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四大策略

2015-12-15 10: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相对于过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关注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在前言部分,它即开宗明义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随后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极具时代性的理念,包含着两个要点: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何谓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所以“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既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也给我们指明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在课程中,在实践中,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下,在动态实施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持续养成。
  1、精心预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是快乐的,没有兴趣的学习则会变成厌倦乏味的苦役。在教学中,我探索出了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设疑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悬念法,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进而成为学习的兴趣;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实践证明,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只要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持久而强烈,语文教学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2、强化策略,培养习惯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承载着宏扬中华文明的重担,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重成绩、轻素养的现象屡见不鲜,学语文最直接的表象是学生不屑于读书,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升学,而这些恰恰是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事实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可采用这样一些方法:一是建立教学常规,在教学之初,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怎样预习,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做好组织保障。二是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严格要求,坚持不懈;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3、诵读文本,熏陶语感
  “语感”即对语言文字所具备的敏锐感觉,它不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同时还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方能做到得体自然,写文章时才能做到准确达意。
  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包括:
  1)联系生活,获得语感。生活体验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生活经历,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
  2)诵读体味,形成语感。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的习惯。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3)强化训练,锻炼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要在严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在语感训练中做到了形式多样化,内容由易到难,要求逐步提高才会产生理想的训练效果。
  4)掌握规律,强化语感。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感性经验层面上,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在新的言语活动中广泛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质量。
  4、锻炼能力,组织活动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因此,把课堂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强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着重尝试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活动。
  1)自我演讲。自我演讲内容不限,可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也可就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发表看法——但无论讲什么,都要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原则。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2)利用辩论训练口才。通过辩论训练,可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自信的表达。
  3)让学生做一回主持人。在充当主持人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创新概括能力都会得到集中训练,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语文,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训练,而是在大量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取。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