内容负责,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科学精神以及探索精神,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并将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在培养学风方面,高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培养优良的学生风气,不断钻研自身的专业知识,并学习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对新型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而师德则是严谨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做到严谨教学,就需要在教学规律中不断探索,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及改进力度,从而提高教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以及道德水平也会对其所教授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最终影响到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也应当不断完善自身,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实力,使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再次,现代师德师风建设是随着我国教育工作要求而提出的重要内容,所以想要提高师风师德,就需要遵循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高校在进行教师管理时就需要营造出这一支更加具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并且具有良好的思想水平和教育知识。这样的师资队伍也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那么想要建立这样的教师队伍,各个高校就应当从自身的教职工管理道德规范入手,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并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使广大教师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最终使其教育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并激励广大教师能够对职业理想进行实现。


  最后,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不仅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还应当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学习强化自身。学习和修炼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育的方式以及师德师风建设方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身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收获,并将实际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自身能力。广大教师应当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并通过发现问题的方式不断创新,将其运用到最终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二、我国现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术做假严重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教师的学术知识评估,但往往忽略了学术道德规范的限制,某些高校教师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就极容易出现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近年来,我国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的现象屡见不嫌。而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从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慢慢转变为提高学校的声望、招收更多学生的目的,导致现代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数量而不重视学生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对科研项目进行量化管理,导致一些教师为了评选职称或其他利益因素对科研项目进行造假。这类学术舞弊行为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不负责,并且也阻碍了学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价值观出现偏差


  现代经济多元化经济建设的变化对我国社会以及教师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几乎已经偏移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并且大部分教师在各种环境的诱惑下职业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将教师作为一项谋生的工具,而教书只是每天的工作内容,没有将教师这个职业作为崇高事业认真对待。这些教师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并将金钱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丧失了教师职业的事业心以及责任心,没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并提高自身能力。


  (三)师生关系淡薄


  古诗有云,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但是就目前来说,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互动也只是单纯的应付教学要求。双方互动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缺乏交流的平台和主动性,导致师生之间出现较为严重的隔阂。一些课堂内容较为乏味的科目逃课现象较为严重,这就导致师生之间教学和育人缺乏联系,最终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


  (四)职业素养较差


  一些教师往往教学能力较差,并且缺乏相应的教学能力,这不是由于教师在学习时知识技能不过关,而是并没有让自身隨着教学水平的进步不断提高,对科研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投入精力较少,没有在工作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这类教师往往对本职工作有所缺乏,不对相关学术知识不断学习,其教学思想迂腐、知识陈旧,更不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最终影响到其教学方式。


  三、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首先应当将师德师风在各大高校中进行理论明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在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素养时应当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为人师的终极目的,形成具有学术特点的自我教学模式;教师在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还应当从基础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在本身的教学规范上进行升华,形成艺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除此之外,为了体现各个不同高校的师德师风的特点,还要教师根据不同的高校的主要教学内容培养自身的思维方式;例如理工类高校的教师应当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极强的自我动手能力,更应当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综合类院校的教师应当具备广泛的兼容性,并且具有更加多元化的人文特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良品质。


  最后,为了适应现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模式,还应当不断深化改革,将中国梦作为教育的终极梦想,从而形成现代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新环境和新生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应当根据新发展的各项理念对宣传教育进行强化,最终实现师德师风的完整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现代高校建设的全局性、长期性建设工作,不仅应当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事业心以及责任心,从而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帮助,打造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学队伍,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


  作者:邹伍祥

  第4篇: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研究生入学教育


  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相应的大学文化支持。以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立德树人”、“善待学生”的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当前我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上实现新提升,在深化教育改革上实现新进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在教育管理水平上实现新跨越。


  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通过专题宣讲、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进行全程化、渗透式教育引导,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通过我院的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转变,熟悉学校的校风校训、管理制度、专业发展,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生活与学习,顺利完成学业,练就专业技能。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科研研究生科精心布置,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中山医学院的协助下,努力圆满完成入学教育,为树立良好校风、为学生的研究生生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入学教育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对新生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教育,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教育他们遵守校规校纪,强化其爱国、爱校、成才、敬业意识,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实现新生由本科生到研究生的顺利转型,为今后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校的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校、院领导的关心正确领导下,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扎扎实实开展我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新生们不仅得到来自老师、学长学姐们的关心爱护,从中感受到了我院的温暖,更是客观、理性地了解了学校、学院以及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新生们能够开始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1.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通过组织学习师德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依法从教,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先进典型人物的师德风范,学习本校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师德教育的建章立制和规范办学管理,逐步建立和落实师德教育与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职务评聘等相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使我校师德师风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4)坚持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努力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一是学校对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对经查实违反职业道德,令其改过而仍未及时改正的教师,情节轻微者给予通报批评,对情节严重者,可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或取消教师资格。二是要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进一步建章立制,积极探索规范师德师风管理和建设的长效机制


  2.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1)动员阶段:(2016年9月上句)


  召开全院教师大会学习相关文件、宣布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引领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新时期教師职业道德的深刻内涵。


  (2)学习法规讨论阶段(9月下旬——10月上句)


  全体师生采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和分散自学的办法,认真学习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文件材料,每个教师都要作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心得。每个教师读书笔记不少于4篇,学习心得不少于2篇。


  (3)自查自纠阶段(11月)


  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认真进行自查。每位教师都要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新时期教师素养要求,认真查找在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方向方面,对待学生方面,治学方面,仪表和风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明确今后整改和努力的方向。(11月底完成)


  (4)整改提高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5月)


  师德师风教育,贵在常抓不懈,重在取得实效。要在开展教育、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把整改贯穿于学习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更高的要求规范教师行为。


  (5)检查验收阶段(6月-9月份)。


  在教师自查自纠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推广先进经验、树立优秀典型,查处违纪的人和事。学校师师德领导小组成员,对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评。


  3.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条件(包括研究工作基础、条件等):


  (1)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权威人士、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师德建设监督小组”,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以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2)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学校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教职工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3)认真组织学习。师德建设重在宣传,贵在坚持。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等,要求人人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校教职员工要结合“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要切实解决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4.项目预期成果形式、效果:


  (1)教师各种论文获奖情况


  (2)学生的评教结果


  (3)教师承担的省部级课题、校级科研项目数量,在核心期刊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教师出席学生活动,开展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情况


  从以上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师德教风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水平,更与学风建设密切相关,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我院一贯重视师德教风建设工作,注意全面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动性,适时开展多项活动,将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日常教学中,除严把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指导等教学环节质量关外,还注重课内、课外两个教学课堂中的师德教风建设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和关怀。


  作者:林伟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