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

2016-05-21 09: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3年春季学期采取的形式为:每4周为一期,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本学期共进行了4期,主题分别为马克思与奥斯卡种族与文明日常生活中的阶级动画里的人类未来,每一期的前3周在大教室放映与此主题相关的3部影片,第4周采取小群体茶话会的形式进行集中讨论,茶话会由3名老师作为点评教师,每一位老师就此主题对其中的一部影片进行点评,每位老师的点评时间为15分钟,剩下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进行集中交流和互动。

 

  交流场地由第一阶段的大教室改为小会议室后,更便于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改变了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交流想法,教师在其中只是起主持与引导的作用,与学生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说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改变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出现的大学生的伪在场现象。同时,改变了以前只有一个教师点评的形式,增加教师数量,以活泼轻松的方式讨论甚至辩论一些问题,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红色旋律影苑充分利用搭建起的红色旋律网络平台,采取网络交流形式,大家畅所欲言,发布对影片的精彩点评与观后感,并与红色旋律报纸结合,一些优秀影评文章已经被选送发表在红色旋律报上。

 

  2 “红色旋律影苑活动的创新之处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已获普及,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尤其是用来传播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时代旋律吻合,仍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与其它手段相比,电影似乎已经过时,但如恰当运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是能够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的,尤其是红色经典作品,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和艺术,又能够形象生动地影响学生思想。

 

  燕山大学红色旋律影苑活动是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多种教育途径的探索之一。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电影放映活动,红色旋律影苑活动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1)“红色旋律影苑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做法,不同于传统的爱国电影的简单放映,也不同于普通类型的电影赏析,而是选取红色经典电影进行放映与点评。通过这些优秀的经典影片,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时代精神。

 

  2)“红色旋律影苑活动将教学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老师和学生通过这个特殊的平台实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在光与影的流动中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3)“红色旋律影苑活动将理论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根据当前中国国情,关注社会热点,选取适合的经典影片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真正发挥功能、取得效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价值实现的主体。

 

  3 “红色旋律影苑活动对大学生主体性 意识培养的意义

 

  通过两年半的探索与创新,燕山大学红色旋律影苑将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采取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的热情让老师们深受鼓舞与感动:因为活动是轮流在东校区或西校区举行,所以每次举行活动时经常会有同学跨越半个校区来参加讨论;活动举行的时间一般为周五的晚七点半开始,预定时间是两小时,但经常讨论到晚上11点多,一直到值班人员来清场还意犹未尽。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也充分体现了红色旋律影苑活动对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意义。

 

  3.1 “红色旋律影苑活动让大学生不仅成为认 识的主体,而且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实践,还包括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形式。红色旋律影苑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影、评析电影以及对电影内容的深入思考与交流等,会使每一个参与者获得内在的精神升华,促使其实现内在的自我寻找、自我成长与完善,而这种内在的成长会有利于他们良好的公共关系的形成,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必要性,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才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红色旋律影苑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体,而且能进一步促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红色旋律影苑活动不只是单一的观影和讨论活动,而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如围绕《雨水危机》、《家园》、《云图》等影片的播放与讨论,激励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刻思考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学生反观现实,思考地球的未来,树立起与自然、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和谐的关系,并在生活中去具体实践。

 004afsrezy6I8hDa2W519&690.jpg

  3.2 “红色旋律影苑活动激励学生成为价值实 现的主体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人性有5种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马斯洛认为,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最高层次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满足个体把全部潜能都发展出来的需要。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大学生在前4个层次上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在最高层次的需要上,却相对缺乏主动性认识,或对个人的主体性的建立缺乏明确的认识,导致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是被动地前进,甚至很多学生是沿着家长设定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往往认识不到这是我的人生,不是别人的人生,对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很好的规划,对于自己的价值如何实现充满着迷茫与困惑。红色旋律影苑活动更多地是满足学生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通过一些经典影片的播放与讨论,思考影片中主人公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命运与抉择,再反观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促成学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反思,去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红色旋律影苑活动所促成的主体性意识的建立对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自我、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人的主体性意识的成长并不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在红色旋律影苑中采用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方法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红色旋律影苑充分发挥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性作用,同时给大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推动了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虽然红色旋律影苑在大学阶段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只是其人生道路中的一个阶段,但此阶段的成长与完善对于其一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做法,这两年半的时间还只是红色旋律影苑活动的初步探索与实践,红色旋律影苑活动自身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接下来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如何在此活动中更加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充分交流、共同成长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等方面。总体来说,燕山大学红色旋律影苑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发挥社会功能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去深入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亚娜 柴勇 来源:教学研究 201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