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健词:网络 德育 对策
论文摘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德育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三个建议,一是要充分利用现实社会德育的资源,进行网络德育;二是要构建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三是加强家庭对青少年上网的监控和引导。
网络社会是建立在电子信息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社会”,它在人类原有的公共活动范围之外缔造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但它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网络社会生活是从现实社会中分化出来的,并终将取代部分现实生活的功能,现实社会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因此,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发生着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孕育和塑造着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然而,没有道德就没有社会生活,网络社会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它同样需要道德的调节。能否建立一个真正符合人性,使人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社会,是网络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和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网络社会的发展前景。目前网络社会生活日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自由地活动于其中。如果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谎言、欺诈、盗窃、施放病毒等不道德的行为,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会侵蚀到网络社会存在的根基。所以,当前进行青少年的网络德育教育,不仅是为了让网络社会成为符合人类共同理想的社会,而且可能造就网络的美好道德前景,这将对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www.133229.coM但是网络社会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十分短暂,网络道德建设本身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难点和问题,可以说网络道德并未真正成为成熟完整的道德体系。因此,网络德育更是崭新的有待探索的工作。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这里提出三项建议,与大家共商。
一、充分利用现实社会德育的资源,进行网络德育
网络德育与现实社会德育是德育工作中有着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德育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目前通过学校德育的正式渠道,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养成发挥直接的作用。
(一)开设专门的网络德育课程,用以提高青少年道德主体意识,加强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价值选择,并促使其在网络社会中的迁移。
网络的高科技特征容易造成青少年对“数字英雄”的崇拜和对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从而引起人文精神的失落。在学校德育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同时,由于网络中拥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都包含了很强的价值性,而且这些信息是来自于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发送者所发布的信息,其中所含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不同,所以,网络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是精芜混杂的信息,需要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才能从容应对。这种能力如何形成?可以通过现实社会学校德育进行价值引导,提高他们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度,教会青少年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使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提高青少年道德自律能力,预警他们在网络这种缺乏监督的社会中,不要放纵自我的欲念,而偏离道德的轨道。
(二)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以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和矫正网络迷恋。
网络在青少年面前展示了一个十分精彩的世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因为网络上有色情、暴力、迷信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信息存在,就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也不能因为网络中有大量学术信息和符合我们价值观要求的信息的存在,就放纵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应该引导青少年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网络虽然可以取代部分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但是脱离现实社会,完全生活在网络上的虚拟社区中,至少在目前还是不可能的。网上生活再精彩,毕竟是虚拟的。所以,过度沉迷于网络,甚至出现“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病症,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少年作网络的主人.既要敢于走进网络社会,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又要知道适时走出网络,不要让网络成为绳索陷阱,阻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
(三)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和力行网络行为规范的场景。
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形成最终是要落实在具体的网络行为上的,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并实践着网络道德规范。在校园网这种信息纯净的环境中,青少年漫游其中,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而且青少年亲自实践有关的网络道德行为,还可以促使他们网络道德的内化,并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但是,目前我国近70万所中小学拥有校园网的只有千余所,而且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发展快,西部有些省份还没有中小学校园网。但是,即使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经济发达的省市,拥有校园网的比例也只有s%左右。己建立起的校园网也多是重硬件,轻软件,资源匾乏,以至于学生觉得在校园网上,没有更多可看的内容。所以,当务之急,在校园网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大量增加校园网的数量。这主要要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投人。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先前提出的建成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校校通”工程,即在未来5到10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使90%以上的中小学上网。我国校园网的建设速度将会大增,这对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网的资源库建设。有网无资源是目前校园网难以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建设资源库有多种途径,可以与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教育教学资源网站建立链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可以通过与互联网上一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部分镜像,以获取更好的资源;可以购买制作精良的教学软件;还可以组织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课件等。总之,要争取把校园网建成能够吸引青少年“眼球”的站点。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为了吸引青少年,校园网的建设刻不容缓。
二、构建良好的网络德育环境
网络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有序规范,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精神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既是保证我国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工作者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政府、社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共同努力,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加强品牌性汉语网站和青少年网站的建设。
互联网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了全球性、平等性的机会,但互联网中信息的发送却并不具有这个特征。首先,就语言来说,现在互联网上的英文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不到1%,英语已成为互联网中的主导语言,英语地位的提高无疑增强了英美文化的影响。其次,就信息发送量来说,美国cbs.cnn.abc等媒体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上其它各国发布的信息量的100倍(p184),是不结盟国家集团发布的信息量的1000倍。现在,英美文化是强势文化,处于战略进攻地位,而中国在信息和文化的交流中处于劣势,在信息全球化的国际文化传播中是易受伤害的弱势文化。正是由于互联网中文化影响强弱的不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少年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核心之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十分明显。青少年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受影响的后果尤其严重。目前在青少年中已经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自我价值的定位和个性发展的取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本位化倾向;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倾向,青少年更加注重经济实用,讲求回报,忽视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在思想政治观念上存有模糊的认识,道德上知行脱节等。所以,要优化网络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汉语网站的建设,增强汉语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国文化教育,使他们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尤其要注重开发和创立几个介绍中国文化精品的官方或民间的权威网站,在网站上也应实施名牌战略,并使之成为世界闻名,全球华人皆知的网站。另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网站建设。现有的青少年网站,如青少年在线、中国青少年等,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影响,但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仍是严重滞后。而且针对青少年的专门的道德教育网站更是凤毛麟角。由于网站少,信息更新慢,娱乐游艺性内容太少,对青少年吸引力不强,在青少年中影响不大。所以,现在一是要注重大力开发形式多样、富含教育意义的软件,建立青少年教育信息库,为他们提供更富有吸引力的信息资源,充实网站内容。二是要增多青少年网站数量,并且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使青少年有更多的选择,上网更加快捷方便。同时,在网上开展多种青少年喜闻乐见、适合年龄特征的活动,服务于青少年。
(二)加强对互联网信源的监控
对互联网信源的监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要加强立法。在境外信息人口处,结合新情况建章立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网络立法力度。近年来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十一部与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了网络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网络发展的速度而言,网络立法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网络的专项‘法律法规巫需制定。教育部虽然在2000年4月和7月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管理的公告》、《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但这两个文件都是对教育网站、教育网校的开办条件、程序、网上信息等做出的规定,而且其发挥的作用与力度均有一定的限度。所以,现在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法规或相应的管理、技术、对策基本上还是空白,当前急需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力度,依法管理网络。二要加强技术上的监控。通过使用“过滤技术”等手段,阻挡一些不良信息的进人,严把信息人口,净化网络内容。三要加强管理,当前尤其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网吧的确有效地把网络推向了平民化,在中小城市中有80%的青少年网民是通过网吧认识互联网的。然而,随着互联网垃圾信息的增加,失控网吧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一些网吧的无序发展和唯利是图,衍生出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等公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道德的形成。所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和监控力度是目前优化网络环境的重要环节。
三、加强家庭对青少年上网的监控和引导
目前,我国家庭计算机的拥有量增长很快,相当多的青少年可以在家上网。可是多数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控制,通常采取的是限制上网时间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上网时间太长,会影响学习成绩,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视力。而对孩子上网的所作所为,多数家长却不太了解。据笔者对350户上网的家庭所做的调查,只有14.86%的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情况比较了解;有36%的家长了解较少;有42.57%的家长只了解一点点;有6.57%的家长根本就不了解。而且,有7.71%的家长不知道怎样上网,也从不上网。许多家庭购买计算机并上网,仅仅是出于孩子的要求或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作为孩子的学习用品购买的。由于许多家长对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不了解网络中良芬共存的状况,对于孩子网上的活动也很难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所以,很多孩子尽管是在家里上网,可实际上仍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中。针对这种情况,要提醒家长们不断学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努力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给孩子作出榜样,能够真正担负起对孩子上网的引导和教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