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批判理论对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2016-08-09 09: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批判理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一种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社会理论。它旨在揭露现代化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种种负面作用,显然,教育作为社会母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负面作用的影响。

 

  一、技术理性批判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必须成为教育事业基本的、贯彻始终的组成部分;人们既要懂得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环境,更要能够评价、选择和比较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成果。科学与技术必须同一切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帮助个人既控制自然与生产的力量,也控制社会的力量,并从而控制他自己,控制他所做出的决定和行为。科学和技术必须帮助人类养成科学精神,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致为科学所奴役。

 

  教育技术化问题日益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工作者的重视,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技术时代,当教育的发展正表现出受技术发展目标所控制,被技术所牵引的时候,教育的自主与自由就更应得到重视和强调。要保持教育系统自身独立、具足的地位,按自身的功能目标发展,不因外界强势力量的冲击而偏离自己的价值认同与发展轨道。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完成它在现阶段应负的责任,也只有这样,现代技术在它扩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才有可能得以预防和避免。

 

  二、技术理性批判对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财富急剧增长,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进入现代社会,技术理性渗透到文化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现代文化的象征。

 

  霍克海默认为,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不是更早,那也是打个体一出生起,社会就开始作用于他。此外,家庭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也起着作用。当家庭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社会时,孩子的童年时代相对缩短,他的社会活动的结果不再只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还有其他人领导者或者团体的意志。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由于内在性的消失,个人决策、文化发展、自由想象等所具有的快乐也随之消失殆尽,他们变成了只有合群的需要、控制机器的快感的技术专家。工具理性的直接逻辑结果就是把教育理解为工具,工具主义理论的意向就是追求教育中的理性,而这种理性的立场给人,尤其是儿童带来了压抑,损害了人的存在及价值。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个体尽力维护自我存在,其实是在更彻底地抛弃自我。

 

  三、大众文化批判对教育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人性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并为人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物质手段。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众文化虽然消解、缓和了政治、伦理、阶级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但却带来了一系列人性新的分裂和扭曲的现实与可能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分裂与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与对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分裂与对立等。

 

  人是一种习得的动物的思想,教育不外就是文化,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教育如文化一样包含个体思想和一般理性生活的理想。霍克海默敏锐地看到了社会环境在人的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也表现在对教育事实上的不满: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控制之下,受教育者的个性始终没有得到释放和发展。

 

批判理论对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四、批判理论其他方面对教育的影响

 

  1.意识形态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传播研究的思想主要也是体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相对于对国家对媒介的控制的关注.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家们主要更多地将其理论目光聚焦在媒介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上。他们眼中的意识形态控制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维护意识形态;二是作为意识形态,维护国家统治。

 

  2.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霍克海默认为,今天的青年人,比起自己的父辈己经丧失了很大的自由。他们的父辈只要守法,至少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领导者的意志或是团体的意志都不能代替他决策任何行为。然而,今天的孩子被更直接地推向社会,缩短了其内在性形成的时间,其结果是另一类型的人的出现:控制机器的技术专家。教育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者自身和许多其他方面不自觉地决定了。社会通过教育的心理机制影响青少年正在成长的心灵,从而再生产出维持社会现状而不是变革社会的意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主性,他对日益发展的大众操纵机构进行抵抗的能力、想象力以及独立的判断,都渐渐消失殆尽。在教育变成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扭曲人的性格,压抑人的心理之时,人们更应该自觉地去反思教育,剔除教育中的虚假意识的影响,把自身从虚假的蒙蔽中解放出来。以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建构,还包括教育实践的反思。所以,在今天,在中国,重新解读上个世纪中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理论的文献,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作者:孟令豹 杨永良 来源: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