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谈优良班集体的培养

2015-07-10 08: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班集体形成的快慢,学生思想品德和整体素质的优劣,与班主任的工作好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班主任必须了解优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认真研究自己工作的对象,以不断探索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和途径。
一、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形成优良班集体的外部条件
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在班级工作中的拓展,是班主任工作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道德。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集中体现为“爱”。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热爱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班级管理工作,也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具备做好学生工作的事业心,也就具备了从事班主任工作所必需的强烈的爱好、浓厚的兴趣。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关键时期,中学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引导和教育他们需要班主任付出艰巨、复杂以及创造性的劳动,特别是那些“差生”或“双差生”,更需要班主任付出热情和心血。
二、了解并研究班集体每一个成员是形成优良班集体的前提和基础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动态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www.133229.coM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一项最经常性的工作。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谈话的态度,做到民主、亲切、诚恳。谈话要以诚相待,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自然流露自己的心里话。二是谈话中要讲究技巧,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与男同学谈话时要坦率一点;对女同学则要含蓄婉转一点。三是要选择好的地点,谈学习上的事情在办公室较适宜,而解决思想问题,则最好在校园内,或在放学路上,特别要注意不要在其他老师在场时批评学生。
家访是班主任校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沟通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做好家访工作,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某些同学可能因为老师的一次家访而影响自己的一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刻苦的同学可能因班主任一次家访而改头换面,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科学的方法是建立和培养优良班集体的保证
1.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确立具体奋斗目标时,要针对班级的原有基础和现状,有的放矢,着力纠正存在的重点问题。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要注意民主参与,使奋斗目标成为全班的意见,并内化为每位同学的自觉行为。二是提出的奋斗目标要具体明确,要有层次性。大目标提出以后,还要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目标或阶段目标,而且阶段目标要更明确、更具体,让学生易于执行。三是狠抓奋斗目标的落实。目标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结果,要让其成为现实,必须做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因此目标提出后,必须狠抓落实。

2.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领导核心
要建立一个优良的集体就必须要有一支团结合作、热心集体工作并有较强工作能力、在集体中有威望和影响力的骨干队伍,这支队伍便是班委会。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关键要抓好选拔和培养这两个主要环节:选拔好班干部是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的组织保证。因此,要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作风正派、工作热情主动、工作能力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绩优良、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学生选拔到班委会中来,其中特别要注意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的选配,作为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影响班级整体工作。
3.建立健全必要的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纪律是班级每个成员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实现共同奋斗目标、建立优良班集体的有力保证。班级的纪律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的。班级规章制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制定并贯彻的班集体建设制度和《学生手册》所规定的学生个体行为规范;另一类是本班所制定的一些制度和规范,对班集体工作而言,有《主题班会制度》、《团支部工作条例》、《笔记工作条例》、《宿舍条例》等等,对学生个体来说,有《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细则》、《早操自修检查标准》等。在这两类制度中,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指导,后者是前者的有益补充,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班级内部政策不应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4.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起来的。班级活动是形成班集体、培养集体意识、造就优良班风的重要手段。开展班集体活动应注意的问题有:(1)以学习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以争先创优为动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行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英语会话、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理论、学雷锋小组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开展班集体活动要精心策划,周密考虑,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以增强集体活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3)班集体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尽量照顾班级成员的兴趣爱好,做到集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寓教育于活动中,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对于有特长的学生,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展,并为集体服务。(4)重视班级活动的总结和提高。平时班主任要注意积累活动素材,和学生干部一起将成功的活动形式加以总结,作好活动的详细记录,必要时还可以编班级日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