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策略

2015-11-20 0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0年5月,我校申报的《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题,经山东省教研室批准立项,成为我校第一个省级课题,经过三年来的课题研究和实验,我校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基本形成了由“检查预习、分组学习讨论、班内展示与归结、应用与拓展”四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融入鲜活的时材,对该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思想品德学科自己的特色。
  一、理论分析
  思想品德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紧跟时代步伐,握准时代脉搏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和灵魂。思想品德课渗透时事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体现。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精选时事素材,将鲜活的时事渗透到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给思想品德课的小组合作注入“活水”,让思想品德课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进行时事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实践探索
  环节一:时事播报,激趣导入
  导入是课堂的开头,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
  节,新颖别致、动心触情的导入,往往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精彩的导入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选用教材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或新闻,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们将原来“检查预习”与“时事播报”结合起来,由时事播报引入课堂学习。
  在讲授九年级《走科教兴国之路》一课时,展示小组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神舟十号”发射升空及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实况录像,那雄壮豪迈的发射场面和奇妙的太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时事新闻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科技力量的强大,感受到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为学习课本知识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环节二:时材结合,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时事材料来讲解教材,不仅可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让教材变得更加鲜活,使理论内容更加形象化,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能结合时材谈教材知识点,在合作探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课堂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结合《2012年开学第一课》《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视频》《2012最美乡村教师》等视频资源,精选片段让学生在感悟探讨、合作探究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成功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
  环节三:展示点评,归结收获
  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组内同学协调一致,形成竞争意识是关键,小组达成共识,形成最佳方案,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点评可以相互促进,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点评的主动性和准确性;归纳总结是效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知识,进而形成知识掌握的规律性、整体性。该环节与学校基本模式基本一致,不再详细赘述。
  环节四:创新命题,时材拓展
  结合时事素材命制创新试题,在课堂训练中巩固学过的知识,通过时材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学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时,我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知识设计新题目,增加了题目的新颖性。在学习《艰苦奋斗》一课时,结合“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及“我的中国梦”等热点设计题目增加了时代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样,让学生在题目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时事教育,增加了题目的新颖性,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此基础上,小组再进行集体矫正补救、及时反馈,让小组课堂取得了更高的教学效益。
  三、研究反思
  1.遴选时材,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时效性和正面性
  时事资源的内容非常广泛、包罗万象,这么多的内容,如何遴选?我想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时事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次,要抓住时间的特点,注意时效性,不能等到时过境迁再去进行,且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教学要注意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
  利用时事素材进行教学需要指导学生养成关心、收集时事资源的好习惯,增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教师还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兴奋过度或不活跃,都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在思想品德小组合作教学中引入时材的课堂模式,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课本知识,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鲜活的时材,让我校的思想品德小组课堂活色生香,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走向成熟。
  (作者单位 李锦刚 孙 红 孙妍妍 黄 瑾: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学 王 勇: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路小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