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怎样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协调发展

2015-12-15 10: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变“坐中学”为“做中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做了,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很重要,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学生“说起来”。说数学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敢说,敢质疑,敢争辩,才能勇于探索,执着地追求知识的真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做出学问”,让学生说起来“说出精彩”,真正做到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说”“做”紧密相结合,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感悟略谈一二。
  一、鼓励自主探究,在操作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主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中心
  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从三个环节来实施。
  (1)提出猜想
  科学史上的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缘于人们的大胆猜想。由于猜想,人们产生了创新动力,许多神话变成了现实。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提出独特见解,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把猜想变为现实,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实践发现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智力活动是与他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由于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又缺乏感性经验,因此,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进行正确的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有所提高。
  (3)讨论归纳
  学生知识的掌握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提供表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具体形象的感知过程内化为学生脑中的智力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归纳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落到了实处。
  二、提高表达能力,以说促思,彰显精彩,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不懈追求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单纯的语言训练是毫无意义的。它是和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它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入手:
  “读”:读法则,读概念,读算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升华。古语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数学中的读是理解的过程,忽视不得。
  “说”:教材中常常出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说怎样做更简便”……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倡导学生说数学,说想法,说过程,说发现。说得有理,说得有趣,说得精彩。“说”是数学语言表达的重心。说数学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说数学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富有创意,更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辩:”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有疑而探,有探而论,有论而辩。辩就是鼓励求异,教师不要怕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敢于质疑,敢于争辩,找到求证的办法,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三、操作和表达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精彩起来
  实践操作和表达不是两个环节,他们是有机的整体,只有把实践操作与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说,在说中做,以做促思,以思促说。教师只有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没有最好,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要不断地追求教育的艺术。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励学生表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