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6-0046-07
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提供了:①代表某一领域研究水平的硕博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②具有时效性并拥有明确而稳定读者群的期刊文献,〔1〕有叙事性的也有理论性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时段某一领域实践与理论的研究状况。
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库的检索思路:①循环地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主题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论文。②集合两个数据库的所有论文,去掉重复统计的论文。③阅读每篇论文,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论文。最后整理结果:2010年无此领域的博士论文,共有25篇硕士论文。
期刊文献的收集思路:①确定以学前教育领域的六本核心期刊为检索对象,它们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教育导刊(幼教版)》。②以期刊名为检索词得到2010年目录后,再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每本期刊的文献。收集结果不完整,因为即便用了两个数据库进行查漏补缺,发现还是有期刊缺期现象。③查阅这六本期刊2010年纸质本,对数据库的数据作了查漏补缺工作。④阅读每篇文献,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最后整理结果:六本核心期刊有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共58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的界定:在硕博论文库与六本核心期刊范围内,凡研究对象为学龄前儿童,探讨问题为音乐教育现象的文献。另外,以下三类边界交叉的文献也被收录其中:①在艺术综合教育的文献中,涉及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文献。②有关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内容的文献。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传统习惯是把幼儿园舞蹈教育归入音乐教育范畴的。③在运用个案研究法的硕士论文中,其中有一个以上个案是有关学前儿童或学前儿童教育机构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
下面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2010年25篇硕士论文与58篇期刊文献作计量分析。
一、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一)论文作者所属专业分析
25篇论文分别来自高校的三个专业: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专业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师范院校的美学专业。三个专业论文的数量与百分比分布如下:音乐学专业的有17篇,占总数的68%;学前教育学专业的有7篇,占总数的28%;美学专业的有1篇,占总数的4%。
数据显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主要来自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与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的作者显著多于学前教育学专业,两者的比值接近2.5∶1。
(二)论文作者所属院校分析
通过对2010年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两个优秀硕士论文库中学前音乐教育硕士论文的统计,我们发现中国高校在向两个数据库提供优秀硕士论文时的标准不统一。有的院校提供的确实是比较优秀的硕士论文,有的院校没有经过筛选,只要是硕士论文都提供。鉴于此,一方面,“优秀硕士论文库”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与“优秀”这个称呼名不符实;另一方面,个别学前音乐教育范畴内的硕士论文因为没被评上优秀而没进硕士论文数据库。录用标准混乱最明显的表现:有的院校不提供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有的院校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都提供。我们想对这两类学位论文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得不到这个数据。因为在论文首页,除统称的“硕士学位论文”外,有的院校另有“学历硕士”或“专业硕士”“科学硕士”“教师硕士”“教育硕士”“全日制硕士”的区分标注,有的院校则没有。
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5所高校开展了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相关的硕士生培养工作,其中艺术院校2所,综合性大学2所,其余9所为师范大学。可见,涉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硕士论文主要来自师范大学。
(三)研究内容分析
按照一定的类目划分标准,〔2,3〕研究内容的类别与百分比数量的统计分析如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1篇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学前教育学、美学3个专业。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2.国外音乐教育类论文有1篇占4%,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3.非正规音乐教育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2篇讨论学前儿童的器乐学习,1篇讨论亲子音乐教育,1篇讨论音乐课外辅导班现象。4篇论文作者都来自音乐学专业。
4.幼儿园音乐教育类论文有6篇占24%,其中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2篇探讨教育媒介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论文作者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1篇讨论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方式,1篇探讨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后2篇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除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论文外,其余4篇都属于幼儿园艺术课程研究范畴,而涉及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所有研究都体现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所以此领域的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
【关键词】中美 数学课程标准 比较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0-02
一、引言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包括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1983年,美国的教育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列举了美国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种种事实[1]。1989年以来,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共研制了四个有关美国数学课程的标准:1989年公布的《学校数学课程及评价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1991年公布的《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1995年公布的《学校数学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2000年公布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Mathematics)[2]。2009年6月l日,由全美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mors Association)与全美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发起倡议,联合美国51个州和特区,一起参与制定美国的《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es)[3]。2010年6月,美国颁布第一部全国统一的《州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现已有44个州采纳。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的起步之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 2001 版》)[4]。紧接着在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5]。《课标 2001 版》在中国已实施了 10 年,在此基础上,2011 年教育部公布了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 2011 版》)[6]。
目前,根据查找的所有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文献中,没有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梳理了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找出目前研究存在的欠缺,对进一步研究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提出展望。
二、文献统计分析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集资料,整理出关于中外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硕士论文有18篇,期刊论文有14篇。其中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比较多,具体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时间分布表如下,时间截止到2015年8月1日。
表1 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文献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学者针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占中外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数量的比例很大,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下面从比较范围和比较内容来总结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三、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一)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整体比较
在针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文献中,有针对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例如:许雪莲[7]的硕士论文《中、美两国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把我国2003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美国2000年的数学课程标准相比较;白莲花[8]的硕士论文《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这是把我国2003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美国2000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李青林[9]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贾晓华[2]的硕士论文《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和张昕昕[10]的硕士论文《中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有针对中美初中或小学的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例如:刘长明[11]的硕士论文《中、美两国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这是把我国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初中部分同美国2000年公布的《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的初中部分进行比较;周瑞[12]的硕士论文《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孟欣欣[13]的硕士论文《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张雨薇[14]的硕士论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以上这些硕士论文对中美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的文本框架进行逐段比较。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这几个部分进行“文字”比较。
(二)中美数学课程标准部分比较
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部分比较的文献主要是期刊论文,例如杨新荣和宋乃庆[15]写的《中美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刘长明[16]在数学教育学报期刊上发表的《中美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针对中美最新数学课程标准内容部分比较的有张楠[17]写的《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比较研究》等等。
关于中美数学课程标准局部比较的文献,大多数都是针对课程内容的比较。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按照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划分,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和综合实践这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四、研究不足和展望
在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的众多文献中,关于比较两国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硕士论文只有一篇,即张雨薇的硕士论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那么关于比较这两个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初中学段是空白部分。而且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很少,因此今后可以考虑从定量研究方面对两国的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改平,杨光伟.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43-46.
[2]贾晓华.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3]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许雪莲.中、美两国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白莲花.中美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9]李青林.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张昕昕.中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刘长明.中、美两国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12]周瑞.中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3]孟欣欣.上海与美国加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14]张雨薇.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
[15]杨新荣,宋乃庆.中美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J].数学通报,2005,44(8):14-16.
[16]刘长明.中美初中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1):67-70.
[17]张楠.中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1):88-91.
作者简介: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4.实践环节的确立由于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教育应用性,因此需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以及操作类的课程的比重[2]。教育硕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必须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教育硕士不仅需要研究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院校增加实践环节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院校可组建教育硕士模拟学校。教育硕士模拟学校即模拟中小学校教学的实际教学环境,建立教务处、政教处等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各学科教研组,每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其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们有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创建模拟学校在客观上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补充。(2)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开辟校校合作的培养方式,组建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为学员增加教学实习机会,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一线教学经验,虽然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许多人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也需要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整合起来。这样学生相当于直面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使学员带着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研究的目的性和操作性[3]。(3)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环节。高校现有的导师人数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校吸纳示范中学的优秀师资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做法既充实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又能优化现有的导师结构。骨干教师定期为学生上示范课,优秀教师担任学员的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选题素材。这样学员可以在校内教师的课堂上学习到理论知识,在校外导师那里学习到实践经验,双管齐下,有的放矢。
1987年我国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落户于华东师范大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从无到有,至今,经历了2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短短的20年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初步形成了适应性的人才培养规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11月公布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增加到10个,硕士点增加到48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开始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二是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逐步构建了一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然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出现。
问题
学位点布局不均衡
首先是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中部中心城市。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A类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共31个,比例为63%,B类地区学位点17个,比例为35%,而C类地区仅有1个,比例为2%。A类地区硕士点数目是C类地区的31倍,是B类地区的近2倍。博士点也多数集中在A、B类地区,C类地区仅一个。
其次是学校类型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目前我国的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承担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总数合计达34所,比例占整个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校的79%,而在10个博士点授予单位中,仅天津大学为工科类院校,其余9所全为普通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农林、财经类院校职业教育硕士、博士点寥寥无几。
研究方向不聚焦
2007年全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26所学校,研究方向数达94个,其中21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向,比例占22%;15所学校设有“比较职业教育”方向,比例占16%;13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比例占14%;12所学校设有“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方向,比例占13%;11所院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比例占12%;5所学校设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向,比例占4%;另有18个其它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多偏重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没有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属性确定强势研究方向,聚焦程度不够,未能从全局上形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方向的战略布局。
论文选题不切实
笔者从中国知网(CNKI)职业教育学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搜集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892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21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
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研究日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00年开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硕士论文逐年增多,但是,通过对这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诸多问题。首先是重原理轻实证现象严重。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论文的选题关注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比例占24%)、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比例占21%)、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比例占16%)等,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借鉴。这些问题需要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加以构建和检验,但谈及这些问题的很多论文只是停留在理论构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因此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其次是存在一定的浮躁心理,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功利、浮躁心态严重,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心不在焉;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研究薄弱,相关创新性研究较少造成的。
对策
形成均衡的学科布局
首先要平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博士点的区域分布。为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资源与人才扶持的力度。一些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由于缺乏工程技术或专业背景,难以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在今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审核过程中,考虑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适当放宽理工科院校、农林类院校的审核标准,适当增加这类学校学位点的比例,以求能够逐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方向。
提炼特色的研究方向
我们认为今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当由过去的“追求一致”的模式转为“特色发展”。这种特色发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本质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定位首先要考虑其本质特色,使其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的特色,与其他教育学科区别开来。二是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背景,而各培养单位人才培养多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而必须凸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方向设置上,更应突出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三是校本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建设上应当进一步分类指导,凝炼聚焦,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避免重复研究,从而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
选择合理的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 数字资源 开放获取 台湾地区
一、学位论文资源及其开放获取
学位论文,特别是包括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在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用的论文,由于具有较好的原创性、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价值,成为了解当代最新学术动态、掌握科技信息、研究学科前沿问题的重要信息资源,对科研项目的选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理论观点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报信息资源,越来越受到科研、教育和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由于纸质版的学位论文一般属于非卖品,在作者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绝大多数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表或者出版,而是由指定的单位进行收藏和保管,所以,属于用户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获取的灰色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由于学位论文获取难度大,造成其利用率低,学术资源浪费。随着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免费全文为特征的全世界开放获取运动的快速发展,投入其中的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数字化学位论文资源,使其成为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此,对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实现开放获取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网站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以下简称学位论文)资源进行研究探讨,以便让这些宝贵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被用户更为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为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提供基础条件。
二、“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概况
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学位论文资源仍以封闭性使用为主的情况而言,台湾地区学位论文资源的开放获取比较先进,资源内容的新颖度较高,目前最新可开放获取2011年的学位论文资源;年代跨度也较长,可达半个多世纪,即从1956年到如今。其中收录学位论文数量最多的是台湾“国家图书馆”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网站。其网站说明为国家图书馆免费供公众使用的学位论文在线服务,高峰时段同时上线人数突破2.5万人,每天提供检索人次超过80万次,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学术支持网站之一。基于学位授予法,国家图书馆为国内唯一之学位论文法定寄存图书馆,负有搜集、典藏与阅览我国学位论文的职责。历年来,国家图书馆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建立部级的完整学位论文总书目库与信息整合平台,本着“公开取用”自由、平等、开放的精神,推动我国学位论文信息的共建共享,以政府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理念,推动学术传播自由、照顾信息弱势族群,实现学术之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公义,并藉此部级的学术研究支持平台,提供下列学位论文知识加值服务,作为提升学术研究风气,以及向全球展现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建设。由于该网站的权威性所致,因此,它收录的开放获取学位论文资源是台湾地区各同类网站中最多的。截止2012年4月27日的统计数据,目前有222918篇学位论文属于开放获取性质。从台湾地区各高校历年的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比例看,最高的比例为法鼓佛教学院的100%,最低的比例为中州技术学院的4.65%,平均开放获取比例为31.93%。从该系统收录历年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数量看,成功大学最多,为17 251篇(已公开15 918篇),中州技术学院最少,为2篇,平均为1 624篇。未来,“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将藉由国家和地区级的学术研究支持平台,致力推动中文学位论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政府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理念传播学术自由、缩短城乡差距与数字落差,实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公义。此外,更将以政府公共部门网站的身份,持续协助国内各大学与研究人员将学术研究成果向全球,推动学位论文书目信息和全文资源的国际化,进而在国际学术领域取得更高的曝光率、被引用率与学术影响力。
三、“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的检索
1.学位论文资源的检索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学位论文资源的“论文查询”,包括简易查询、进阶查询、指令查询、智能型选题和虚拟学科专家。进阶查询比简易检索多出了可同时给予多个检索字符串,以及缩小查询范围的功能;指令查询给用户提供更进一步的查询方式。可利用指令查询的字段有系统编号、关键词、研究生、目次、论文名称、摘要、学校名称、参考文献、系所名称、论文别、毕业学年度、学位类别、指导教授;智能型选题:如果用户已有暂定的论文题目,可由此功能自行分析与其他同构型论文之间的相关度,以及相关主题历年的研究重点与热门程度,作为调整个人论文题目的参考;虚拟学科专家:要使用虚拟学科专家功能,需要先以会员账号登入系统,进入进阶查询功能中,选择虚拟学科专家,在查询框中输入要问的问题,选择领域及关键词后,按下搜索键,系统会给用户推荐相关的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资源的检索细项
该系统目前可提供12种检索途径,这些检索途径是:不限字段、论文名称、研究生校院名称、系所名称、论文出版年、指导教授、口试委员、关键词、论文目次、摘要、论文参考文献、毕业学年度(采用民国纪年);其查询模式有5种:精准、模糊、同音、汉语拼音、通用拼音;辅助检索由:简体转换繁体、拉丁语;缩小查询范围有:毕业学年度(民国起讫);学位类别有:博士、硕士;语言有:中文、英文、日文、其他语文;全文类型有:电子全文、纸本论文扫描文件。主题浏览:请先于主题分类选择所要浏览的主题,并按下该连结;请选择于主题分类细项区选择主题分类细项,按下该分类细项后,系统将会加载该分类的简目检视页面。
3.学位论文资源的语言文字差异
台湾地区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2009年3月,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积极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结构,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逐步发生挑战,研究生培养从过去的学术性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并扩大了应用型专业学位的招生数量。这种培养目标的转型,标志着我国现有的单一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改变。在政策上,我国应用型硕士培养的口号早已打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字面的转换简单。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社会企业对于目前培养出的应用型硕士也存在较大的质疑。针对应用型硕士培养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为例,剖析其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而对我国大陆地区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提供建议。
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情况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与大陆地区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大陆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也是分为高等教育和技术与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学术性专门人才,学生可由中学一直读到博士学位。技术与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实用专业人才,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二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四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生完成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后,可进入研究所攻读硕士班,如若继续深造,还可以继续读博士班深造。以上两种类型,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形成一个渠道多样、体系完整、交叉互通、具有畅通升学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贯体系。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是两个相互平行的教育系列,学生有权利选择普通高等教育,开展学术研究,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学习,完成博士学位,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台湾地区应用型硕士,等同职业技术教育的硕士阶段。笔者以台湾地区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土木与工程资讯系为例,了解其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模式。
二、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土木与资讯系应用型硕士培养模式
(一)科系简介
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土木与资讯系成立于1965年,曾名正修工专土木工程科,1989年增设夜间部两年制,1999年改制为工程土木系,招收大学部及进修部,2006年成立营建工程研究所,2007年更名为土木与工程资讯系。土木与工程系课程规划: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题,以电脑应用为辅,并注重专业课程之实务教授以培育具有专精技能的现代土木技术人才。
(二)入学要求
1.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有关系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者。
2.符合教育部认定标准之国外大学或独立学院有相关系毕业,取得学士学位者。
3.合于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同等学历认定标准――第三条)报考硕士班之规定者。
从上可以看出,其入学要求有其特殊性。由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双轨制的存在,其硕士招考范围较大陆地区高校范围广,含有大学本科毕业生及职业技术类本科,专科(含工作经验、资格证等)均可以报告,参与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申请。大陆高等教育没有达到双轨制的教育系统,在招生上达不到台湾地区的招生灵活性、范围广泛性特点。
(三)课程方面
其课程体现了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与资讯系课程特征。从2013年的课程要求中,对于应用型硕士生课程的学分要求都差不多保持在30学分以上。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有海外研习。这一点在大陆应用型硕士培养过程中很难看到。从其课程开设情况看,其开设的课程立足与实际生活、社会所需,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效用。
(四)学制特点
所有硕士均为2年学制,这点和大陆地区全日制工程硕士部分2.5年的不同。大陆地区高校一般都是采取先开设课程,然后实习加硕士论文撰写,毕业。正修科技大学工学院土木与资讯系中营建工程研究所课程中,其课程与硕士论文处于同期,研究生二年级仍有课程需要学习,另外,也开展了硕士论文撰写。
(五)建教结合模式
正修科技大学在建教结合方面较强的优势。原因有:台湾地区教育政策,随着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台湾地区不仅在《大学法》中明确规定大学要与政府机关、事业机关等进行产学合作,“教育部”还颁布了《建教合作实施办法》,对建教合作的内容、经费、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签订的契约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从法律上保障了产学合作的实施。正修科技大学荣获“教育部”典范科技大学示范基地,拥有7个产学研发中心。一方面,解决社会所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给予研究生以实际接触真实世界的基地,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应用型硕士的实践能力。
三、启示
首先,从入学要求上看,正修科技大学应用型硕士的招考要求,较大陆高校应用型硕士招考有一定的灵活性、侧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等。这种做法,在招考中扩大了学生生源的数量,有利于学生入学的公平性,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应注重课程的实际性,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社会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上,注重课程实际效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再次,优化课程安排,兼顾硕士论文写作。台湾模式,课程与硕士论文同时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课程知识;另一方面,无形中也会促进硕士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中的疑惑还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有利于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关键词:幸福感;教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7-02
幸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追求,我们经常谈论幸福,时刻都在追求幸福。檀传宝说过:“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属。”教师的幸福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没有教师幸福的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一、研究背景
(一)哲学视野中的幸福观
关于幸福感,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早期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孔子的“仁”、孟子的“仁”“义”结合、荀子的“礼”都主张道德修养等于幸福生活,认为行为有德就得到幸福,强调理性对幸福的作用;道家老子的“无为”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佛家则主张消除“爱”和“痴”,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西方哲学主是由理性主义、感性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三大部分组成。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主张道德的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理的结果是幸福的,幸福要依赖德性(德性论),其调解着人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感性主义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霍布斯等,主张感觉体验是幸福的直接来源,快乐既幸福(快乐论),一种是肉体的快乐,一种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主张人的精神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利和的获取和享受中达到,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达到。
(二)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到18世纪末,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问题逐渐进入经济学的视野。主要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对幸福进行研究。幸福的定性研究,主要是论证人类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如密斯《国富论》、青木昌彦“国民生活快乐指数”。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进入了持续增长的的历史时期,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水平与幸福水平成正比;幸福的定量研究则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快乐测量理论和模式。例如澳大利亚迪金大学Cummin等人编制的幸福指数量表,此表包括个人幸福指数量表(personal well-being index)PWI和国家幸福指数量表(national well-being index)NWI两个组成部分。包括个体对生活水平、个人成就、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安全状况、未来保障、社会参与七个方面的评价。
(三)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界则出现对幸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到现在只有50多年的历史,心理学领域主要侧重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测量方面,对幸福的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已经经历了描述性研究、理论构建研究和理论深化研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描述性为主,主要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状况,此阶段,在信度和效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个阶段是理论构建阶段,研究重点转向了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幸福心理机制方面与研究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如认知理论、目标模式;当前,西方的主观幸福感(SWB)正处在第三阶段,其研究重点放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上,对幸福感的研究已进入了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如: Mpbe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表》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有关学者逐渐关注幸福心理的有关问题。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幸福感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如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刘仁刚、龚耀先探讨了老年人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等等,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凡响和激励讨论。
二、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教育学领域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只是近年来的事,下面主要从教育学领域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
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贾会彦(2006)的硕士论文《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陶善梅(2010)的硕士论文《幸福论视域下教师的职业境界》;贺晓龙(2011)的硕士论文《当前社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束从敏(2003)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方红(2006)的《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蔡军(2009)的《从缺失到回归:生命关怀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诸建红(2012)的其硕士论文《上饶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有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陈云英等人(1994)运用自编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四省市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测量;张忠山(2000)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已测量其主观幸福感;肖杰(2004)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与思考》;曹建强(2005)对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进行调査研究;王传金(2008)在《教师职业福研究——以 C 市的小学教师为例》;蒋莉(2010)的《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査研究》;李佳(2012)的硕士论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谢鞍(2006)的《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曾瑜(2007)的硕士论文《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陈梅英的硕士论文《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李文静(2012)的硕士论文《河南省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有关高校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研究:马秀敏(2010)的硕士论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研究》;雷茜(2013)《做幸福的音乐教师——桂林市城乡结合部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浅论》等。
由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从教师职业本身出发,而忽视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其次研究缺乏层次和类的区分,如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而相对的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多;对具体学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全面,主要是集中在如语文、政治、英语等,对音乐等学科很少有研究。但是相对的也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及高校教师的研究。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偏低。从已有研究的发表时间来看, 在国内研究教师幸福问题的历史并不长久,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上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幸福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关注教师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但是可喜的是在近几年教师幸福感的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以往的研究出发点更多的是从教师这个职业出发,现在我们的研究趋势是倾向于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以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这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之处。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ummins RA.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0,vol.52,55-72.
[3]束丛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4]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生网瘾程度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体育运动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与勤工助学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研究述评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 地方院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Bandura A,Barbaranelli C,Vittorio GC,Pastorelli C.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trajectories.Child development.2001,72(1):1 87-206;
[3]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王云鹏.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6;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6.29(1):47―51.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6]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7]董斐蓉,何金彩,刘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41―143.重庆.2007;
[8]马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硕士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9]Smith M,Duda J,emporary measures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 orientations: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2,72:156.175;
[10]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43―46.北京:教师教育研究杂志社;
[11]魏源.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与干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05--908.上海:《心理科学》编辑部;
[12]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田.心理学报,2005,37(5);
[13]赵锦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专业承诺一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科技和产业.2007.7(6):4-6.北京:科技和产业杂志社;
[14]刘里里.免费师范生入学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9.
关键词:知识图谱 可视化技术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谱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1964年,SCI设计者Garfield手工绘制了科学引文编年图谱,以期展示科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成就;1973年,Small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科学范式的演进特征。上个世纪90代开始,知识图谱得到了迅猛发展。1998年,White通过知识图谱界定了70年代到90年代信息科学的十二个分支学科;同年,Noyons等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90年代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五个主要分支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图谱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2001年,Garfield等开发了Histcite知识图谱软件,并绘制了图书情报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编年图谱。2003年,Steven Morris等通过聚类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前沿和新兴领域。信息可视化新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Drexel 大学的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2004年开发了当代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并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Ryosuke L运用共词分析方法,绘制了生命科学领域近30年的演进和前沿。 2005年,以刘则渊为首的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命名并引入知识图谱,开启了我国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在引入的最初三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知识图谱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主体,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侯海燕教授绘制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以期发现科学计量学领域的演化规律,较早地开展知识图谱实际应用研究。2008年,刘则渊教授等编著出版了《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知识图谱的学术专著。大连理工大学为推广知识图谱(尤其是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举办了多期高级研修班,以至于2008年开始,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的论文剧增。2010年,秦长江基于共词分析绘制了人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该学科的热点主题(秦长江,2010)。2011年,郝韦霞绘制了我国能源材料知识图谱,以期发现该领域1999-2008年研究热点(郝韦霞,2011)。目前,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学、科学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学者试图将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预测学科前沿、揭示学科关系、探究学科历史、促进科研管理、明晰学科结构、描述科研合作、分析主题领域和进行科W评价等。
最近两三年,知识图谱分析已成为教育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且相比期刊论文而言,采用的方法更加综合化。中国知网调研显示,教育学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硕士论文有4篇,博士论文1篇。在硕士论文中,梁莉(2013)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共词分析法、共引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为基本方法,采用ROSTCM、Spss、Ucinet、CiteSpace工具,绘制了中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前沿和机构合作知识图谱;朱宏(2014)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 年刊发论文为研究样本,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从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等方面描绘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研究进展;亢铭(2014)借助CiteSpace软件,以 SSCI、CSSCI为数据源绘制了文献共被引图谱、突变词演进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其聚类图谱。在博士论文中,蒋菲(2014)以2000年至2012年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结合知识图谱绘制,分析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学科范式、合作网络的发展等。
综上,知识图谱用于探测某一学科领域的整体状况已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教育学领域也成为前沿方法被众多学者推崇。
参考文献
[1]Dehdarirad,Tahereh; Villarroya, Anna;Barrios,Maite.Research on Women in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A 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5,103(3).
[2]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国外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和热点――基于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6).
[3]陈瑶,胡旺,王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9).
记得三年前,还在为考教育学硕士努力拼搏,然而转眼间却已到了论文答辩时,时光飞逝啊!
我是04级数学教育硕士今年答辩的第一批,安排在11月25日。由于两年前曾去旁听过硕士论文的答辩会,所以对整个流程早已心中有数。我认真准备好答辩时的ppt,并提早几天发给导师,在得到导师的首肯和指导后,于24日晚上在房间进行不断演练。因为向评委介绍论文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而论文的内容有约四万字,所以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导师要求论文前面部分的研究意义、背景、选题缘由、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内容必须在3分钟之内完成,剩下的7分钟要重点花在论文的研究结果与分析上,这才是评委所希望了解的地方。为了控制好前面的这3分钟,我不断地分析详略,哪些可一带而过,哪些要多说,看着手表我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25日答辩的这一天到了,总共有10人,我被安排在下午第一个。这样上午答辩的同学我都可以看到,并可根据情况做出调整。上午答辩的同学论文选题都来自教学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高一学生数学的口头表达能力研究,学生课内课外的提问方式研究,布置的作业量的有效性研究等等。这也体现了在职的数学教育硕士更关心研究自己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都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和启示,而让我十分惊讶的是评委的提问,他们有的对文章中提到的有关内容让你作更深入的思考,有的询问你的理论依据,有的则直接指出文中的知识错误,也有的则质问为何在正式测试之前没有进行预研究。问题提的很犀利,也很专业。而评委对学术上的严谨态度让我更惊讶,如有些教授就直接问你某某外文文献你看了没有,哪句话翻译得是否到位,甚至连写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规范都指出来了,如标点符号的要求、外文字体的要求、附录与参考文献的顺序安排等非常细小的地方都会提问到。评委主席李士琦教授强调,这些细小的地方就可衡量出你是否搞过研究,是否有学术素养的标志之一。
在中午的休息时间,我根据上午评委的提问方式,又仔细考虑了一下针对我的论文,评委有可能会提哪些问题,我又该如何回答。下午我第一个上台,按预定的时间设想顺利完成了十分钟的阐述,随后评委有5分钟的提问。总共有七位评委,除了自己的导师不提问外,其余都提问了,且有的评委提了两至三个问题,记下问题后就到指定的教室去作准备,然后等所有人介绍完后,开始第二轮逐个回答问题。由于我的论文属于学术研究范畴,因而评委都提得很专业,没有过多涉及细节问题(我的论文也存在细节上的不足)。这样反而让我放心了,因为评委提的问题都在我的预想之中,事先我都思考过,所以我很顺利地完成了回答。评委也感到满意。
在结束了所有人的答辩后,我们离场,评委开始讨论,鉴定答辩结果。大约过了四十多分种,开始宣布答辩结果。最后我的论文获得了优秀,真不容易呀!要知道,华东师大对论文的要求是很高的,每次只有20%的人得到优秀,它不仅要文章有质量,而且还要答辩得令评委满意。
通过这次经历,我又体会到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准备充分,不能仓促上阵。比如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论文思考不深,回答时只能用“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这个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等话语搪塞。更有甚者,有的对于自己所写的文章中的有关概念自己都还没有弄清楚,结果被评委问倒了,答不上来,最后的论文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