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谈《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与学

2015-07-06 10: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只有“学法”与“教法”的合理整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引导整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笔者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本人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商榷。
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关键
1.“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人群,根据他熟悉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让学生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
2.“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wWW.133229.cOm它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在学习“平衡膳食宝塔”时,进行了这种方法的尝试,在此过程中,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斥竞争。
3.“探究”性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上述一节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根据平衡宝塔自己编制一份食谱,就可用这种方法。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借助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我认为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都是以自主为前提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教师的“导学”是补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来的,要使这种方法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的“导学”作用。“导学”思想,是从教者的角度提出来的,因此,“导学”重点解决教法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具体应如何“导”呢?
1.启发引导
就是按教学要求,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广阔天地。
2.督促辅导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监督,特别是对学生的预习和练习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的帮助和指导。
三“学法”与“教法”的整合是技巧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法”必须适应“学法”,必须为“学法”服务,即要重视“学法”与“教法”的整合实施,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自主”性学法的导学
刚才提到的“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采用了“自主”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对不同人群膳食特点进行了比较,同时找出相应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事物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防止在一些细枝末节问题上纠缠,让现象掩盖了本质。
2.“合作”性学法的导学
在学习“平衡膳食宝塔”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小组成员分别调查几个家庭各种食品的消费量,整合小组调查情况,对照平衡膳食指南中的原则,大家共同完成调查报告,并结合营养素和能量的推荐摄入量,对我们的平衡膳食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再对照宝塔的建议摄入量,使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宝塔是对平衡膳食原则的一个直观再现和量化。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成员通过任务的完成受到以下几方面训练:(1)倾听和交流;(2)协作和分享。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不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的“督导”就非常重要。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学生积极地参与,又要尊重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3.“探究”性学法的导学
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且有能力完成”的层次上。根据膳食宝塔编制食谱时,采用了此法。首先让学生明确食谱的应用对象,然后根据对象选择合理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再结合膳食宝塔设计一天的食谱。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难问题,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等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
总之,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尽力做到启发在关键处、疑难处、含蓄处、精妙处。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恰当地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地铺展开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李佳山.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