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试析导师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诚信管理

2015-07-10 08: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创新培育 研究生 学术不端 道德规范 防治策略
  论文摘要:针对近几年来研究生中的学术失范现象,从原创性设计和道德品德的角度,探讨了导师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行为不端的管理策略:导师带领研究生踏踏实实地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并对撰写论文过程严格把关;导师与研究生管理部门一道汲取国外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改革现有的评奖和激励机制,将学术道德状况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使学术行为规范化,在培养使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学术道德水准。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正蔓延着一股有违学术道德品质的歪风,这就是新闻媒体频频曝光的学术论文涉嫌造假或剿窃的事件。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股歪风也侵蚀着涉足学术界不久的在读研究生,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1)部分研究生通过网络下载已发表的文献资料,采用剪辑、拼凑的方法杜撰论文,少数研究生竟将他人的论文改头换面地据为己有;(2)有的研究生捏造未经实验获得的数据和曲线图、波形图等,随心所欲地篡改他文的数据和图表;(3)利用同学、老乡或朋友关系在自己未参与研究的论文上署名,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分得一杯羹;(4)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将几乎相同内容的一篇论文同时投寄给多个刊物,或把已在某一刊物登载的论文,原封不动或稍加改动重投另一杂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学术不良行为无不侵蚀着年轻学者的健康肌体。
一、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危害和原因
首先,学术不端行为损害了自己享受研究生教育的名声。WWW.133229.COm其次,这股歪风违背了研究生培养初衷。研究生是肩负祖国建设重任的高层次人才,是承载中华民族希望之栋梁。但学术不良风气毫无诚信可言,任其发展下去这些栋梁之才怎能担当起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再者,学术不端助长了科研泡沫,加剧了学术腐败的进程。长此以往,学术腐败与论文涉嫌造假恶性循环,会严重污染整个国家的科研环境,导致整个社会理性公信力的丧失。既然学术不端行为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那么为什么有些研究生还敢挺而走险,犯学术道德的错误呢?
从研究生教育体制来看,原因有四:一是目前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在教育根源上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二是学术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着片面性。许多高校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发表一定数量、一定规格的期刊论文,而统计发表的论文只看数量不管质量;三是对导师的学术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实际上导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术行为。但事实上总有一些导师平常很少与学生接触,学生想见导师一面都很难,导师又怎能对学生的论文把关呢?因此,产生学术不端之内在根源是研究生急功近利、浮躁心态作祟,而导师指导不力、学位部门疏于管理则为外部原因所在。
  二、防治学术行为不端的对策探讨
(一)通过原创性设计、实验等杜绝学术不良行为产生
1.建议导师严格把关,防止抄袭、剿窃行为发生。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要学习必备的课程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作深人的研究,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论文、提交学位论文及系列研究报告等。因此,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须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原创性设计,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以求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导师防止论文造假的途径可以设计为:(1)通过广泛查新,结合拟选题报告,师生们一起确定论文选题;(2)由研究生写出论文提纲(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目录、参考文献等),特别是导师要对参考文献和实验方案提出要求,同时把查新目标、拟解决问题和实验方案等交由导师审阅;(3)确定论文思路后,由研究生围绕提纲撰写论文;(4)待成文后再交导师审查,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如此指导并严格把关,至少可杜绝学术论文造假事件的发生。
2.自拟论文提纲和实验方案,进实验室调试获取数据。此研究方法为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等)的原创性的要求。如果研究生自行拿出实验方案,由此获得实验结果,那就不会盗用他人的实验数据或捏造波形图、实验曲线等。
大部分研究生都具有优良的创新潜质,但需要学校和导师提供环境,及时、适当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优势,不要埋没其自主创新和自行研制的能力。由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经常接触,所以可以布置创新设计题,面授机宜,让研究生在实验室或到企业去从事设计、调试或研制活动,教师定期检查情况并指导他们及时将研发成果写成论文。另外,导师也可以让部分研究生进自己的课题组,手把手地传教,面对面地讨论,既在教师搞科研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从源头上遏制了学生“创新设计无所作为,为写论文而抄袭完成”的弊端。
(二)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个性
健全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实为研究生教育中抑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对策之一。中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为:“修课学分+发表期刊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这与近几年来教育部提出的“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力,造就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格格不人,因为前者忽略了研究生个体的创新培养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过程,给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带来困惑和遗憾。更有甚者,在此现行教育模式引导下,导师对学生的关注过于依赖学习成绩及学术论文是否发表或通过,而不去关心他们的论文是怎样产出的。此教育模式不但鼓励了学生的片面发展,而且压抑了创新潜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现在已到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倘若一个由缺乏学术道德和自信心的人组成的社会,与一个从攻读研究生开始就发奋学习,尊重自我、学术个性十足的人组成的社会去竞争,难以想象前者会战胜后者,这难道不是前者自己制造了道德品质败坏的郁闷和困惑吗?基于此,导师要在实践中探索培养研究生创造力和创新个性的规律。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的管理改革
1.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学术规范化措施。除了导师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外,研究生院(处)和学位办要与导师一道,采取学术规范管理上的一系列措施。在加强学术道德管理上,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法规。由于中国学术界自律的软弱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的缺位,虽然依靠新闻媒体进行监督起到一定作用,但却无助于理清学术不端的根源和依法治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以使研究生不敢贸然学术造假。
例如,美国研究生一进校,学校进行人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告诫他们,抄袭被视为一种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轻则媒体曝光,重则开除学籍,甚至会被要求承担法律责任。又如美、英、澳各国尤其重视青年科技人员、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把《研究生道德行为规范》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其实,上述两项措施在我国高校并不难做到。高校研究生院(处)在出台《学术道德规范(条例或管理法规)》后,还要制定《规范》的严格管理细则和实施办法。《规范》可用条文形式告知研究生,要避免被指责为抄袭,需在凡引用别人观点时把提出该观点的功劳记在原作者名下,即用引注来说明这是某人在何时、何论文、何专著中提出的观点;如果引用的是被引用者的原话,还必须用引号标出,否则仍涉嫌剿窃他人作品。至于对别人的整篇文章进行拷贝,再修改其中的一些词句,那无论怎样处理文字,都不能免去抄袭嫌疑。现今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都在学校图书馆存档,可向外借阅,也可从网络上检索到;而期刊刊登的论文均为公开发表,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期刊现已引进“论文行为不端检测系统”,若发生抄袭现象,则很容易被识别出。因此,如动真格,有哪位研究生还敢拿自己的人格、职业和前途作赌注呢?
2.采取科学的研究成果评价措施。虽然论文成果考核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但作为培养创新潜能的一项措施,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无可非议。可是在研究生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视其为学术生涯起点的观念正在被“读研究生是为了找到更理想的工作”的观念所取代。很多不完全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学生往往将发表论文视为畏途,但又迫于读书期间须发表论文的压力,还非得写出论文不可。这种做法只能导致出现学术不端现象:要么请同学代劳,要么就东拼西凑,形成抄袭、剿窃的不正之风。
当然,发表论文等考核评价办法确实加强了学生的进取心,但科研成果评价既要重视论文,更应重视科研实践、学术见解及由此形成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必须有合理的约束机制,如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定要惩处,对故意破坏学术道德规范、造成恶劣影响的学生需依据条例严厉处罚,对于情节严重者不授予学位,直至开除学籍。此外,评选奖学金、评优、推荐硕博连读等优惠待遇时,对存在学术道德问题者应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此约束研究生使其不敢贸然学术失范。
3.建立师生学术诚信档案。建立并完善“导师学位工作个人档案”和“研究生学术论文诚信档案”,以加强学校和教师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具体实施时高校研究生院(处)、学位办可制订针对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高学历人群的诚信信息管理系统,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师生学术诚信档案,提供在研期间的学术诚信记录,任何人不得擅自伪造、变更、删改这类文字档案资料。同时,将此类档案信息作为高学历人员就业、贷款、投保、晋升职务、出国访问的依据,保证其具有现实约束力。通过这一学术诚信管理机制,足以告诫研究生现今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会对其求学、求职、出国等产生影响,而且还将阻碍日后的前途和事业发展。
4.导师要为学生做学术诚信的好榜样。建议研究生院(处)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学校考核导师科研情况、核算绩效分时要有量化标准,核查标准应以论文质量为主,以数量为辅,想方设法地营造出一个和谐、诚实、宽松的学术氛围,这样使教师不浮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搞研究,为研究生作出学术诚信的榜样。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