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师资呈现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状况,严重制约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
免费师范教育政策以国家部署师范大学生为对象,针对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未来教育家,为当地师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意义重大。
1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内容和实施
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
旨在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政策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一是“免费”,二是“义务”。“免费”指的是国家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先在六所部属师范学院中进行试点);“义务”指的是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到西部支教三年。
2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整个西部地区的“两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尚远。其中有350%的县(市、区)、23%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低于全国1.3年;文盲率高于全国2_3个百分点。
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师数量不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几大突出现状直接制约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如果没有西部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归纳起来,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客观物质条件影响师资力量,二是落后观念制约师资发展,三是师范院校对农村师资培养的忽视。
3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对于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意义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施行,从国家层面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从以前的零散化、不确定化,正式走向了规范化、体系化,在解决西部农村师资数量、质量和观念制度方面,着手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调整保驾护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西部支教三年,一般要求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为西部师资数量问题的解决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直接保障了农村教师数量。
另外,政策着眼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师资现状,鼓励师范生终身从教,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总体数量短缺、合格教师缺口大和流失严重,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予以了政策解决上的保障。
3.2确保在校师范生质量,提供师资储备。政策在高等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并发展,在国家部署师范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具体施行,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给予了其丰富的成长土壤。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的高校,在充分研究和一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免费师范生量体裁衣,设定了合理的培养模式。首先是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切合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内容;其次,充分研究了西部农村地区缺乏优秀教育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实际情况,注重教育教学中管理和科研知识的融入,培养在校师范生良好的协调管理和科研能力。
3.3保障了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政策护航高校,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资,更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专业性高、针对性强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了专业化,为积极适应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准备了必需的能力和素质储备,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
3.4助于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免费师范生充实到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首先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人口上解决了西部农忖基础教育师资学科结构的不平衡现状。其次,生源地不同的毕业生回生源地任教,很大程度改善了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5政策开创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与高校有效合作新模式。政策打破了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学校本位”,开始关注农村师资的需求特征和基本要求,建构了有效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培养体制:首先,确立了学生“来自农村,服务农村”的基本职业价值取向,明确了免费师范生中小学人事制度的发展任务,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其次,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的业务联系和教育协作,可以让师范生在接受专业、优秀的培养后自觉自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进取,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广阔土壤中提升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品位,实现质的发展,并完成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免费师范教育是一个信号,表明了国家对于教师培养的重视,也表明了政府要大力扶持师范院校的态度。作为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一个新型政策,它全面地从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质量、制度、队伍建设方面着手,切实促进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寄希望于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发展,完善政策指向,消除民众误解,关注师范毕业生的工作转接问题,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设立实事求是的服务期,健全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竞争的人事制度。
作者:汤泓玻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5年12期
更多论文请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