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教学改革的方式创新

2015-07-29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位于美丽的天鹅湖——洪泽湖畔,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新兴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由著名民办教育实业家丁祖怡先生为回报桑梓而投资兴建的。2004年学校高中部被评为江苏省二星级高中,初中部也于当年成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008年1月高中部又成功升格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校训,“严谨、诚朴、和谐、进取”的校风,“成就师德、厚德载物”的教风,“厚德、立身、善学、创造”的学风。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68个,学生3800余人,教职工240余人。近十年以来,洪外人紧跟时代步伐,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锐意进取,依法治校,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铸就了辉煌的成就。
  学校占地面积6570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263平方米,绿化面积21900平方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校园和设施一流的现代教育设备为莘莘学子读书成材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近几年来,洪泽外国语中学以她辉煌的成绩,赢得了不同寻常的荣誉。多年来,学校中高考质量在教育局综合考评中均名列前茅,大批学生被重点学校录取。培养了2005、2006届淮安市中考状元、多个单科状元。2007年学校高考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生源质量不如其他学校的基础上,文化本科上线人数和体艺类本科人数的提升率均列全县第一,地理学科高考成绩均分在全县名列第一。
  洪泽外国语中学从2006年9月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经过半年多的探索,该校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上学期、在市高一实施新课程评估考试中,学生素质无论是总均分位次前移幅度还是高分段人数上升比例均名列洪泽县前列。
  一、实施教学改革的策略
  1.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探求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标避开主体与主导的纠纷,把教师定位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围绕这个课题多次展开探讨,进一步清楚认识到角色转变成败就是对课改实施的成败。学校提出教师角色转变就是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专制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即学生参与中的合作者。
  2.改进教学方式,创造性使用教材
  课改的主渠道是课堂,主要凭借物是教材,抓好这个主战场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新课程设置引入多种版本,每种版本都为个性化教学留下很大余地,并且提倡自主开发课堂资源、校本资源,可以说教材不是“圣经”,无非是个范例,只要忠于课改精神,可以大胆地整合教材。我校老师已形成共识:在充分认识和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着眼点和归宿。
  3.开展课改教研,推动课改实验工作
  学校从前瞻性的角度提出了围绕新课程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要求,并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确定了《基于智慧生成的课堂有效性学习研究》的课题并着手申报为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以此来推动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以研促教,最大限度地开发校本资源,有力地推动课改实验工作。
  4.探索科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课改热情
  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功能,对课改的评价始终是制约课改步伐的“瓶颈”,新课程呼唤新评价,为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推动课改顺利进行,学校率先对课改实验老师、年段进行评价改革。在探索与研讨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5.以实验年段为龙头,尝试整体推进课改
  学校特别注意到课改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激活全体师生,以旧教法教新教材会把人“教死”,新教法教旧教材则会把人“教活”,为此,学校主要做到两点:(1)课改全体参与,对思想认识、业务学习、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角色转换制度、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转变等要求一视同仁,不分实验年段与非实验年段。(2)及时总结推广实验年段的成功经验,迁移到非实验年段进行尝试,这样一来,对课改的延续性有备无患,掌握主动。
  二、实施新课标所取得的成果
  1.为教师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洪泽外国语中学前校长江雪清认为,今天的教师如果沉浸在原有的知识壁垒中固步自封,就一定体会不到教师成长的快乐。为此,学校不断开展“新课改大家谈”“教育在线”“学校论坛”等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校长也非常关注论坛,先后写了《点评学校教育论坛》《换个角度看问题》《师德:教师的灵魂》等文章,对老师们敞开心扉,畅谈学校的课改热点、难点和看点,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让师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成长
  课程改革实验关注的焦点在于师生的发展和成长。只有在新课改实验过程中,让教师、学生都得到进步,才是最大的成功。许多老师由原来的困惑到现在的真正投入,许多学生的一些可喜的变化都体现了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与新课改共同成长。
  3.让学生分享教师的快乐
  现在,洪外的教师如果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会通过适当形式告诉学生,和学生做交流,让学生分享教师的快乐,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好感,提升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成长,做到师生“比翼双飞”。
  面对课改,江校长说:“我们回首悠悠无憾事,丹心一片向阳来,与同行们一样,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与无奈,如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教育主权弱化,教学经费短缺,个性化教学难以实施;又如,教材的整合对老师的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缺少‘通才’,课程目标难以落实等等,但我们坚信,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单位 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