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一个8岁,一个5岁,但见过他们的许多朋友都说,老大更“中国化”而老外更“西化”。
就拿学习来说吧,老大各科文化成绩都很不错,刚上到加拿大这边小学三年级,就能基本弄懂中国初一数学、物理课本里大多数内容,英文、中文都不错,还有音乐和美术的天赋,但他颇有中国孩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风范,不太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以至于明明是“全校音乐素质最好的一个”(音乐老师离任时亲口所言),却连着两个学期仅得了刚刚及格的3分,若非上个学期末因为十分偶然的原因作为同学的替补登台演奏钢琴技惊四座,恐怕这个3分还要再得几个学期;而老二则不然,明明学习不怎么样,却特别善于当众表现,结果幼儿园老师和同学家长都大赞他“聪明好学”、“能歌善舞”,其实他连一首能从头唱到尾的歌都没有,学习也只能算马马虎虎。
教育的基础
两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差异并非在家里、而是在不同的幼儿园养成的:老大因未排到当地西人办的正规幼儿园,上的是华人办的小型幼儿园,接受的自然是和中国差不多的一套幼教熏陶;老二则很幸运地刚到年龄就进入正规幼儿园,所接触的老师、同学大多是西人。华人讲究“从小好好学习”,喜欢提醒孩子“不招摇”,而西人则习惯让孩子“量力而行”、“高兴就好”,但鼓励孩子善于自我表现,从我的两个儿子身上就能清楚看出其中的差异来。
西式教育很注重所谓“社会行为能力”,比如怎样和人交往,如何与人互动等,并且将这些能力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您的孩子在学校里朋友不多,或和老师交谈时不直视对方,都可能被老师甚至校长约谈,当成天大的事,而这些在中国家长、学校或许根本不当个事,即便有所注意,也最多在家长会上轻描淡写地口头提醒一番。相反,孩子课堂文化成绩糟糕,在中国家长、学校看来是头等严重的问题,在加拿大这边的公立小学,往往连说都懒得去说,一句“素质教育”便带过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拿大7年级以下都是所谓“打分制”,即没有考试,不论文化课或其它表现课,都是由科任老师按1-4分去打分,学生文化学习特别突出非但没啥好处,甚至未必表现得出来(比如一个三年级学生,会算三位数进退位加减法和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得分都是3或者4),而“社会行为能力”却可以一目了然,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孰轻孰重便不言而喻。十年级以上的公立学校和大多数私立学校因为有了专门的文化考试,且资源充足,其对学生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中国高中,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加拿大十一、十二年级每个学期的成绩都影响升学)。
华人或西人只要有条件,都会用各种“课后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填满。但相对而言,西人家庭通常都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什么,而华人家庭往往会给孩子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是,西人家庭给孩子上课后班会量力而行,如果自感收入力不从心就会立即停止,不会让课后班的负担影响自己或全家生活品质,而华人家长往往会竭力支撑,不惜自己节衣缩食。我的孩子在温哥华师从一名乌克兰裔钢琴家学琴,她的学生很多,其中华裔有穷有富,而西人则清一色的中高收入(她学费不便宜)。
中国人的情面
曾有人说“华人喜欢教育孩子守规矩,西人比较放松”,照笔者的观感并不见得。实际上西人家庭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断提醒子女的各种行为规范,比如餐桌礼仪、在别人家里或超市里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如果孩子有出格的地方常常会立即纠正,毫不讲情面。反倒是一些华人、尤其年轻一些的华人父母,在碰上这类问题时常常用“孩子还小”之类托词为自家子女护短,以至于一些“老侨”对此皱眉,网上则有人戏言“这不是‘熊孩子养成法’么”。
当然,西人也有“护短”的地方——学校。如果学校老师批评孩子,西人家长往往第一反应是为自己的孩子辩护,而华人家长则仍然习惯于先反省“我们孩子有啥不对”、“我们家长有啥不好”,曾有家长跟我说,正因为这种教育观上的差异,导致一些学校老师学会了“看人下菜碟”,对华裔家长“特别关照”。这种现象是好是歹,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都说“西人更注重孩子动手能力培养”,其实倒不见得,在这方面华人和西人相差不多,但相对而言西人更“规矩”些,比如他们通常不会让12岁以下的孩子去碰微波炉和灶具(中国家长有些在孩子很小时就教他们做饭做菜,严格说这是不允许的),又比如他们给孩子买“乐高”之类玩具,一般都会严格照包装盒上标注的适宜年龄去买,而华人家庭通常喜欢买超龄的或零件数更多的。
明显的价值观差别
相对于华人家庭,西人家庭更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更喜欢亲子活动,加拿大西人家庭的周末(尤其周日)几乎是雷打不动的亲子活动日,而华人家庭在这方面就差得多了。
华人家庭普遍有择校的习惯,排名靠前的公立中、小学附近总是住满了华裔,这种“学区房”的租、售价格也被华人炒得火爆异常。相对而言,大多数西人家庭对此显得满不在乎,“住在哪就让孩子上哪里的学校”、“哪里方便就去哪里读书”是很普遍的思维。
华人家庭不论贫富,普遍有“学历越高越好”的思维习惯,热衷于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最好上名牌大学。而在西人家庭中则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收入越高、父母学历越高的西人家庭,在这方面的思维习惯越接近华人,反之则显得越来越“无所谓”。
西人家长逢年过节也会给孩子学校老师送礼,但讲究“礼轻面广”,即礼物不妨轻些,但最好人人有份(通常就是卡片),而华人家长则许多仍保留“礼重、择人”的习惯,即礼物通常较贵重,但往往专挑“重要人物”去送。
西人家长常常有“凑假”的习惯,每逢年末、复活节前或暑假前的公司休假高峰期,中小学非毕业班的西人学生常常会“减员”不少,多半是家长自己要休假,就顺便替孩子请假一起去玩。而华人家长除非因特殊原因临时决定回国探亲,很少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孩子功课”。
在交朋友方面,西人家庭更喜欢“张罗”,比如参与学校的各种义工活动(聚餐时做饭或当服务员,孩子郊游时当义务司机,在家长会里担任职务或发起家长活动),帮自己的孩子主办生日聚会(可以在自己家,但更多是在专门的商业场合),或邀请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里玩(在加拿大低龄学生自己不能邀请同学、朋友来家,要由家长出面邀请并接待),而华人家庭在这方面则显得较为消极、被动,虽也注重让孩子“多交朋友”,但并不习惯这样亲力亲为地去张罗。
相对于华人,西人家长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契约性”灌输,西人孩子很少答应别人一件事,一旦答应就会尽可能做到,且相对于口头承诺,书面承诺显得更加郑重。西人家长也会特别重视“责任划分”,哪些是自己能负责的,哪些是不能的,都会交代得清清楚楚,曾有一次,一位西人家长邀请包括我大儿子在内的许多同学去家里玩,邀请函随附一张“免责声明”(即同意“自己孩子在某某家游戏期间安全责任自负,邀请家庭概不负责”),愿意自己孩子去玩的家长必须同时在“免责声明”上签字交回。很显然,这种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
相对于文化学习,西人家长、学校都更重视给低龄孩子教授更多实用性知识,如怎样拨打“911”应急电话,如何应对陌生人,如何辨别街上交通标志等,大温哥华地区曾有7岁女童在母亲昏迷时拨打“911”叫来救护车救了母亲一命,和9岁男孩在做客时对溺水小伙伴成功施行人工呼吸的事例,不能不说这种教育思路有其独到之处。
“亲兄弟、明算账”这种因美剧等文艺作品而广为国人所熟知的北美西人教育模式,的确是非常流行的,孩子未成年时就习惯于用帮忙做家务换取零花钱,成年后如果还需要住在家里,往往会主动交房租、水电费。这种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学校引导的影子,比如大温哥华的一些小学就给低龄学生家长发函,要求学生每帮家长做一件事,家长就给学校某个慈善募捐项目捐1毛钱,这显然会促使孩子很早就养成“帮忙干活能换钱”的思维定势。
不过作为多元文化社会,加拿大一些族裔混居的城市,西人和华人家庭的教育习惯也开始互相融合、混搭,如不少中低收入的西人家庭也开始讲究“学区房”,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升学,而许多站稳脚跟的华裔家庭也经常在年底给学龄子女请假,全家一起去加勒比、夏威夷去享受“亲子阳光”。
作者:陶短房 来源:今日文摘 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