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3-12-10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在生活中链接历史,在历史中感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在生活教育理论下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初中历史;陶行知;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6-0091-02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至今仍有高度的指导和应用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史年代久远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够明确,所以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中存在一定困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能够建立起生活和历史学习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历史的变迁痕迹,在历史学习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以此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陶行知先生提出:“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所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明确教学目标,让历史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初中历史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发掘更有利于教学的要素,强化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宋代社会文化”相关知识前,教师要结合教材提炼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了解宋代发达的经济文化状况,并且与现代社会文明进行对比。主要知识点锁定“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分化,理解阶层关系,对当时的农业、城市发展有所认识,找出宋代的城乡差异,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文化活动以及传统节日等。把这些内容与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活相对比,在衣食住行方面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找出宋代的哪些民俗节日一直流传至今,这样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生活教育理念引导下,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精神。


  二、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熟读历史教学,发掘其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理解教学的编写用意,认识到历史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览学习各科内容,就会发现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在政治课本、语文课本、美术课本中也有出现,从这一点也能看到知识的融汇交叉特点,学生要学习全科知识,而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学习价值。同样,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历史课堂涉及不少史料,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搜集到更多、更全的相关史料,这一点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在生活化的历史学习中了解过去、展望未来。


  例如在“先秦文化”的知识点学习中,虽然这些百家争鸣的文化巨匠已经有千余年历史,但是他们的思想、精神、主张、境界仍然有积极的现代价值,比如儒家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能够在儒家思想中获得相应的启发。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能够让学生懂得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考虑。这些知识学生也会在语文课本中学到,但是,语文和历史有不同的教学切入点和侧重点,而这也正是历史教学的特殊之处。教师要善于发掘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中拓展探究,温故知新,感受到历史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让学生在生活中受益。


  三、依托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教育生活理论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认识空间,深度发掘“学科育人”作用,在历史中感悟现实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教益和启发,让历史学习和学生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通过历史知识的讲解,能够让学生“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育,学习先贤的高尚品格,感悟其中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学习其中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与历史观点、历史经验相对照,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


  例如在关于“秦朝统一”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入手,为学生讲解关于项羽杀宋义、称将军,带领部下渡过黄河营救赵国的故事。他在渡河之后和士兵们一起把做饭的锅砸掉,把船沉入江底,烧掉军营,仅带上三天的口粮,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必战必胜的决心,让战队没有退路,最终营救成功。这个历史故事能够让学生懂得有了正确的目标一定要坚持,当机立断不能瞻前顾后,在学习先贤精神品格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有更多感悟和收获。


  四、为学生创设自主体验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若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纵然暂时结果,经验却也被别人拿去了。”新课改精神强调了学生要全面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体验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情境教学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交流,这样的效果往往优于教师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情境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也会更加理想。


  例如在北宋初叶的知识点中,“杯酒释兵权”是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宋太祖为了强化权力统治,用君臣饮酒的方式削去了开国功臣的兵权,加大中央集权力度。这些知识点可以用课堂短剧的形式来表现,教师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师生一起编写历史小剧本,学生可以自导自演,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历史事件,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形象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顺势提问:“你理解宋太祖这样做的原因吗?这次事件和陈桥兵变有什么关系?这一举措对宋朝的发展起到怎样的影响?”通过情境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建立起这些知识点的联系,用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历史学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更理想。


  五、实际参观,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是其中的重要思想,“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陶行知语)。”可见,“教”和“学”都是为学生“做”而服务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启发,所以,在教师教学中,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从课内拓展至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历史学习空间,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机会到历史古迹参观,这样的形式能够拉近历史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近距离地接触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从历史到今天”的变化轨迹。


  例如在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中,英法联军烧毁了珍贵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样的历史暴行是不可原谅的。如果学校具备相应的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圆明园废墟参观,身处其中、破壁残垣,这样的情境能够让学生联想当时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场景,加深学生的历史記忆。历史可能会在人们的印象中变得浅淡,但是,写在史册上的一笔笔屈辱和迫害却永远不会消失。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比如教师提出“前些年有人提议要重修圆明园,把它按照原来的样貌重建,你对这样的建议有怎样的看法?说一说理由。”教师可以把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和现在的废墟做对比,学生看到之后纷纷表示:“如果是我,我不会同意重修圆明园,因为历史的罪恶不能被掩盖,这里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被践踏、被欺辱的历史……”由此可见,实地参观对学生来说更有震撼力,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参观目的地,让学生获得更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


  六、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构架起生活和历史学习的桥梁,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深刻理解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认识到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历史教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完善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化探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让学生学会以历史视角看待问题,参考历史经验分析问题,真正实现以教学促成长的良好格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