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议小学生口语训练中的“五有”

2015-12-15 1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是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往往决定了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现行教材安排来看,“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依据《课标》,强化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小学生口语训练要做到“五有”。
  一、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渠道,我们心须抓住这一主渠道 ,充分让学生听讲、朗读、表演、复述、答问、讨论、续编课文、看图说话、口述作文等,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活动,如兴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新闻发布会、小主持人大赛、手工制作并说出做的过程及感受,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施展、发挥才能的机会及空间,为口语训练搭建展示的舞台。再次,可采用课前演讲,时间限制在五分钟以内,形式可同桌,可四人小组,也可在全班讲,讲话内容自定,可讲一段小故事,讲名人轶事,时事新闻,凡是有知识、有趣味的内容都可以讲。这样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便能收到一定效果。
  二、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即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小学生逻辑思维普遍较差,相当部分学生说话时或语无伦次,或顾此失彼。因此,在口语训练中,一定要突出语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思维有条理,说话内容就有先后顺序,各层意思之间会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说话前,一定要学生充分准备,可打腹稿,必要时也可列出提纲,学生可依照提纲内容说下去,不能搞突然袭击,尤其是对口语表达能力差、怕说话的学生。在训练思维的条理性时,还应善于开拓多条思维之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去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思维条理的扩散性。反之,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否则,表达犹如一堆乱麻,或者成为信息的堆积。
  三、言之有礼
  言之有礼即要让学生有礼貌的说。说话时,要求学生一要在理,二要在礼,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能说空话、废话、脏话,不能盛气凌人,不能拉大旗作虎皮。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要把亲切活泼放在首位,重视运用多种语体,来创设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语言情境,更要注意双向交流语体,如问答、交谈、商量等。注意平等亲切地与对方交流情感或信息,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地说,切不可讽刺、指责、使学生产生厌说、怕说的心理,在说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牢牢抓住予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尝 到“说”的甜头,逐步培养学生敢于说话的胆量和能力。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加强口语表达严密性的指导,鼓励他们创造性说话。
  四、言之有速
  言之有速即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适当的语速。口语训练中,要提出速度的要求。开始训练时,适当放慢点,后来则要求快速。语言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以迅速吸收和表达语言信息。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事业。这样做,对他们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是有裨益的。训练时,可用限时比赛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里,比谁先说完,且说得清楚明白。如此长期训练,学生说话速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言之有情
  言之有情即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传达出适当的感情。言为心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好的口语能唤起对方的共鸣,使其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共鸣。反之,说话枯燥乏味,唱催眠曲,则使听众昏昏欲睡,效率低劣。为此,必须做到语言大众化,语态自然、亲切、大方、语调抑扬顿挫,生动感人,使人中听。训练中,力求语言幽默风趣,诙谐、耐人寻味,言未尽,意无穷。在注意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委婉性和巧妙性,“响鼓不用重锤”,同样的内容,用不同方式的语言表达,则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