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创造了更多的互动空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双方通过平等对话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和融合,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和进步
关键词:主体间性;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我国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共计出现过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双主体以及主体间性等各种教育理论关系。除了主体间性之外,其它的三种,均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也就是对主体(教育者)与客体(受教育者)进行了划分,要求对教育者积极性与受教育者积极性做到有效调动,但是从实践结果来看,缺乏互动性,从而使得主体与客体在角色定位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进而无法从整体上,获取主体的完整意义,进而无法使得教育实效性得以发挥出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种关系的统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主体”,共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另一种关系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数的主体,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他们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1]也就是说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双向互相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单项活动,在交往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双方通过平等对话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和融合,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和进步。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及社会发展的限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为:1.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待提高。目前教育者通过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更多的采取的是“点对面”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普适性,能够从广面上解决一定问题,但这种方式往往带有说教性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受教育者个体的需求,导致受教育者的诉求有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影响新媒体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教育者使用新媒体进行交往的能力有待提高。新媒体的出现,交流不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面对面的谈话,而是通过微博、QQ、微信等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的。在脱离了书本、黑板、墙报等传统教育模式的背景下,满堂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逐渐减弱,现代知识的更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操作技术,更要提高自身能力,改变传统思想,加强自身吸引力,对不同受教育者个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既要关心整体又要关心个体。3.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待加强。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受教育者在与教育者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的被动接受,主动性不足。受教育者在使用新媒体与教育者沟通的过程中,事务性交流较多,思想性交流的主动意愿不足,很少意识到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自己与教育者是共同的主体,而请倾向于认为是个体的主体。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1.构建平台,使叙述间得到有效对话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形式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转变,也就是希望可以使双方得到互相尊重、平等交流,从而促使双方能够打开各自的心灵窗户,做到互相信任,完成互动交流,对受教育者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切实解决。另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需要树立起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通过微信公众号、论坛创建等方式,来完成双方交流平台的有效搭建,从而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畅通,同时在平台搭建之后,要鼓励受教育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在一系列实践当中,努力取得受教育者对自己的信任,完成对话教育的实现。新媒体的出现,为这种交流平台的搭建,带来了可能,并使得交流更为便捷,只有在这种良性的互动当中,受教育者方可对教育者更为信赖,方可接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借助多媒体,还可以完成虚拟交往场景的创建工作,借助角色转变、游戏体验等各种方式,来使受教育者的直观感受得到不断丰富,从而使其能够感受到教育者给予的力量。这一教育模式的开展,不单单使得师生间的距离得以缩短,还可以让受教育者在这种模式中,收获更多的想法、感悟,进而使其思维境界逐步得到提升。
2.分享信息资源,增强主体间的互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在课堂、讲座及活动教学当中,完成向受教育者传播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在受教育者的生活当中,缺乏融入,从而使得师生间相互不了解,最终难以做到互相信任、互相交流,甚至会使得师生之间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无法实现教育目标。但是借助新媒体,便可以在信息传递当中,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借助已经搭建完成的QQ、微博与微信等平台,来完成信息的互相分享、互相传递,增强师生主体间的互动,进而使师生之间的认知更为接近、趋同,从而在思想理念上,能够得到一致性。另外,借助新媒体,还可以让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关注,同时受教育者也能够在这一平台下,对教育者的生活有着更多的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而使得受教育者的思维与人格,得到更好的影响,并促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创新工作方式,营造健康积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教育者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受教育者思想的变化和需求,更新自身新媒体知识,提高应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真正走到受教育者心里,与受教育者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引导受教育者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营造出良好的沟通环境,真正实现双主体间良性互动。总之,新媒体的出现使当代青年受教育者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同时,新媒体的虚拟性和泛化性使青年受教育者的思想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可控性特征,从而增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新媒体时代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了思路,更加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平等交流、真诚交往,进一步促进主体间思想的进步,进而促进人类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