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住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它所反映的思想和作者渗透的情感及语言技巧往往蕴含在空白处。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引导学生选准角度,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通过想象、联想去填补课文描写中所留下的空白,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想象、进行再创造。
一、抓住关键,激发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核心,也是创新的前提。如果我们单纯地谈教学,忘记了教学活动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成一种缺乏生气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及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活泼、深入、全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wWw.133229.cOm有些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重要语段,就是展开补白想象的重要切入口,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灵活运用这一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花瓣飘香》这一课的结尾写到“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读到这里,学生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大家都被那个敬重父母的懂事孩子那真挚、纯朴的亲情所深深打动。这时,教师可趁热打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我”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么问?“我”又会怎样回答?这样的设计由于自由度大,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因而能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想象的内容丰富多彩。课文中有些地方的景物描写比较概括,这是写作技巧的运用。我们可以在这些空白处插入想象的训练。如《黄山奇石》的最后这样写道:“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描写“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猴子观海”、“仙桃石”这几种奇石的方法,发挥想象:或先说样子后说名称,或先说名称后说样子,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你最喜欢的一种奇石具体地来写一写。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根据学生的想象扩宽思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技巧。
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这些都不失为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二、借助插图,扩展想象
苏教版小语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可以借助插图来拓展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可以借助“除草剂为小稻秧除杂草”的画面来设计移情想象:“读了课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你想对小稻秧或者喷雾器大夫说些什么呢?”这一环节,犹如一支兴奋剂,一下子激活了课堂,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对小稻秧的遭遇表示同情,有的对小稻秧的脱险而拍手叫好,有的由衷地佩服除草剂的威力,感谢喷雾器大夫的及时赶到,也有的立志要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后用好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的安排,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文章的主题,可谓一举多得。
三、读写结合,再造想象
读写结合是一种富有理解性、扩展性、创造性的习作活动。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学习的印象,打好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进行“随文练笔”,达到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目的。如教完《三袋麦子》一课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土地爷爷送给你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处理这一口袋麦子呢?并且用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下来。不难看出,全开放性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四、立足生活,丰富想象
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头活水”,要努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以观察得来的独特感受,形成活化的立体思维网络,去支持自己的想象。学《石榴》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熟透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让学生体会拟人化写法的精妙,再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硕果累累的石榴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想象:熟透的石榴为什么笑?此时它们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小学生爱听童话,也喜欢编童话,这样的训练设计,会触发他们兴致勃勃地展开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放手,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角色表演,以此来调动学生想象的浓厚兴趣。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