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写作、口语无一不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语文有着广阔的天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该是各门学科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最有人文色彩,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但遗憾的是,多年来,语文竟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教师没有进行恰当的延伸拓展,或者没有将语文融入生活,使其成为枯燥、乏味的满堂灌。
同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时,听课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因为这时候他们觉得语文离自己很近;当学生被要求调动以前积累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因为他们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是有联系的。
但是,现实中的语文课总让学生感到语文离生活很远,教师也不愿联系生活,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容易离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育长期被功利化,让人觉得语文除了为考试升学,别无他用。Www.133229.Com我认为,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活,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活。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事实证明,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满堂皆活;离开生活,语文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
是的,生活之于语文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如何让二者密切联系呢?我只能结合自己在教学中不成熟的一点认识来阐释。
我觉得,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来做:
一、联系生活
语文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如果对生活有所感悟的人,那么他必将能学好语文,另外,教师如果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联系生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爱莲说》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因为澳门不仅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之心。宋代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讲课以前紧密联系澳门回归这一大事,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又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在讲到本文的主题时,我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皇帝”这样的人,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二、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甚至出现偏差。学生常见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往往因其熟视无睹而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在学习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列举了多种云出现的不同天气现象,我布置了一道题:这一周观察云来猜天气,并写出观察日记。许多同学反映,他们认识了好多云,并且也有几次测出了天气状况。
另如在学习《童趣》一文时,我提了一个问题:蚂蚁有几条腿?学生兴致很高,有说四条的,有说六条的,有说八条的,十二条的等等,没有统一结论。于是我让大家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带上放大镜;结果他们统一说出了答案。接着我又让他们继续观察下去,写出一篇观察心得,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奋异常的。
三、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的滋味就应该去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许多时候,教师费尽心思,磨破嘴皮子大讲特讲,学生却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也许这时候就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背影》时,学生知道了父亲的形象及其写作的角度。于是在课后,我让一部分学生去反窜角色,由他们去当一天的家长,去照顾父母。结果,这些同学写上周记时都大倒苦水,但同时也懂得了父母亲的艰辛;与此同时,我也让另一部分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洗脚、梳头、刷碗等。许多学生说,他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之后,我又让学生举一反三,看如何表现亲情,从什么角度去写。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答案是惊人的一致:以小见大的写法;角度可以是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缕白发、一条皱纹等去写。这样的效果让我惊叹,学生在懂得真情的同时,也理解了课文。
经过多年的课改,生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联系应自然适度,不可牵强附会,更不可喧宾夺主,以致变成离开教学文本的生活经验交流。
把生活这股清泉注入语文,去浇灌博深的文学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