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浅谈近几年运用电教媒体的点滴体会: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激发起来。又如教学《黄果树听瀑》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势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wWw.133229.cOM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状态。
二、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如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等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景。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教学《迷人的青海湖》,屏幕上的日月山、倒淌河、阡陌纵横、烟波浩渺的湖面、伸手可摸的蔚蓝天空、一望无际的油茶花……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青海湖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四、电教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遐想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充分领会诗词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李清照的《如梦令》,第一、二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我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格调明朗、节奏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显现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傍晚,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有的说:词人与朋友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饮酒一边聊天。第三、四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画面,理解词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描述画面。有的学生回答:词人与朋友因尽兴而晚回,有说有笑,不知不觉中把船划到了荷花深处。教学最后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又播放“一滩鸥鹭”图,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词人与朋友争着把船往回划,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在沙滩休憩的鸥鹭,许多鸥鹭纷纷冲上天幕,划破了夜的上空,场面壮观惊醒了喝醉的词人。通过想象,词情画意了然于胸。
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是否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