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开放性的概念与结构
认知开放性的概念是南京师范大学邓铸教授在广泛研究基础上,在2010年正式发表提出的。它是个体智能建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认知习惯或爱好,它反映了个体已有经验的可激活性、可塑造性,以及内外信息传递及融合的流畅性等。教师的认知开放性,是其与教育教学行为关联紧密的信念、价值观、信息感知等的开放性,对教师的自身发展、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影响。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编制出《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问卷》[1],并测查了1126位中小学教师。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教师认知开放性的结构主要包括认知广泛性、感知敏锐度、思维发散性、求新内驱力、信念合理化、抗认知闭合等六个维度。其中,认知广泛性反映个体认知或涉猎领域的广泛性,包括领域间的渗透性;思维发散性反映个体思维是否具有灵活、变通、发散、流畅等特点;感知敏锐度反映个体对外部信息是否具有敏感性或洞察力,特别是对变化信息的敏感性;求新内驱力反映个体追求变化和创新的内在动力;信念合理化反映个体对已有经验、信念冲突信息的处理方式与态度;抗认知闭合反映了个体的结构偏好,以及对模糊的容忍度等。
二、中小学教师的认知开放性及其意义
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整体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学科、性别、学校间的差异。中小学教师的认知开放性,反映出教师在认知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感知敏锐度、求新内驱力、信念合理化、抗认知闭合等六个方面的开放性水平,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即在于:它是教师自身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首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难以摆脱考试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束缚。调查发现,新课标的实施并未带来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变革,不少教师依然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的控制,导致学生思维刻板化,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认知开放性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力的人。能否形成创造力的关键首先在于有无创新意识、创新价值取向等,它从根本上涉及人的观念问题,即认知开放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认知开放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儿童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然而教师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教师的知识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人格结构,取决于教师的认知开放性。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教师认知开放的程度影响着其教育理念的形成、教学方式的呈现、实践反思的深度。教师的认知影响着自身的成长,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中小学教师认知开放性的培养途径
(―)自主研读与慎思
自主研读与用心思考,能使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走进研究性学习,更能帮助教师理解和认识认知开放性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更需要强化自主研读与慎思,更新理念和方法。教师要与思想家、教育家进行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对话,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自身认知开放的水平。
(二)教学实践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认知开放性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对新信息的涉猎范围、对同事不同观点的接受程度、对学生新异观点的赞赏程度等。而这一切,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教师专业理念的升华,提高认知开放的水平,以进_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认知开放性要求下,教师通过审视和分析自身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可实时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偏差,形成全新的对教学事件及其问题的独特思考和创新见解。
(三)在职培训与提升
教师通过在职培训,获取新知,更新理念,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可借助校本培训,引领教师充分认识自身认知特点和认知开放性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关键作用,强化团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认知水平。教师高水平的认知开放性,有赖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可以满足教师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需要。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对各类信息的广泛接纳和灵活融合的程度将大大提高。
(四)野外拓展与训炼
野外拓展与训练有助于培育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3]。而个体认知开放性水平的提高也与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息息相关。野外拓展与训练活动充分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野外拓展与训练,个体可以在自我认知、创新思维、融合变通、沟通悦纳等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进行野外拓展与训练,有助于教师积极的自我认知建构;有助于对信息的广泛接纳和灵活融合;有助于求新内驱力的不断增强。
四、师范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有赖于高等师范教育。只有切实加强师范生培养,重视师范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高认知开放的未来教师。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技能轻理念、重模式轻变通、重师“教”轻生“学”、重结果轻过程。
第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性欠缺,与社会需求和人们的期待相去甚远。学校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多数仍然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因而阻碍了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才培养的价值标准与当今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相差甚远。
第二,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相分离。当前,高师院校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往往根据专业教育标准评价学生,从师范性要求来考核学生的教育能力。然而其课程设置仍为学术导向,远远不能满足师范生专业学习需求和专业能力要求[4]。
第三,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师范教育的教学方法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课堂教学仍以教师和指定教材为中心。同时,相当一部分课程的授课形式以专业或大班集体授课为主,师生互动交流困难。这种现状,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发展,无法达成学生开放认知、拓展知识、主动建构、创新思维的学习目标。
由此可见,进行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变革,从开放、融合的认知高度,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认知开放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大力倡导师范教育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而教。
(一)变革教学方式
处于“云信息”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紧随时代和社会要求,及时变革高校师范教育教学方式。以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树立开放式、批判式的教育观念,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第_,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习、积极参与,并将这些方法综合运用、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升认知的开放性水平。
第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高校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注重教学思想的创新与应用、开放性认知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全面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思维训练中,将启发式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全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拓展发展空间
1.为学生提供开放、互动的环境
教学是双向互动过程,真正的教育是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并完成的。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无处不在的,唯有开放互动,才能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才能有效提升师生的认知开放性水平[8]。首先,教学环境开放。要向社会开放,与社会融合;要实现课程内容国际化,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要引领学生面向社会实践,亲身感悟和体验,培育社会责任感。其次,学科之间开放。课程建设要彰显学科发展趋势,实现课程融合。再次,学校内部开放,学校应创设多种平台,实现学校内部的开放,达成课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
2.为学生创设持续发展的空间首先,创设物理空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物理空间,创建创新工作室、学生社团,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发展创新能力提供物理空间。同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提供物理空间。其次,创设心理空间。开创一个积极健康的实践共同体空间,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对话提供空间,满足学生思维拓展和互动讨论的需求。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信息技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第_,网络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第二,网络可以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第三,网络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在大数据时代,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考试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客观了解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等[9]。
综上所述,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高认知开放的教师。高等师范教育应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构建高效、开放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师生认知开放性水平的提高,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的、高认知开放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