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素质能力提高研究

2015-12-15 10: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也随之迅猛地发展起来。旅游专业人才存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大量旅游专业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说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战略的转变,并提高旅游专业人 才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
一、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也随之迅猛地发展起来。
(一)院校规模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比2008年增加107,834人,增幅达12.8%。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共计498,379人,比2008年增加58,341人,增幅为13.2%,中等职业学校为454,059人,增幅为12.2%。2009年当年毕业生总数为297,594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39,485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158,109人。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4,38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136人,占8.8%。
(二)学历层次
  旅游专业人的培养根据学历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2009年,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中,研究生数量占1.34%,本科生数量占37.03%,大专生数量占61.63%。其中,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研究生总数的61.2%,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本科生总数的55.9%,大专旅游管理专业在校生占大专生总数的53%。中等职业学校中,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占总在校生数的32.2%,旅行社服务与管理专业为22.1%,烹饪与其他专业为45.7%。2009年,旅游外语专业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1.2%,其中研究生外语专业占在校生外语人才总数的1.9%,本科旅游外语学生占31.1%,大专生占67%。
(三)职业培训
  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式中,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2009年全国旅游行业培训总量为3,971,125人次,比2008年增长17.4%,其中行业岗位培训达3,496,865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培训474,260人次。部门分布:饭店培训在旅游行业培训中的数量最大,达2,560,207人次,比2008年增长17.6%,占到培训总数的63%;旅行社培训652,272人次,比2008年增长28.3%,占17%;旅游景区(景点)培训553,102人次,比2008年增长11.5%,占到15%的比重;旅游车船公司培训99,437人次,比2008年减少12.8%,占2%的比重;旅游行政部门培训了39,805人次,增长17.3%,占3%的比重。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旅游专业人才走入社会往往出现这样两种就业现象,一是由于许多人期望值过高,存在“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一般的旅游企事业单位看不上眼,好一点的用人单位又因为其苛刻的限制条件等原因而“高攀不起”,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另;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才方面往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旅游专业的人才是“徒有其表,虚有其名”,在招聘员工时,大多数旅游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因为他们认为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旅游企业能够以较少的物力、财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训出自己所需要的人力,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大量旅游专业人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上述现象的产生,说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具体来说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
  旅游专业是一个兼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尤其是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的速度一日千里。旅游业具有容易受到诸多信息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幻莫测、极具挑战性的特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不断反映人类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的变化性和时代性特点,并积极适应时代审美取向的变化,努力创新,用知识的更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保障,这也是永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这一理念在目前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没有得到重视或重视的不够陈旧,致使旅游专业知识不能突出反映旅游业的变化性和时代性特点。因此,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引入反映学科和行业前沿性发展信息的课程,通过活动式、案例式、讨论式、学术报告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灵感,保障人才培养跟上甚至是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
  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专业,其知识体系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法学、地理学、环境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在旅游这一特有主题下辐射和积淀的结果。从行业活动内容上看,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又导致了旅游产业是由综合性服务行业集团构成,这便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特殊的一面。而目前的相当一部分培养计划中,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渗透偏重,而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等的知识比重相对不足,这势必导致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不可能适应旅游业综合性的需求。旅游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教学研究人员必须具备众多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经过职业经验的训练,在培养人才的知识体系构建上和培养人才过程中体现出极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特殊性的需要。
(三)重技能轻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合理
  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中,片面地注重了创造财富的一面,而没有重视旅游活动在提升人类精神体验质量中本应扮演的重要角色,简单地将旅游业定性为能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却忽视了其对人类精神生产的巨大作用。这就使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目标定位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上,结果是旅游人才不能肩负起使旅游业满足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重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职业工作模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已有了质的变化,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更趋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这一综合性与变化性极强的领域,职业岗位会不断发生重组和派生现象,因此,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由单一专业技能的培训向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作风的培育和职业经验的积累的综合素质和战略性方向变革。
三、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转变
(一)树立大旅游的培养方向
  “ 大旅游”是指旅游大产业,人才培养要根据旅游业的不同行业特点设置专业方向,培养适应不同旅游行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旅游业包括饭店业、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等大行业群,需要不同的行业技能人才;不同行业的又分为不同职业岗位群,需要不同的职业技能人才;同一行业又需要专业策划人才、管理人才、操作人才等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大旅游”的人才培养思路就是培养可以满足全行业需求的人才。
(二)确定宽泛的培养思路
  旅游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现代旅游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它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涉及几十个行业和部门。综合类培养平台将构筑广博的知识体系,形成集历史、地理、哲学、艺术、文学、社会学、方法论等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体系。“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相互融合,对受教育者将是适应行业快速变化和跻身于一个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
(三)制定灵活的培养计划
   在培养体系里,培养计划要体现旅游专业知识高度细化的一面,同时又要关注行业的不断变化。一方面在培养计划中重视专业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了旅游业变化性的需要。灵活的培养计划,是在宽泛的培养的思路基础上制定的,较好地实现了专业知识培养与更多社会知识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提高的素质能力
(一)学习能力
  旅游专业人才要兼顾相邻专业和公共专业知识,是“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要培养活到老,学到老,拥有一颗求知之心,永不停步地学习的精神。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当作一种习惯来培养,培养一种阅读的良好的习惯。在“知本时代”,与书为友,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阅读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二)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突破常规禁锢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挑战,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创新思维。所以,要打破惯例,大胆尝试,鼓励自己身上所蕴藏的建设性的好奇心。旅游专业人才应转变思维方式,自觉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
(三)自我认识能力
  认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正确地认识自己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但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定位确实很重要。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微笑地去面对生活,勤奋努力地工作,并喜欢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克服懈怠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旅游专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正确而有效地与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人际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积累与人沟通交流的经验,使自己能够思维清晰、语言流利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周围的人们保持广泛持久、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非常成功的人其成功秘诀之一便是善于与人合作,旅游工作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没有团队精神,只靠“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3( S1).
[2]吴建冰,郑燕萍.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思路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张世英,周丽洁,李映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T型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4]林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